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燃烧和灭火教学反思

发布 2022-08-11 13:32:28 阅读 6950

《燃烧与灭火》课后反思。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引导**法的灵活运用。教师灵活的引导情境,学生灵活的实验**。在注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的同时,更加注重了学生在活动中进行科学**以及分析推论的体验。

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能力都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对知识理解和认识水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得到了提高。

其次是根据学情灵活的处理教材中的实验。如对“燃烧的条件”**中,加入了对不可燃物的**,有利于学生更准确的得出结论;

这不仅充分发挥了优教资源的优势,更是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习不仅充满了乐趣,而且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更加容易!

但是,再好的设计也会存在不足。本节课属于“化学与社会发展”部分,这也是新课标中新增加的内容。其核心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到“化学学科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但由于我们总是把目光聚焦到知识层面,忽略了这节课从属于化学与社会模块的事实。燃烧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这点上,虽然引入阶段简单地进行了说明,但由于只是为了激趣,所以课堂挖掘得不够,学生的体会也不深。如果能够在教学中沿着历史发展的线索,体现每一次社会进步的飞跃中化学起到的作用,并凸显燃烧在各个社会阶段的更为广阔的应用,从取暖、获得熟食的远古时代,到冶金、陶瓷、火药的古代,再到内燃机、蒸汽机广泛应用的近代,以至于当代社会的飞船升空、火炬燃烧,就可以让学生更加真切地体会到燃烧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燃烧和灭火》课后作业答案

参 2 填空。11 答案 1 隔绝空气 2 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 3 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4 隔绝空气 5 降低温度,使之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 6 隔绝空气。12 答案 前者是因为铜丝吸热使蜡烛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而后者热铜丝不会吸热,所以可以正常燃烧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3 答案 1 钻木取火 就是利...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燃烧和灭火》教学预案

燃烧和灭火 教学预案。环节一 学生预习 教师导学 约5分钟 学生 各小组自行交流 订正 导学案 预习内容。教师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展示目标。环节二 学生合作 教师参与。活动一 实验 燃烧的条件 约15分钟 教师 设疑 物质燃烧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学生 进行小组合作 燃烧的条件。教师 投影展示 学...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燃烧和灭火》课后反思

本节教学内容着眼于生活中的化学。从燃烧现象和实验入手,通过实验 观察现象 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来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回顾这节课,有可取之处也有败笔存在。一 成功之处。一 改进实验内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由于这节课需要在录播室上,录播室里没有通风设备,而教材中的白磷燃烧的实验又会污染空气,可能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