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发布 2022-08-10 12:31:28 阅读 6171

课程名称:七年级下册课程类型:必修课。

教学材料: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授课时间:75-80课时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七年级全体学生。

一、课程目标:

标准》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对课程总目标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下就七年级下册各章,将目标定位如下: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

整式是代数的基础性概念,代数式的运算(包括整式运算)属于代数的基本功,是解决问题和进行推理的需要,也构成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探索整式运算的运算法则,理解整式运算的算理,推导乘法公式。

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即所谓的“三线八角”问题和对平行线的讨论是平面几何中重要的议题,也是基础性的内容,有很大的教育价值。让学生通过探索和简单的推理熟悉相关的性质与判定等几何事实,并确信它们成立,成为这册教材“公理化”的经验背景。在这章的最后设置了“用尺规作线段和角”一节,是理解和运用相关几何知识的极好机会,只要求按步骤作图并保留作图的痕迹,暂时只要求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作法。

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

包括“数”和“数据的表示”两部分内容。在数的讨论中,使学生认识“很小”的单位分数(百万分之一)和有效数字的概念,体会其意义和作用。“数据的表示”则提供了“世界新生儿”图,它是一种有别于条形、折线、扇形图的数据统计图,同样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同时暗示了统计图的多样性。

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据,能按要求取近似数,能读懂统计图并能从中获取信息。

第四章《概率》

在七年级上册感受了可能性有大有小的基础上,进一步刻画可能性的大小,因而十分自然地给出了概率的概念,当然概率模型仅仅定位于简单的“古典概型”和可化为“古典概型”的“几何概型”(“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理解现实世界中不确定现象的特点,树立一定的随机观念。

第五章《三角形》:教材提供许多活动,给学生充分的实践和探索的空间,使他们通过探索和交流发现一些与三角形有关的结论,并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提供积累数学经验的可能,建立推理意识,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推理过程。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角形的分类并能进行简单的说理。

第六章《变量之间的关系》

把变量之间的关系列为单独一章,这是在学习了代数式求值和探索规律等地方渗透了变化的思想基础上引入的,为进一步学习函数概念进行铺垫,因为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在具体情景中从**关系式、图像中获取信息找出自变量、因变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和思考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正确把对变量之间关系进行分析和对变化趋势进行**。

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

实际上是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讨论,并通过轴对称图形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可以看成反射变换,也是一种几何变换。事实上,平移和旋转可以经过两次反射变换得到,因此它更基本。

研究轴对称及轴对称的基本性质。从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抽象出轴对称的过程。

二、课程内容: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采用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课程内容进行授课,其课程内容包括:第一章整式的运算。

1.整式12.整式的加减1

3.同底数幂的乘法1

4.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2

5.同底数幂的除法2

6.整式的乘法2

7.平方差公式2

8.完全平方公式3

9.整式的除法2

回顾与思考2

单元测试21、让学生经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2、让学生经历探索整式运算法则的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算理)。3、了解整式产生的背景,进行简单的运算。

4、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及正整数幂的一些运算性质。

5、要求学生会推导乘法公式,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

1.台球桌面上的角1

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2

3.平行线的特征1

4.用尺规作线段和角2

回顾与思考1

单元测试2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推理等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补角、余角、对顶角,知道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会用三角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会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以及平行线特征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以及平行线的特征。

4、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方面的兴趣,体验从数学的角度认识现实。

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

1.认识百万分之一1

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2

3.世界新生儿图2

回顾与思考1

单元测试21、能用熟悉的事物对百万分之一较小数的描述,进一步发展数感。

2、能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百万分之一较小的数据并且借助计算器进行相关计算。

3、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的概念,能按要求取近似数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通过实例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5、能够读懂统计图,并且能够从中获取信息,能形象有效地运用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第四章概率。

1.游戏公平吗2

2.摸到红球的概率1

3.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1

回顾与思考1

单元测试21、经历猜测,实验并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实验过程。2、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了解事件发生的很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3、了解概率的意义。4、学习两种事件。

第五章三角形。

1.认识三角形4

2.图形的全等1

3.图案设计1

4.全等三角形1

5.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

6.作三角形1

7.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1

8.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

回顾与思考2

单元测试21、通过观察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从中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2、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解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稳定性。

3、了解图形的全等,利用全等形进行简单的图形设计,按要求完成作图。

第六章变量之间的关系。

1.小车下滑的时间1

2.变化中的三角形1

3.温度的变化1

4.速度的变化1

回顾与思考1

单元测试21.经历探索具体情境中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抽象思维;2.能发现实际情景中的变量及其相互关系,并确定其中的自变量或因变量;3.能从**、图像中分析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4.能根据具体问题,选取用**或代数式来表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5.结合对变量之间关系的分析,尝试对变化趋势进行初步的**。

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

1.轴对称现象1

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2

3.探索轴对称的性质1

4.利用轴对称设计图形1

5.镜子改变了什么1

6.镶边与剪纸1

回顾与思考1

单元测试2三、课程实施建议。

教学方式:充分利用便捷的班班通系统,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授课方式启发学生学习。学习方式:

利用导学案,采用学生自学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合作**式学习。课外延伸:开展研究性课题。

四、教学评价:

1、评价指标:

1)过程评价:课堂表现、作业、研究型学习(2)结果性评价:纸质测试。

2、评价方式及处理结果:

1)过程评价,三个方面统一指标,按等级评定(2)结果性评价按100制评分。

每节课争取百分之八十的达标率,未达标的同学课下重点辅导。

七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郑州市第七十七中学。初中七年级数学课程纲要。课程名称 七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北师大版 课程类型 必修课程。授课对象 郑州市第七十七中学七年级全体学生。授课时间 共65 70课时。具体内容。1 课程目标 1 教育目的 获得数学基本事实 概念 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

七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七年级数学下册 课程纲要。课程名称 七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类型 必修课。教学材料 北师大版 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授课时间 课时。授课教师 刘景海王美荣张晓薇 授课对象 七年级下期。一 授课目标 让学生。1 经历探索幂的运算性质 整式乘法 除法运算法则 及乘法公式的过程,掌握幂的运算法则,整式乘法 除...

七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七年级 数学 下册。课程纲要。羊里中学吕祥善。七年级 数学 下册课程纲要。羊里中学吕祥善。一 学情分析。初二的数学,可以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人们常说孩子学习的好坏,关键在初二。而初二的数学,更是重中之重。很多学生因为初二数学掉队,导致整体分数被拖下来。因此作为初二的数学老师,一定要在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