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子和原子教案

发布 2022-07-31 00:21:28 阅读 9048

《分子和原子》的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温泉中学庞道妹【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的特性,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现象。(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和实验**,使学生体验科学**的意义。2.学习运用分析和归纳方法提高微观想象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物质微粒的**欲,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2.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合作学习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分子的特性。

2.难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采用活动**法、交流讨论法、分析归纳法和多**辅助教学。【教学用具】

烧杯、试管、注射器、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浓氨水、蒸馏水、酚酞溶液、品红、多**。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魔术引入。

二、新课学习。

一)结合教材图3-2,图3-3,认识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二)认识分子的特征:

1、由学生闻到香味、并以水分子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分子体积小、质量小的性质。2、实验**:

活动与**一):氨水与酚酞溶液的反应(教材49页)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活动与**二):分子运动速率受温度的影响。

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中,同时放入质量相当的品红,观察现象。

比较分析,得出结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说出日常生活中与之相关的例子)。

3、(学生猜想)1+1是否等于2?

活动与**三)25ml水+25ml酒精=?

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活动与**四)压缩针筒中的空气和水。

flash动画:固体、液体、气体物质分子间隔微观示意图。得出结论:通常情况下:

气体分子间的间隔》液体分子间的间隔》固体分子间的间隔。

指出:物质的三态变化和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三、习题巩固、链接中考。

四、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略。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

分子和原子 教学反思。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是初中化学进入微观世界的第一节课,也是最难理解的一节课。如何让学生在脑子里建立分子 原子的概念,如何使学生掌握好 运用好分子 原子的知识,本课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去感觉,去体会,去认知,去学习。一 以趣味实验 空中生烟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验完...

分子和原子》 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

分子和原子 基础练习。合肥市五十中学新校天鹅湖校区唐斌佑。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于分子间有间隙且分子间的间隙可以改变,决定了物质有三态变化。b.一些物质的热胀冷缩,证明了分子间的间隙是可以改变的。c.一个水分子很小,就像一粒细沙一样不易看到。d.冰水混合的物质不是混合物。2.关于水的组成,下...

分子和原子》 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

分子和原子 基础练习。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于分子间有间隙且分子间的间隙可以改变,决定了物质有三态变化。b.一些物质的热胀冷缩,证明了分子间的间隙是可以改变的。c.一个水分子很小,就像一粒细沙一样不易看到。d.冰水混合的物质不是混合物。2.关于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