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

发布 2022-07-30 23:39:28 阅读 3463

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相对原子质量”三部分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学过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但他们并不满足,还想知道原子是否可以再分?

原子的质量有多大?原子核外电子是怎样排布的?离子是怎样构成物质的?

等等。本课题学习原子的构成,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的。

本课时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并提出“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粒子”。

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它有不同于宏观物体运动的规律,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学生对电子层的了解有一定的困难,是教学的难点。此处只要求学生对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有一个初步了解就可以了。至于结构示意图,仅仅作为原子结构的一种表达手段,教学上不作要求,习题上也不要求会画。

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决定了该元素的性质,所以在**元素的性质时,必须考虑到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尤其是最外层电子数目。

在了解了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以及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基础上,学习离子的知识,认识原子与离子的区别与联系,是为进一步学习化合价和化学式打基础。

而原子、分子、离子与物质构成的关系,则作为本课时的总结,初步揭示了本单元的主题,即物质构成的奥秘。

由于本课题教材的特点是内容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故教材编排简洁扼要,内容浅显,而且较多的穿插了图、表等资料,既增强了直观性,一目了然,又便于进行类比、分析,启发学生的想象。为了说明离子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就必须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和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核外电子层结构的特点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

教学目标。通过想象、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和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创设拟人化的情境导人新课,运用多**等辅助手段,演示核外排布和离子的形成,化抽象为直观,增强学习效果。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知道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了解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逐步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力和推倒思维的能力;通过核外电子排布知识的介绍展示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性;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微粒性”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学习目标。1、通过对原子结构的微观想象,知道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一种模型化的表示方法。

2、通过分析和比较稀有气体、典型非金属和典型金属的原子结构特点,了解相对稳定结构,知道典型非金属和典型金属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通过得失电子趋向相对稳定;知道元素性质与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目的关系,初步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

4、通过对原子结构的微观想象,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教学重点。1、 知道元素性质与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目的关系,初步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

2、 离子的形成;

3、 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2、原子结构示意图:(画镁原子结构示意图)

3、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

二、离子的形成。

1、 定义。

2、 分类。

3、离子的表示方法。

4、离子符号的意义。

三、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原子的构

课题1 原子的构成。王方云。一 教学设计思路。由于在现阶段的教学条件下,原子这种微观粒子既看不见也摸不到,只能靠分析宏观现象去诱发学生想像,因此,这对于初学化学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我自制或借鉴一些关于微观粒子运动变化的三维动画或 这样,既能诱发学生想像,加强对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又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

原子的构成。一 教学背景分析。1 课题分析。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 核外电子的排布 相对原子质量三部分,核外电子的排布内容较多还包括离子的教学,原子的构成与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内容上联系较自然,故可放在一起教学。本节课是化学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今后学习元素 化学式和化学价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上好这...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导学案

课题2 原子的结构。学习目标。1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2 记住原子及原子中各微粒的带电情况。3 记住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4 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学习重点 1 从微观角度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2 原子的构成。学习难点。1 原子的构成。2 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