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五

发布 2022-08-11 16:39:28 阅读 9428

分子和原子。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化学九年级上册》

2.年级:九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三单元课题2第1课时。

5.教学时间:45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初步了解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己**实验,探索分子原子的有关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宏观到微观,逐步认识物质世界的奇妙性,通过化学实验,体验到化学学习的趣味性。

2.内容分析:

本课时教学重难点为对微观世界的了解以及微粒的性质。先由生活中的经验提出“敞口容器中的水为什么逐渐减少”等问题,再引出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分子和原子构成,然后再通过活动与**来证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并提出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3.学情分析:

学生这是第一次接触微观世界,微观世界跟他们所处的宏观世界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他们对分子原子认识有很大的难度,但是学生可以对生活经验的分析,对设计实验的**分析来认识分子原子,认识分子原子的性质。本课关键是要通过实验启发学生思维,通过唤醒学生生活中的经验来提升认识。同时,**实验的运用能很好地培养他们团队协作精神,并使他们在实验设计与操作过程中形成严谨、规范的良好学习习惯。

4.设计思路:

1)实验是最好的导师,本课以实验探索为主,以直观的教学资源来展示微粒的内涵。

2)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茅台酒推销的事),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科学的奥妙。

3)利用分组实验让学生自主**,极大地调动学生兴趣。利用多**增大教学容量,丰富教学内容。

三、教学过程。

四、教学反思。

1. 本课是学生由微观物质的学习转向微观粒子学习的开始,因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很难理解,也学不不懂。本课中我从学生们常见的事实:

杯中水“不见了”,引发学生思索,又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及观察多****,使学生了解到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本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理解分子原子等微粒的性质,怎样让学生理解呢?实验是最好的导师,我让学生分组实验,为了节约时间,尽量减少氨气的影响,又真正使每一个同学都动手,我设计的实验是:

每3组同学所做的实验是一样的,共分12组,每组按多**显示的操作来做,做完后进行组内讨论和组间讨论交流,最终得出分子原子性质。

2. 本课中我能较好抓住学生们的兴趣,以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得出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但本课也存在许多缺点,如对学生的练习不够,实验基本操作的引导及学生实验习惯的养成训练不强。

分子和原子》 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

分子和原子 基础练习。合肥市五十中学新校天鹅湖校区唐斌佑。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于分子间有间隙且分子间的间隙可以改变,决定了物质有三态变化。b.一些物质的热胀冷缩,证明了分子间的间隙是可以改变的。c.一个水分子很小,就像一粒细沙一样不易看到。d.冰水混合的物质不是混合物。2.关于水的组成,下...

分子和原子》 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

分子和原子 基础练习。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于分子间有间隙且分子间的间隙可以改变,决定了物质有三态变化。b.一些物质的热胀冷缩,证明了分子间的间隙是可以改变的。c.一个水分子很小,就像一粒细沙一样不易看到。d.冰水混合的物质不是混合物。2.关于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

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学案

分子和原子 学案。物质。我们世界是由组成的,而物质又是由和或构成的。研究表明 分子和原子都非常的属于粒子,一滴水中的水分子,如果用10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 3万多年才能完成。可见,水分子很小。一 分子。1 分子的定义 分子是。2 分子的基本性质。练习。1.能闻到花香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