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导学案

发布 2022-07-22 08:28:28 阅读 9505

班级姓名第组第号上课时间:__年___月___日学习内容吆喝。

味京味语言特色,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2、通过模仿京味吆喝的朗读,体味京味语言的魅力;通过自主、合作、**式的学习感受民俗文化特色,体会作者的感情。3、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之美的能力,学会体味生活中蕴含的浓郁的情趣。

学习目标。自主学习。

1、简介作者。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招徕()铁铉()囿于()隔阂()饽饽()

秫秸()商贩()吹嘘()吆喝()小钹()荸荠()3、解释下列词语。招徕:秫秸:合辙押韵:囿于:吹嘘:吆喝:整体感知。

1、在老北京,各种各样的吆喝声随处可闻,五花八门,但作者介绍起来却有条有理,丝毫不乱。作者介绍这些吆喝时遵循了什么样的思路呢?快速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起总领作用的段落。

2、学生速读课文回答:第四段。

作者在介绍各种吆喝时是按什么思路来写的?合作**。

1、朗读课文5-10段,画出“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作者都介绍了哪些“吆喝”?

2、在这五花八门的吆喝中,作者印象深刻的是哪几种吆喝?你能根据作者的描写试着吆喝几声么?

3、为什么介绍“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中的吆喝时,主要介绍卖什么而很少介绍怎样“吆喝”?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将自己的理解批注在书上。

4、这五花八门的吆喝声,到底起什么作用呢?请从书中画出作者对其作用评价的句子。

5、为了吸引顾客,叫卖者在吆喝时都采用了什么方法?哪些方式呢?速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6、为什么“我”听到“卖荞麦皮”的吆喝会吓了个马趴?这一定是夸张吗?

拓展延伸。1、为什么作者对北京的吆喝记忆如此深刻,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

2、吆喝也是一种文化。对吆喝的品味分析就是对文化的赏析。街头叫卖声,其实也包含着创造的成分,清纯悠扬的叫卖声似乎还包含着创作者的个性:

有朴素的有华丽的。具有不同的风格:有简的有繁的;有写实的,有夸张的……

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来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出几例,仔细读一读,体会其中的意味。

巩固提高。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用来评价萧乾的《吆喝》一文再恰当不过了。

街头巷尾经常回荡着的商贩的吆喝声,这在无心人听来,或许顿生厌烦,而在有生活情趣的人听来,却是优美动人的**。尤其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一切都深深烙进心灵深处,成为一种美好回忆。

课后反思(把你学习中的收获、困惑;你对课堂的建议及对自己和学友的看法记录。

下来吧!)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海燕导学案

课题 9海燕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识海燕 初读,感知课文内容。2.品海燕 反复诵读,品析海燕独具特色的艺术形象及写作手法 重难点 3.学海燕 感受海燕自信 乐观 勇敢的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预习案 一 预习要求 1.自读课文 朗读2遍,疏通字词障碍 默读2遍,对文章的基本情节有所了解。2.将生字...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海燕》导学案

初中语文导学案。班级姓名日期。学科语文编制人吕雪慧审核人孟庆文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课课题9海燕。1 学习本课的生字词,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学习目标。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作品深刻的内涵。3 学习海燕笑对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主义精神。学习重点体味作品深刻的内涵。学习难点。学习海燕笑对困难,勇往直前的...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作业 完成导学案中“课堂巩固”

饮酒 导学案。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全诗。2 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中名句内涵,进一步学习抓关键词欣赏诗作的方法。3 结合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感悟诗人豁达乐观 热爱自然 悠闲 心志高远 追求自由等人生态度。重点 难点 1 朗读成诵,整体把握全诗。理解诗歌中名句内涵,并且适当扩展。2 形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