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本册教材总要求)分析。
教学内容:
以内的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2、>、和=。
3、加法的含义、减法的含义。
4、和在10以内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和在20以内的进位加法。
5、比较物体的轻重。
6、钟面的认识,看几时和大约几时。
7、求两个数一共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8、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或另一部分)的实际问题。
9、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10、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的认识。
11、物体个数的简单整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
12、简单的统计表。
13、按用途、颜色、形状或其他特征把一些熟悉的物体分类。
14、对统计结果作初步分析或说明。
15、有趣的拼搭(在活动中初步体会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本特征)。
16、丰收的果园(用方位知识、10以内的数、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结合现实场景,经历数数并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各数;联系实际问题认识加法和减法,探索10以内的加、减法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应的加、减计算;能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简单的求和与求剩余(或另一部分)的实际问题。
认、读、写20以内的数,会用2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2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知道几和第几,初步学会用数表示事物的顺序。
认识数0,体会0的含义,知0在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应用。
认识符号>、<和=的含义,能够用符号或词语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
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以及相应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初步感受简单的估计方法。
初步学会解决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或从总数里去掉一些求还剩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分针,会正确说出钟面上整时的和接近整时的时刻。
能判断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轻重。
能探索一些简单现象中隐含的规律。
2)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长短、高矮;联系生活经验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通过观察、比较,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能比较简单物体的长短和高矮。
联系生活经验,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能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简单的物体位置关系。
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在日常生活中初步感知它们的基本特征。
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形状的物体。
3)联系具体情境,经历把物体进行分类和整理的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简单的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结果回复一些简单的问题。
能根据物体的用途、颜色、形状或其他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整理。
初步体会收集、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表示分类整理后的数据。
能根据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问题。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数感,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在数物体个数的活动中,认识数的含义,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简单的事物;在操作学具的活动中感受数的组成,具有初步的“分”与“合”的思想,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比较两种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体会初步的对应思想,掌握简单的比较方法,具有用语言或符号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的初步能力。
2)在理解加、减法含义以及探索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简单数量关系,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计算,初步学会有根据地思考;通过对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探索、交流,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初步感受思维活动的条理性;通过在多样化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体会思维过程的灵活性。
3)认识常见的几何形体的过程中,感知物体的形状、大小等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在把不同的物体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初步体会统计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初步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意识。
5)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分析、推理,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际情境或问题,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
1)能用20以内的数描述、交流生活中的简单事物。
2)初步学会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联系已经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一些不同方法。
3)能与同学交流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方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情产生好奇和兴趣,有喜欢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
2)在数学探索活动中,体会数学思考方法的合理性,感受数学思考的价值。
3)能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初步具有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具有独立思考并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
4)在观察、操作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知道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在理解加、减法含义以及探索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简单数量关系,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计算,初步学会有根据地思考;通过对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探索、交流,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初步感受思维活动的条理性;通过在多样化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体会思维过程的灵活性。
第一单元数一数。
主备人:潘业梅
教学目标:1、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
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4、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有次序地数,以防重复与遗漏。
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数一数。教学内容:国标版数学教材第2—3页内容。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初步接触数的概念,初步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初步认识数数的方法。
初步养成数数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学习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会数个数是1到10的物体。
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
教学准备:教材挂图。
学生准备十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平时我们经常要用到数,如:你家有几口人?
我们班有多少个小朋友?买一本算术本需要多少钱等等。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在数学课上学习很多的数,还要学习许多很有趣、很有用的数学知识,希望小朋友要上好数学课,上课时要认真听讲,积极动脑,学好数学知识。
二、新授。1、教学“数一数”
1)出示挂图,教师提问:
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
儿童乐园里有些什么?(指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挂图)
你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学生自由数数,交流结果,并汇报)
2)按照数的排列顺序从小到大让学生数数。
有几个滑梯?几个秋千?几个小木马?几架飞机?几只蝴蝶?几只小鸟?几朵花?几棵树?几个气球?几个小朋友?
学生分组看下面的十幅图,依次数一数,说一说各有多少?并在上面的图里找出来,重点在上图中找出7朵花、8棵树和10个小朋友,同时要使学生明白可以用“点子”表示数数的结果。
集体看十幅图,指名让学生从1到10说一说每幅图意。
2、巩固练习(一)
1)教室里有几扇大门?几扇窗?
2)教室的第三排坐着几个小朋友?
3)你们家有几台电视?
3、巩固练习(二)
要求学生拿出10根小棒,边数边拿,并摆在桌上,让同桌检查对不对。
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地数,不能漏掉,也不能重复多数。
三、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10以内的数数,以后在数数时就要按照今天的方法,先看清要数的是什么,再一个一个数出一共是多少,不能漏数也不能重复多数。
谈话: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能从现在起认真学习数学,与数学交朋友,长大后为祖国作贡献。
第二单元比一比。
主备人:张军图
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2.使学生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会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
理解体会长短、高矮和轻重是相对的。
教学安排: 1课时。
比一比。教学内容:国标版数学教材第4—6页内容。
教学目标: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使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十以内的加减法。课题备课人。十几减9 五号宋体 xxx课型课时。新授课。个人加工 备注。总第1课时。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页,例1和想想做做1 5题。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2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学生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能发现并提出数教学重点 理解退位减...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期末复习
期末复习 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0 101页第1 5题。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对20以内数和顺序及大小有比较系统的认识。2 熟练数的组成 理解和掌握计数单位 一 和 十 比多比少等概念。3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钟表及整点时间有初步的认识。教学重难点 数的组成。教具准备 数字 数字卡片 实物投影。教学过...
一年级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分析。单元名称 10以内的数。单元目标 10以内的数的印入,计数与表达,通过听来确定声音的次数,声音有先后的次序,将手摸到的物体个数记录下来。2 会按功能分类并给予标记,并会按形状 颜色 大小 形态等进行分类并计数,将分的过程与理由说一说。3 学会数目的各种表达方法,加强数字书写练习。4 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