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溶液酸碱性教学反思

发布 2022-08-11 13:28:28 阅读 7389

溶液的酸碱性教学反思。

溶液的酸碱性》是粤教版第八章第三节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学习完酸的性质、碱的性质的基础之上。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酸性溶液、碱性溶液、中性溶液;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了解溶液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及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影响。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我在教学时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多**课件与学生实验相结合。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五点:(1)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把握的非常好,清晰地向学生呈现出了这节课的三个问题:溶液的酸碱性、ph、ph与生活的关系。

(2)用学生日常接触到的白醋、雪碧、橙子、山楂等物质来引课,与学生的生活实践密切相连,体现出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的参与到学习中。(3)在**什么是酸性溶液、碱性溶液时,让学生演示实验,并讲解该实验的操作方法,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使学生会通过现象对某些问题做出科学的判断,初步树立科学**的能力,同时也为实验考核打下了基础。(4)在给出酸性溶液、碱性溶液的概念时,通过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的,体现出培养学生思考解决问题时的方法是:

回忆旧知识并能将旧知识恰当的与当前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5)学生分组测出了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食盐水的ph,与前面所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前后呼应,使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了实验的重要性。

本节课的创新:在传授知识时,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始终把握着新课程的理念---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着。主要体现在:

讲解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没有告诉学生正确的操作方法,让学生自己根据面前所放仪器及药品测定溶液的ph,我在学生做实验的时候观察学生做实验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分析并总结出正确的操作方法,并引导学生分析错误操作带来的后果。

本节课的亮点是:充分挖掘生活中关于物质酸碱性的实例及ph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将生活中的现象融入课堂,贯穿与化学教学中,体现了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体现出了新课程的理念---知识源于生活,会从生活中挖掘知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1溶液的酸碱性教案4 化学沪科版九年级下册

第一节溶液的酸碱性。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溶液的酸碱性,会用酸碱指示剂定性地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 会用ph试纸定量地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3 知道酸碱性溶液对生命活动及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其影响。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指示剂的使用,了解化学测量在化学研究和生活 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 会用溶液酸碱性的...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 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设计。一 设计理念 本课主要采取 学习教学为主,学习和运用 实验,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适当的教学情景,安排和组织学生完成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注重阶梯性,在学生 过程中起到提纲的作用。课堂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以一种愉快的心情学化学...

鲁教版 九年级7 3《溶液酸碱性》教学设计 化学

一 教学思路。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内容较为简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渗透将化学知识运用于社会生活的理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 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设计时注重从生活经验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