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3 1分子和原子

发布 2022-08-13 17:35:28 阅读 1355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内容概述。

本单元教材共分分子和原子、原子的结构、元素三个课题。它们包括微观粒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原子结构模型、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核外电子排布观念、离子等内容。本单元教材知识间的关系如下:

本单元教材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本册双基内容的一多半,是初中化学的核心内容。本单元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再加上前两个单元学生学到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不多(主要是空气、氧气和水),感性知识不充分,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本单元重点是:原子的构成,离子的形成,元素,元素符号和化学式。教学难点是:

核外电子排布观念。

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3.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4.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5.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6.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

7.初步了解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8.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9.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课题分析。从本课题开始,学生将对微观世界有所了解。首先认识物质的可分性——分子、原子的存在,然后通过认识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变化来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本课题首先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花香、水的蒸发、糖的溶解)及品红在水中的扩散现象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接着用简单的几句话将人类对分子、原子的原始思索与现代结论联系起来。

课标要求。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等基本特征;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知道原子和分子的相同点、不同点及联系;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3)学会运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

2.过程与方法。

1)能从常见的现象入手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理,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通过讨论分析能主动和他人进行交流,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好奇心和求知欲,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激发对物质微粒的**欲,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3)使学生在实验的**、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从宏观现象来想象微观现象,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教学难点】1.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2.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用具:多**教学课件、品红溶液、水、烧杯。

2.学生用具:三个相同的小烧杯、一个大烧杯、量筒、蒸馏水、酚酞试液、浓氨水、酒精、水。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创设问题情境]带一瓶香水走进教室,请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思考下列问题:

1.你们闻到香味了吗?为什么闻得到?

2.盛放在敞口容器里的水,在常温下会逐渐减少,如果受热会减少得更快,这是为什么?

3.为什么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附近,往往会闻到花或酒的香气?

4.湿衣服为什么会变干?而且夏天要干得快些?

5.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这是什么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其实,这些问题在很久以前就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兴趣,他们经过反复的实验和**,提出了物质都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组成的设想。并用这一设想来解释上述问题。那么,事实是不是如此呢?

这些微小粒子到底是什么呢?科学事实证明,这些微小粒子就是我们本课题将要学习的分子和原子。

二、推进新课。

1.分子的特点。

过渡]本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问题:分子的特点。

演示]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注意]品红的量一定要少。品红的扩散现象极易观察,但从放入水中到扩散均匀需时间较长。可以留一两份让学生在课外继续观察。用温水做这个实验,时间可缩短。

现象]品红在水中迅速扩散,但较长时间后才扩散均匀。

提问]为什么品红能在水中扩散呢?(提示学生用科学家提出的设想来解释)

提问]我们用肉眼可以看见分子吗?

回答]不可以。

提问]用普通的显微镜能观察到分子吗?

回答]也不可以。

提问]那怎么样才能看见分子呢?

回答]必须用非常先进的科学仪器。如刚才**中提到的扫描隧道显微镜。

讲解]用肉眼和普通的显微镜都不能观察到分子,必须用比较先进的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可见分子是一种非常小的粒子。如果拿水分子跟乒乓球相比,就好像拿乒乓球跟地球相比一样。

分子尽管很小,也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例如: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kg,一滴水中大约有1.

67×1021个水分子(以20滴水为1ml计算)。这个数字有多大呢?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

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可见分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质量很小,体积很小。

过渡]你想知道更多的有关分子的知识吗?那么,就请大家按以下建议进行实验。

活动与**](可用多**打出**内容和步骤)

已知酚酞和氨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溶于水可分别得到酚酞溶液和氨水。

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或少水槽罩住a、b两个小烧杯(如图)。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实验①的结论]溶液为无色。

说明:酚酞本身是一种无色溶液。把酚酞加入蒸馏水中.只是对酚酞进行了稀释,所以溶液仍为无色。

实验②的结论]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

说明: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酸不变色,遇碱显红色。浓氨水显碱性,所以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

