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发布 2022-08-10 12:32:28 阅读 8885

课程纲要。郑州市第七十七中学。

初中七年级数学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七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北师大版)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授课对象:郑州市第七十七中学七年级全体学生。

授课时间:共65-70课时。

具体内容。1、课程目标:

1)教育目的:获得数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教育目标:初步具有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理解数学和生活密不可分的意义,提高应用数学服务生活的意识。

3)课程目标:初步形成数学的基本思想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4)教学目标:

第一章整式的乘除。

1.经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发展符号感。

2.经历探索整式运算法则的过程,理解整式运算的算理,进一步发展观察、归纳、类比、概括等能力,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4. 了解整式产生的背景和整式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乘、除运算(其中多项式相乘仅限于一次式相乘,整式的除法只学到多项式除以单项式且结果是整式)。

5.会推导乘法公。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1.经历观察、操作(包括测量、画、折等)、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初步学习有条理表达。

2.在具体情景中了解补角、余角、对顶角,知道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

3.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以及平行线特征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以及平行线的特征。

4.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会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会写已知、求作和作法.

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

1.能用熟悉的事物对百万分之一等较小的数据作出描述,进一步发展数感。

2.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百万分之一等较小的数据;能借助科学计算器进行有关科学记数法的计算。

3.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能按要求取近似数,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作用。

4.通过实例,体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5.能懂读统计图并从**获取信息,能形象、有效地运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第四章概率。

1.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时间发生的可能性,了解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

3.能对两类事件(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发生的概率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设计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

第五章三角形。

1.通过观察、操作(折、拼、画、图案设计)、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在探索图形性质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3.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了解三边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4.了解图形的全等,能利用全等图形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

5.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能应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6.在分别给出两角夹边、两边夹角和三边的条件下,能够利用尺规作出三角形(会写已知、求作和作法,不要求证明)。

第六章变量之间的关系。

1.经历探索具体情境中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抽象思维;

2.能发现实际情景中的变量及其相互关系,并确定其中的自变量或因变量;

3.能从**、图象中分析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发展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4.能根据具体问题,选取用**或代数式来表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5.结合对变量之间关系的分析,尝试对变化趋势进行初步的**。

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

1. 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认识轴对称,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

2.探索并了解基本图形(线段、角、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

3.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探索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并能指出对称轴。

4.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能利用轴对称进行一些图案设计,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

5.结合现实生活中典型实例了解并欣赏物体的镜面对称。

2、课程内容:

3、课程实施。

1)实施方法: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直观与“说理”相结合。

创设现实、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实施形式:

收集和分析资料:就是提倡学生通过报刊、书籍、上网等途径收集和分析资料,获取新知识。

自主学习:就是通过学生自己自学课本,解决相关的问题。

合作学习:就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解决自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学习:就是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料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性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解决。

4、课程评价:

1)评价内容:

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价。

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

2)评价形式:

学生自评:学生自我对照学习本册课本以来的变化,自己对自己进行评价。内容包括:回答问题的声音、做作业的质量、上课的表现等等。

学生互评:以小组为单位,采取推磨式的方法,让组与组之间进行互相评价。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运用知识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考试成绩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学校评价:可以是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学生特长的发挥,对学生进行评价。

他评:指家长、社会等对学生口头的评价。如参加社会实践后、调查等活动后对学生的口头评价。

《七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七年级下册课程类型 必修课。教学材料 北师大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授课时间 75 80课时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 七年级全体学生。一 课程目标 标准 从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考 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对课程总目标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下就七年级下册各章,将目标定位如下 第一章 ...

七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七年级数学下册 课程纲要。课程名称 七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类型 必修课。教学材料 北师大版 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授课时间 课时。授课教师 刘景海王美荣张晓薇 授课对象 七年级下期。一 授课目标 让学生。1 经历探索幂的运算性质 整式乘法 除法运算法则 及乘法公式的过程,掌握幂的运算法则,整式乘法 除...

七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七年级 数学 下册。课程纲要。羊里中学吕祥善。七年级 数学 下册课程纲要。羊里中学吕祥善。一 学情分析。初二的数学,可以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人们常说孩子学习的好坏,关键在初二。而初二的数学,更是重中之重。很多学生因为初二数学掉队,导致整体分数被拖下来。因此作为初二的数学老师,一定要在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