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教案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

发布 2022-08-02 06:39:28 阅读 1863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1

九年级化学教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学生主要通过学习认识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在学习溶解性与饱和溶液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并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并知道可以用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④通过**活动了解结晶现象并知道结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了解本节的知识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溶液在生产生活中重要地位和应用。

二、任务分析。

1、起点能力: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溶解情况有所了解。2、教学重点:

建立溶解性、溶解度、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的概念。

知道影响物质溶解性与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③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④学会描绘和使用溶解度曲线。3、教学难点:

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

正确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区分溶解性与溶解度在概念上的不同。③利用结晶方法,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4、课型:**、讨论、练习5、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引入】一杯水是否能够无限制地溶解蔗糖或氯化钠吗?【阅读】课本166页联想与启示。

讲述】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物质的溶解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演示实验1】食盐、蔗糖、消石灰各1克分别放入有5毫升的水的试管中振荡后观察。

结论】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演示实验2】两支试管各放入少量的植物油一支加入少量的水另一支加入少量的汽油振荡后观察。

结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演示实验3】取一支试管加入5毫升的水再加入3克的硝酸钾振荡后观察【结论】同一种物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交流与讨论】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同时也受温度的影响。

教师讲述】在实验3中我们看到硝酸钾没有溶解完加热后又继续溶解了,除了加热外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使其继续溶解?

讨论】可以加水。

验证】学生在事先做好的试管中进行实验。

小结】配制硝酸钾溶液时,用水量越多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温度升高时,硝酸钾在一定的水中溶解的量也越多。

教师讲述】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在一定温度下,大多数物质在一定溶剂中可溶解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我们把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讨论】在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

小结】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存在着以下关系:

升温、加入溶剂。

饱和溶液1、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3、同一种物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存在着以下关系:

升温、加入溶剂。

饱和溶液第二课时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设疑】如何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大小?

学生交流】条件:1、相同温度2、相同的溶剂3、达到饱和状态【教师讲述】人们常用溶解度来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强弱。【学生阅读】课本168页溶解度的定义【讨论】谈谈对溶解度的认识。

教师讲述】同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关系可以用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来表示。

活动与**】根据下表绘制溶解度曲线温度/℃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00 138 169 202 246

讨论】溶解度曲线有何用途?【小结】溶解度曲线的用途:1.查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

2.比较不同物质在某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比较;3.观察同一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规律。【说明】溶解度曲线图中的点线面的意义:

1、在曲线图中曲线上的任意一点,代表在对应的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2、在某物质的曲线上方的任意一点,代表是在对应温度下,其饱和溶液与固体共同存在;(注意区分溶质质量的范围)

3、在某物质的曲线下方的任意一点,代表是在对应温度下,均为不饱和溶液;4、溶解度曲线的走向代表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注意】不是任何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初中只有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的走向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练习】1、在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克;7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克;2、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克时对应的温度为℃;

3、在10℃时,比较硝酸钾、氯化钠、氯化铵三者的溶解度大小;那么在70℃时又是如何?

4、在℃时,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在℃时,硝酸钾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在℃时,硝酸钾小于氯化钠的溶解度;【作业】课本173页【板书】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一、溶解度。

二、溶解度曲线的用途:

1.查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

2.比较不同物质在某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比较;3.观察同一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规律。【教后小结】第三课时结晶。

活动与**1】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的氯化钠溶液,用酒精灯加热【现象】玻璃棒上有白色固体。

活动与**2】在沸水中加入硝酸钾配成浓溶液,然后降温【现象】有固体析出。

教师讲述】像上述实验中那样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做结晶。结晶的方法常见的有。

蒸发溶剂结晶法和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蒸发溶剂结晶法:适用于随温度变化溶解度变化较小的晶体溶液;

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先制得较高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后将其降温则析出晶体;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的物质的提纯。

演示实验】演示从60℃饱和硝酸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降温到10℃时析出晶体的量,验证上述两种方法。

总结】结晶法适用九年级化学教案。

的范围:将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异。【介绍】在实际工业生产中,一般先将制得的不饱和溶液高温蒸发一部分溶剂后,使得它变为高温下的饱和溶液,然后冷却使物质分离。

【练习】课本173页第题。

小结】冷却热饱和溶液法的实验步骤:加热溶解、降温结晶、过滤、洗涤晾干。

作业】课本173页第6题【板书】结晶的方法1、蒸发溶剂结晶法2、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教后小。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溶解性同步练习

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第一课时。课前预习 1 溶解性是指 物质的溶解性主要与和等因素有关。其中被称为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外部因素 而和被称为影响溶解性的内部因素。2 饱和溶液是指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是指的溶液。根据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多少,又可把溶液分为和。课堂练习 3 下列关于物质溶解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溶解性同步练习

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第二课时。课前预习 1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该物质在溶剂 通常溶剂为水 里达到时所溶解溶质的它主要随的改变而改变,这种变化关系通常可以用来表示。2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如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 如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如 此外,为了方便的表...

九年级化学教案 我们身边的物质

我们身边的物质。学习目标 1.感受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知道空气的组成,氧气 二氧化碳及水的性质和用途 2 认识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氧化反应,并能进行区分 3.学会氧气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初步理解操作原理 4.初步形成环保 关心空气质量的意识,自觉提升保护大气环境和水资源的责任感。学习重点 1.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