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燃烧和灭火》课后反思

发布 2022-08-07 00:46:28 阅读 3942

本节教学内容着眼于生活中的化学。从燃烧现象和实验入手,通过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来**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回顾这节课,有可取之处也有败笔存在。

一、成功之处。

(一)、改进实验内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由于这节课需要在录播室上,录播室里没有通风设备,而教材中的白磷燃烧的实验又会污染空气,可能会让学生感到不适,于是我大胆引用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将其融入教学,让学生学起来既直观又形象,学得轻松又开心。

(二)、小组讨论与实验等教法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出“燃烧的条件”后,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预习交流意见、取长补短,最后分析、归纳出灭火的原理。同时引导学生亲身实验,调动学生的感官与思维,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重点、突破难点。

最后由教师总结,纠正学生错误并提醒易错点。

(三)、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燃烧的条件,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并且利用掌握的知识解释“烧不坏的手绢”,让学生有收获的喜悦。燃烧条件的实验是有别于书本的改进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发散思维,分析改进实验的优点,对书本知识有所拓展。

(四)、深挖教材,以生活实际和知识应用为背景,从一开始就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烧不坏的手绢”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激发学生对“燃烧的条件”的求知欲。

(五)、联系生活实际,增强防范火灾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自救措施。最后以生动直观的****让学生记忆深刻、掌握自救措施。

回看全课,也有很多值得反思的东西:1.关于燃烧条件**的实验是老师设计的,如果把器材都展示出来,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2.学生的参与度还不足够,其实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学生比较感兴趣,有很多的设想和主意,但课堂上交流的面较小。3.

关于燃烧训练的习题量不够,学生掌握情况反馈少。4.各环节的衔接处还需更精细、更巧妙、更自然。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燃烧和灭火》课后作业答案

参 2 填空。11 答案 1 隔绝空气 2 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 3 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4 隔绝空气 5 降低温度,使之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 6 隔绝空气。12 答案 前者是因为铜丝吸热使蜡烛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而后者热铜丝不会吸热,所以可以正常燃烧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3 答案 1 钻木取火 就是利...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燃烧和灭火》教学预案

燃烧和灭火 教学预案。环节一 学生预习 教师导学 约5分钟 学生 各小组自行交流 订正 导学案 预习内容。教师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展示目标。环节二 学生合作 教师参与。活动一 实验 燃烧的条件 约15分钟 教师 设疑 物质燃烧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学生 进行小组合作 燃烧的条件。教师 投影展示 学...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燃烧和灭火教学反思

燃烧和灭火 教学反思。进行了 燃烧和灭火 第一课时的教学和再次 自己教学的课堂录像后,经过认真反思和总结,发现了自己既有进步的地方,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一 能够比较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因教学内容不难,学生预习可把大部分内容看懂,所以课堂上教学的节奏比较快,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多。二 以生活实际和知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