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空气氧气 复习学案

发布 2022-08-03 05:43:28 阅读 7513

中考复习学案。

课时7 空气氧气(第一课时)

授课教师:黄家虹。

1、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用途。

二、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燃烧实验】氧气与木炭反应化学方程式:

现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生成。

在空气中发出红光,放热,生成。

氧气与硫反应化学方程式:

现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生成。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生成。

铁与氧气反应(燃烧)化学方程式:

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红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

镁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现象: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在氧气中反应更剧烈。

红磷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现象:在空气中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大量在氧气中发出白光、放热,生成大量___

实验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原理。

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容器内的压强减小,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进入容器中。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思考】能否用fe、mg、c、s等物质代替红磷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请试着总结代替药品的选择要求。

2、实验步骤。

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将集气瓶液面以上容积分成5等份;

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红磷;④夹紧止水夹,点燃红磷并迅速伸入集气瓶中,立即塞紧橡皮塞;⑤燃烧结束冷却到室温,再打开止水夹。

3、实验现象及结论。

现象: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白烟;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水进入密闭容器且水的体积约占原容器中空气体积的1/5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四、实验误差分析。

1.结果偏小:红磷量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2.结果偏大:止水夹没有夹紧、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慢。

易错易混点1 对空气的组成掌握不到位。

例1(2015·苏州改编)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c.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稀有气体是纯净物。

d.空气中co2含量较高时,会使人窒息,因此co2也属于空气污染物。

防错妙招】(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2)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延续、气体的排放,空气的成分也在不停地变化着。

3)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氡等的总称,不属于纯净物。

4)co2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易错易混点2 物质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时现象的描述错误。

例2(2016·湘潭)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防错妙招】 描述物质燃烧的实验现象,一般为“一光或火焰、二热、三生成”。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不能将生成物的名称当作现象来描述;

2)注意区分烟(固体)与雾(液体)、光与火焰;

3)物质在氧气中和空气中的反应现象由于。

4)注意区分生成固体的颜色。

2.小明在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

注意事项】a:由上而下缓慢伸入瓶中;b: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naoh溶液。

c:集气瓶底放一层细沙或少量水(吸热)

3.右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用铁丝或镁条代替。

b.该实验除了能测定氧气的含量外还可说明n2难溶于水。

c.若红磷足量,伸入点着的红磷时速度太慢会导致进入水的体积小于1/5

d.实验结束,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导致结果偏大。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2)氮气用来保护粮食,是因为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3)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极易溶于水。(

4)木炭燃烧的剧烈程度由它的着火点决定,而与氧气的浓度无关。(

5)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而在氧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和氧气中的氧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6)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7)收集氧气时,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验满,这是利用了氧气的可燃性。(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导学案

庄河十二中导学案。三年级化学学科导学案。主备审核授课人上课时间。课题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型 新授课。学习目标 知道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备注。学习流程 自主学习,合作 问题流程。1 提出问题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多少?2 猜想与假设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3 设计实验 认识装置...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空气保护

九年级化学 空气保护 洞口县花园镇西中九年制学校朱勇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通过 ppt的方式,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 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查阅搜集资料的技能 表达与交流能力。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材分析与建议 ...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保护空气

素材资源。一 在车水马龙的街道和公园的感受不一样原因。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 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 氮的氧化物 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会对空气造成污染。1.碳氢化物。碳氢化合物又称为烃。烃一般分为饱和烃与不饱和烃。从物质状态来分,烃类化合物有气态的 液态的和固态的三种,碳链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