对初中物理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

发布 2022-07-08 02:21:28 阅读 4991

作者:陆莎莎。

**:《黑龙江教育·中学》2023年第04期。

初中是物理的启蒙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的物理成绩是以日常练习和阶段考核来检验的,而课堂学习的效果则是通过作业来检查的。初中物理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如何学习物理,还要重视作业的设计,让作业不仅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工具,还是学生提高物理技能的手段。以下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初中物理作业设计的策略,希望能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

一、 设计操作性作业,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目,基本上每节课都会涉及到实验。实验是对物理原理的验证方法,能够让学生更为直观地观察到物理事物的变化过程,从而获得更真实的感知,帮助学生记住物理原理。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小实验和小制作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对动手类作业的兴趣会高于习题类,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操作性的作业,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做一些小发明或者小实验。学生能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加强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还可以丰富课外知识,拓展思维。比如,在学习“物体的浮与沉”之前,教师让学生回家之后自己设计能够证明物体沉浮条件的小实验,作为预习作业,第二天上交实验报告。

有些学生利用空的小药瓶来完成这个实验,将药瓶丢到水盆里面,发现药瓶是可以浮起来的。如果要让药瓶沉下去,怎么操作?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仅明白了物体沉浮的条件,还联想到了潜水艇的工作原理,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有了提高。

学生在操作类的作业中,还要认真观察。观察是做好实验的前提,从动手实验到分析原理都需要良好的观察,观察能为实验创造良好的基础。教师在布置操作性作业时,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如在学习“光的折射”时,让学生观察筷子进入水中的状态是什么样的,让学生观察筷子某部位的实际位置和水中位置有什么差异,让学生再列举出其他类似的折射现象,再将这些观察记录下来。教师在布置操作性的作业时,一定要把握好实验观察和分析。简而言之,实验是操作性作业的中心点,而观察和分析则是两个基本点。

基于初中物理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

作者 沈百美。中学物理 初中 2015年第03期。教育追求的是细节 物理作业设计就是追求细节的重要体现。这个环节的开展,涉及到初中物理作业训练及其批改的概念,其中牵扯到了学生基础物理知识的理解及其能力的应用,为了进一步的发展及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初中物理作业的设计优化是必要的,这就需要我们针对...

基于优化初中物理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

作者 周培强。求知导刊 2017年第08期。一 作业设计要控制 精选习题。物理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掌握知识不可能一蹴而就,它不仅需要课堂教学,更需要课后有效布置作业进行巩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精选习题的重要性。教师要根据每一节的具体内容精选课后习题,做到有针对性。因此笔者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1 ...

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

作者 席迎好。中国教师 2014年第08期。长期以来,形式单一的数学作业令初中生感到乏味,使他们缺乏学习兴趣,丧失 欲望。那么,如何创新作业设计,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他们的知识,增强他们的能力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设计了六种颇具特色的作业。一 查阅 收集型作业。查阅 收集型作业具体包括三个内容。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