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教案设计

发布 2022-08-13 17:37:28 阅读 1897

第二课时分子与原子。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分子的一些特点,那么到底什么是分子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分子的知识。

推进新课。展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flash动画对比两种变化,并归纳相关内容。

水蒸发水通电分解。

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分子:没有改变发生改变化学性质:没有改变发生变化。

分析](1)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没变,水的化学性质没变;(2)h2o分解生成h2和o2,水分子发生改变,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h2o的化学性质当然就不能保持。

一、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提问]为什么不能说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物质性质包括哪些?

回答]因为在物理变化中,虽然分子不发生变化,但物质的物理性质却发生了变化。除了化学性质外,还包括物理性质,如色、

味、态、熔点沸点等。

讨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这些分子是否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呢?水由水分子构成,酒精由酒精分子构成,水和酒精的化学性质相同吗?氧气,液氧,固态氧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吗?

结论]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分析]我们知道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它是由氧气、氮气等纯净物组成的,而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氮气是由氮气分子构成的。可见空气中含有多种分子。

由此可以得出,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展示]**通电分解水和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模拟动画。[提问]在上述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怎样变化?[回答]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

[分析]在水电解的微观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同样,在氧化汞分解的微观过程中,氧原子和汞原子也没有发生变化。

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提问]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回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结论]分子、原子、物质间的关系是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三、分子、原子、物质间的关系。

课堂练习]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二氧化碳分子b.氧分子c.碳原子d.氧原子答案:a

课堂小结]本节课内容较少,主要学习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以及分子、原子与物质间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比较重要,它是研究化学的基础,也是化学科学研究的一大特点。

板书设计。分子与原子。

一、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三、分子、原子、物质间的关系。

布置作业。1.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 )

a.水结成冰b.水分蒸发。

c.水被电解d.水汽化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原子不运动答案:

教学反思。教学中通过动画演示了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从多个侧面让学生去感觉、去体会、去认知、去学习,效果较好。

备课资料。原子、分子概念的发展简史。

早在公元前500年,印度哲学家蹇拿陀(konad)就提出质点又由比它本身还小的、不能再分割的某些质点所组成。他的说法接近于现代原子、分子的观点。

公元前5世纪,我国的著名哲学家墨翟(公元前479—381)说,“非半不则不动,说在端。……必半,毋与非半,不可也。……端,是无间也。

”(见《墨经》)意思是说,物质到了没有一半的时候,就不能拆开它了。物质如果没有可分的条件,那就不能分了。墨子的“端”即物质的最小单位,有现代“原子”的意义,意味着他对物质的非连续性的认识。

与此同时,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约公元前460—370)认为宇宙万物皆由大量的极微小的、硬的、不可穿透的、不可分割的粒子所组成,他称这些粒子为原子(希腊文即“不可分割”的意思)。按照这种学说:各种原子没有质的区别,只有大。

小、形状和位置的差异;原子遵循必然的规律在“虚空”里不断运动;它们集合时形成物体,分离时物体就消灭;物体“投射”出来的形象(影像)跟感官接触就引起色、声等感觉,感觉是认识的基础。到古希腊后期的伊壁鸠鲁(epicurus,公元前372—271)和古罗马的卢克莱修(lucretius,公元前99—55)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学说,认为各种原子在质上也有差异。当时正处于实用及自然哲学时期,化学发展的特点是,进行实践的人不讲求理论探索(以罗马人为代表),而讲理论的人又不做实验,和实践完全脱节(以希腊人为代表)。

经过了漫长的中世纪之后,原子概念受到了不少科学家的重视。随着生产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原子学说也得到了发展。英国化学家道尔顿(dalton,1766—1844)于2023年提出了原子学说,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元素的最终组成称为简单原子,它们是不可见的,是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毁灭和不可再分割的。它们在一切化学变化中保持其本性不变。

2)同一元素的原子,其形状、质量及各种性质都是相同的,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在形状、质量及各种性质上则各不相同。每一种元素以其原子的质量为其最基本的特征(这一点是道尔顿原子学说的核心)。

3)不同元素原子以简单数目的比例相结合,就形成化学中的化合现象。化合物的原子称为复杂原子。复杂原子的质量为所含各种元素原子质量的总和。

同一化合物的复杂原子,其形状、质量和性质也。

必然相同。道尔顿的原子论使当时的一些化学基本定律得到了统一的解释,因此很快地为当时化学界所接受和重视。只是他忽视了原子和分子的区别。

后来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gay-lussac,1778—1850)通过气体反应体积定律提出了分子假说作为对原子学说的补充。之后意大利的阿伏加德罗(**ogadro,1778—1850)于2023年发表了一篇**,引入了分子概念,并指出分子跟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原子分子学说虽然逐渐被人们接受了,但原子和分子当时还没有得到科学上的证实。直到2023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教案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八月桂花遍地香,桂花飘香人团圆 现在正是农历八月,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桂花为什么会 飘香 合作 点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1.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提出问题 1 走过盛开的花圃时为什么能闻到花香?2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教案设计

第二课时分子与原子。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分子的一些特点,那么到底什么是分子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分子的知识。推进新课。展示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flash动画对比两种变化,并归纳相关内容。水蒸发水通电分解。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分子没有改变发生改变。化学性质 没有改变发生变化。分析 1 水变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 1《分子和原子》教案 2

分子和原子 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第2课题内容,是学生从宏观世界步入微观世界的第一课 是学生继续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从微观角度认识蒸发 挥发 扩散 蒸腾等宏观现象,并且本节课的内容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