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性质和用途复习。
学习目标】1.掌握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并能进行区分;
3.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学习重点】**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学习难点】通过知识的应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能力。
学习过程】一、知识准备。
1.氧气。1)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密度溶于水。在压强为101
kpa时,氧气在-183℃时为淡蓝色液态,在-218℃时变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2)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的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均能放出氧气具有___性。物质与氧气的燃烧属于___氧化,缓慢氧化主要表现在。
1)木炭燃烧。
现象。不同点:在空气中,木炭红热,无烟,无火焰;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
相同点:放热,都生成能使变浑浊的气体。
化学方程式。
2)红磷燃烧。
现象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现象的相同点:都放热,生成大量的白烟。
化学方程式。
(3)硫燃烧。
现象不同点:在空气中,发现火焰;在氧气中,发现火焰;
相同点:都放热,都生成有气味的气体。
化学方程式。
瓶底放一些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
(4)铁丝燃烧。
现象在空气中:铁丝红热,不能在氧气中。
化学方程式。
注意:在集气瓶瓶底放少量水或一层细沙作用是。
(5)镁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化学方程式。
注意:在石棉网上将镁条燃烧。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产生火焰;
化学方程式。
注意:在点燃烧氢气之前一定要。
7)氧气的用途等。
氧气的制取复习。
中考要求:1、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o2。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
2、初步认识催化剂、催化作用。
3、理解分解反应。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学。
实验室制取氧气。
1、反应原理:实验室常用下列药品来制取氧气,分别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反应);
高锰酸钾反应)。
你还知道哪些方法制取o2?
2)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根据药品及反应原理,分别从下列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中选择合适的装置。
3)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检验方法:将木条木条证明收集到的是氧气。
验满方法: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将木条放木条证明已满。
用排水法收集时,当看到集气瓶内的水排尽,气泡时,证明已满。
4)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特点:“一变二不变”):在化学反应中能填“加快”、“减慢”或“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和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
催化剂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5)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
操作步骤。6)注意事项: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理由是。
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理由是。
导管只要稍露出橡皮塞,理由是。
试管中应放一团棉花,理由是。
排水法收集时,待时再收集(因为刚开始排出的是。
实验结束时,先然后防止使试管破裂;
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
2、工业制取氧气:
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不同,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变化)。
九年级化学《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教案
九年级化学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 教案。九年级化学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 教案范文。一 学习目标 1 掌握实验室和工业上获得氧气的方法。2 通过本实验操作过程,练习仪器的装配 物质的加热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收集气体和检验收集的气体等基本操作。3 了解氧气的性质。4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观察能力。二 实验...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导学案
制取氧气。教学目标 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师生共同 总结 药品选择。1 无毒无害没有污染 环保 2 装置简便易于操作 简便 3 易于反应常温更好 安全 4 节约能源 便宜 成本 排空气法收集 如图1 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如 o2或co...
九年级化学氧气 制取氧气周练习
1 下列现象和氧气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 鱼类在水中生存。b 铁在空气中生锈。c 氧气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剧烈燃烧。d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2 当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 a 燃烧的更旺 b 燃着的木条火焰熄灭。c 先燃烧的更旺后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