实验③的结论]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提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回答]分子的运动。b中的氨分子运动到了烧杯a中的酚酞分子中,所以a溶液变为红色。

教师]这位同学的回答十分准确。其实利用他刚才所说的分子运动的观点也可以解释我们本节课开始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同学回答。

总结]以上这些问题都说明了分子的同一个特点——处于永恒运动之中。这也是物理上讲过的“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永恒的,而静止是相对的”。

提问]我们知道,物质存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学生讨论交流]

过渡]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活动与**。

活动与**]

请学生分别取100 ml水与100 ml的酒精,把它们相混合后,观察所得溶液体积是否等于200 ml。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总结、思考、讨论]

请学生代表陈述结论]

把100 ml水和100 ml的酒精混合后,所得溶液体积不等于200 ml,而是小于200 ml。

追问]原因呢(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分子之间有间隔,当把100 ml水和100 ml酒精混合后,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所以所得溶液的总体积会小于200 ml。

过渡]知道了这一原因,请同学们利用这一观点来解释刚才我提出的两个问题:(1)为什么物质存在固、液、气三种状态;(2)为什么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回答](1)分子之间有间隔,相同质量的同一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所占体积不同。就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间隔不同的缘故,气态间隔最大,固态间隔最小,液态时居中,所以物质一般存在固、液、气三种状态。

2)物质存在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与温度有关,受热时间隔胀大,遇冷时间隔缩小,所以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现象。

补充]夏天自行车的气不应打得太足,铁路上的铁轨之间应稍留些空隙都是这个原因。

总结]可见分子还具有一个特点,即分子之间有间隔。

提问]很多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那么分子是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它能不能再进行分割了呢?如果能分,那分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回答]分子不是最小的粒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课件展示]投影展示水分子、氧气分子、氢气分子等的模型。

总结]从以上模型可以看出,1个水分子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的,1个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构成的,1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即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2.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过渡]前面我们学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现在我们又认识了分子和原子,那么如何用我们现在学到的分子、原子的微观知识去解释宏观世界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呢?

课件展示] 展示“讨论”。

1)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如图所示)。试分析在氢气与氯气的反应、水的分解等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推断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学生分组讨论] …

选择学生代表陈述讨论结果]

1)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本质区别。在水的蒸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只是水的状态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水分子也没有发生变化,仍为原来的水分子,只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了;而在水的分解过程中生成了两种新物质——氢气和氧气,此变化是一个化学变化,在此变化中分子发生了变化,反应物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而生成物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构成的。

2)从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的反应示意图可见,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反应物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氯气是由氯分子构成的,而生成物***则是由***分子构成的。可见分子发生了变化,而氢气中的氢、***中的氢是同样的氢原子;氯气中的氯、***中的氯也是同样的氯原子。

所以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而不是原子。

化学 人教版九年级31分子和原子学案

化学学科九年级课题2 分子和原子 第二课时 温故互查。我们生活的世界由丰富多彩的物质组成,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请你分别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一种物质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分子构成的物质 设问导读。阅读教材p51 p52,回答以下问题。1.分子 原子的对比。2.分子 原子 物质之间的关系 常温下,气态的...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考点31有机合成材料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考点31 有机合成材料。一 选择题 共17小题 1 2018扬州 电视之星18 是第21届俄罗斯足球世界杯的比赛用球。它首次由从甘蔗中提取的橡胶制成,节约了资源。下列不属于橡胶性质的是 a 高弹性 b 耐磨损 c 绝缘性好 d 易溶于水。分析 根据合成材料 橡胶的性质来分析解答。...

2019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化学优秀教案 分子和原子

课题2分子和原子。分子及其特点。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2.分子的特点 1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3 分子之间有间隔。气态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布置作业。1.上册课本p53页习题 2.公安干警在缉毒行动中,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屡建奇功,它可以嗅出毒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