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优化之我见

发布 2022-08-26 10:23:28 阅读 7633

数学教研组梁三庆。

摘要】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 但长期以来,大多教师对作业的设计都过于轻视,要么以教材中的现成作业进行布置,学生完成后批改,要么直接以测试的形式进行,单独的根据学生特点而设计的作业较少。 笔者认为,作业设计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以生活为基础,注重自主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尤其是高段数学作业设计,更要突出技能特点。

【关键词】 小学数学;高段;作业设计;策略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是课堂的延伸,必须摆脱形式单。

一、陈旧、缺乏个性的计算和应用布置,而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趣味性,真正促进学生技能的提高。一、设计游戏性作业,激发学生兴趣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作为小学生,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形式,因此,将作业以游戏的形式来进行,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在“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的教学后,为通过作业让学生掌握乘数是一位数乘法的基本规律,摆脱传统的以纯计算的形式而进行的作业,教师以“送兔子回家”的游戏来进行。

首先将班级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中请出几名同学,然后给他们一些算式,另外的同学拿到的则是一些得数,需要学生们将算式和得数一致地合并为一组。 完成过程中发现,学生不再以反感的情绪来对待,而表现出极高的热情,通过合作,很快完成了作业。 完成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规律进行总结,达到了对学习内容的巩固。

其次,作业设计要紧密地和生活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的确,数学知识**于生活,以生活为基础来进行作业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对此,新课标中也进行了具体要求,特别是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作业设计。

如在学习条形统计图后,教师以班级学生身高统计、饮食习惯统计、兴趣爱好统计、课外阅读统计、家庭开支统计等内容来供学生进行选择,在选择好统计对象后,将小组成员进行具体分工,先进行数据收集,然后再统计,统计后根据统计图进行分析。 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很好地巩固了统计的相关知识,对提高学生数据分析能力也大有裨益。二、作业设计突出个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通过个性化作业设计,让学生从传统的依赖、被动地位转向自主、积极的状态,不仅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意义重大。首先,自主作业在内容和形式上要让学生有较大的选择空间。 如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的教学后,教师的作业要求可为“请从生活中选择一个长方形并计算出其面积”,结果有的学生选择了课本,有的学生选择了花坛、黑板,可谓是五花八门,经过学生们亲自测量其长和宽,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长方形的计算公式,甚至有的同学在计算中发现了特殊的长方形(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其次,在完成方法上要给予学生选择空间。 传统的“一刀切”导致的后果是“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 ”所谓的“减负”也就成了口号了。

提倡以多种方法来完成作业,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以自我知识为基础,在他人的协助下来完成作业,最终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形成技能。 如在“比例尺”的学习后,教师作业设计为“给自家厨房或小区或学校设计一张简单的地图”,作业完成过程中可以请父母、同伴,甚至是小区工作人员帮忙。 结果发现,有的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不仅用合适的比例尺来进行图形设计,还提出了一些改良措施。

三、作业设计注重层次性,保证每一名学生得到发展客观上每名学生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无论是身心发展还是认知结构,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进行分层次的作业布置,从而让学生在自我知识水平上完成作业,获得发展。通常,在作业设计时,教师可将班级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即上中下三个层次,上层学生群为基础较好,解题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业设计多以拓展性问题为主;中层则以基础一般,解题能力尚待发展的学生群为主,作业设计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主;而下层学生则为基础较差,解题能力不足,对问题分析存在困难的学生,在作业设计中,注重以基础性问题为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在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学习后,教师可以将作业分层设计,a层可从长方形、正方形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入手,将其中的一些条件隐藏;b层则以单个隐藏条件为主;c层则直接给出已知条件,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来求解。

分层作业设计有利于照顾学生间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将低一层的学生不断引向高一层,让学生在进步中发展。开放性作业设计则讲究打破传统一题一法,一题一解的模式,从一题多解或一题多法的构思上进行设计,在以教材为出发点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来完成作业。 如常见的读书问题、路程问题、工程问题等。

作业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过程,优化作业设计,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有利于学生技能的形成。 在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教师要摆脱传统思维的限制,以新课改核心理念为基准来进行作业设计,让作业精而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

数学作业优化设计之我见

作者 袁子强。南北桥 2016年第07期。摘要 数学作业是教师布置给学生课后完成的练习,主要是为了巩固 加深课堂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它是课堂教学延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键词 中职数学作业优化设计。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作业大部分是摘...

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什字中心小学张亚梅。学而时习之 每每知识学习之后都必须及时巩固消化。如何巩固消化,通常以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为主要形式。长期以来,由于认识的偏狭及应试的导向影响,一些教师仍抱着 以教师为中心 以教材为中心 以考试为宗旨 的旧观念,不敢越雷池一步,总是不厌其烦地布置作业 批改作业,让学生在 练习 再...

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

作业设计优化旨在按照新课标要求,通过对教学各个环节涉及的作业进行再思考 再分解 再重组 再创造,实现教学要求和学生承受能力的最佳结合。一 让教材 活 起来是作业设计优化的切入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把例题和习题作为一个整体,在教材激 活 上下足功夫,不但要备透例题,更要研透习题,把每个习题作为蕴含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