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教学过程:
作业设计:(课内作业)
1、(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 不变,仅变了;正是由于不变,物质就不变,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就不变;若变了,物质也就变了,该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就变了。因此定义是保持物质的最小粒子。(2)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 变了,变成,然后再从新组合成新物质的 。
可见,在化学反应中,
可分,而不可分,这就是和的本质区别。由此定义:
是化学变化中的 。
2、以下生活和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a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c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 d海绵吸水。
3、能证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的是。
a铁矿石磨成粉b水通直流电有氧气生成。
c碘受热升华 d水蒸发成水蒸气。
4、分子和原子最本质的区别是。
a质量和体积的大小不同b运动形式和微粒间的间隔不同。
c能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d在化学反应中能否再分。
5、右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1)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和与反应后生成的的各粒子间的个数比为。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该反应中的生成物填“可能”或“不可能”)属于氧化物。
课外作业)1、 家庭小实验“1+1是否一定等于2”。
2、 教材p53-54中习题。
3、 预习课题3。
板书设计: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一、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的运动。
3、分子间有间隔。
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四、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
7.教学反思:
本课题的教学,学生实验现象明显,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有关基本操作能力;这一课题中由于**并茂,形象生动,再结合教师的设计,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复杂知识明了化,此时学生便能体验到化学变化实际上是分子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分子的过程,为深刻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分子、原子等重要概念做了形象铺垫,为学生理顺了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物理、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也理顺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关系和根本区别,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接受这些较为抽象的知识。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 《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及专家点评
教学反思。本节课能很好地完成本课内容 物质的分子 原子 离子的微粒观及分子的粒子性 间隔性三大特性,学生掌握情况良好,参与意识强,课堂气氛活跃。本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有 1 重 难点突出,课堂气氛活跃。2 将学生生活经验融进课堂,化抽象为形象,降低学习难度。3 能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
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的教学设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撰写人。时间。1 教材分析 本课题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 化学 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本课题的学习能把前面内容 如物理 化学变化,纯净物 混合物等 从微观结构的角度上认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继续学习化学方程式等内容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工具 指化学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教案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八月桂花遍地香,桂花飘香人团圆 现在正是农历八月,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桂花为什么会 飘香 合作 点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1.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提出问题 1 走过盛开的花圃时为什么能闻到花香?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