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

发布 2022-07-19 16:53:28 阅读 5867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30分,其中1-6题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c )

a.咀嚼(j名讳(huì) 绰号(chuò) 奄奄一息(ān)

b.掂量(diān) 蘸水(zhàn) 筛子(shāi) 如坐针毡(zhàn)

c.荣膺(yīng) 腻歪(nì) 踱进(duó) 吹毛求疵(cī)

d.绽裂(zhàn) 颓唐(tuí) 伶俐(lì) 滑稽可笑(jí)

解析】a.奄奄一息(yǎn);b.毡(zhān);d.滑稽可笑(jī)。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b )

a.伺候擀面杖长吁短叹无原无故。

b.隐匿金刚钻战战兢兢勃然大怒。

c.驾驭侯车室断壁残垣脍炙人口。

d.帐蓬录像机两肋插刀芒刺在背。

解析】a.原——缘;c.侯——候;d.蓬——篷。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听说2023年卡塔尔世界杯要破天荒地在冬天举办,到时就会出现吃着火锅看球赛的画面了,想想都觉得过瘾。

b.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创卫”高潮,经过外墙粉刷、护栏改装、路面平整等系列改造,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c.《我是歌手》总决赛现场,面对孙楠的突然退场,主持人汪涵见风使舵,冷静救场,其沉着机智着实令人赞叹。

d.春节期间,当越来越多的人忙于抢红包并乐此不疲时,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变成了“我看着你,你却在抢红包”。

解析】c.“见风使舵”是贬义词,此句应该用褒义词。

4.下列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d )

a.安顺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夏日的龙宫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b.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c.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还可以提供网上**点播和远程教育等智能化、个性化。

d.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解析】a.夏日的龙宫和……好季节不搭配,改为“龙宫的夏日”。b.两面对一面,可在“构建”前加“能否”。c.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服务”。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他问我为什么没有参加这次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小学学生‘中国梦’”书法赛。

b.“那你们过来坐吧。”我说:“你和你妈妈挤一挤,或者你妈妈抱着你……”

c.我当过兵,在部队训练过,就算有危险,我也会毫不犹豫冲上去的,否则怎么对得起我穿过的那身军装呢?

d.那时的老家,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小菜园,园子里有茄子、辣椒、黄瓜等,但最显眼的还是西红柿。

解析】b项,冒号应该改为逗号。

6.下列表述不正确一项是( a )

a.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经典人物形象,如孔乙己出自《彷徨》,藤野先生出自《朝花夕拾》。

b.吴敬梓,清代**家,其代表作是《儒林外史》,讽刺和夸张是该书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法。

c.“世界三大短篇**巨匠”是法国的莫泊桑、**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我们学过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和契·诃夫的《变色龙》。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愚见”“鄙人”“寒舍”属于谦辞,“惠顾”“赐教”“久仰”属于敬辞。

解析】《孔乙己》出自**集《呐喊》。

7.名著导读(2分)

吴敬梓(作者)的《儒林外史》中,“儒林”指封建社会里的“读书人”或“士人”这一群体,**并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的,表现的是日常生活中普通士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

8.默写(共10分,每空1分,错、漏、添字,该空不得分)

1)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梅岭三章》)

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4)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5)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欧阳修《醉翁亭记》)

7)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

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9)《商山早行》中描写梦中故乡景色,表达诗人思乡愁绪的诗句是: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6分)

折杨柳①唐]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②,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释】①选自《全唐诗》,“折杨柳”,乐府歌曲名。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 ②曲尘丝: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

9.全诗写了哪些意象?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写了杨柳、春风等意象。表达了作者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意思相近即可)

10.诗歌的最后两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分别作简要赏析。(3分)

拟人:作者将“春风”当作人来写,使得本是无情的春风,看上去也变得有情了,更好地表达了情感。 比喻:

诗人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更生动形象、新颖别致地表达了情感。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然后回答11-14题(共15分)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11.解释加点的词。(4分)

1)故不错意也错”同“措”

2)虽千里不敢易也即使。

1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而安陵君仅靠方圆五十里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而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只是五百里的土地呢?

13.诵读文章一定要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你认为本段中两人各是怎样的语气?(3分)

秦王是质问、不容辩驳的语气;唐雎是从容镇定,又针锋相对、毫不畏惧的语气。

14.唐雎的斗争很讲方法技巧,结合本段说说他的对答有什么特点。(4分)

唐雎先用屈从的口吻说:“否,非若是也。”既缓和秦王的怒气,又使会谈能继续;强调不肯易地的原因,很委婉地拒绝了秦王的要求。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8题(14分)

2018·锦州)食物为何挂在树上。

在广阔的非洲大草原上,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奇特的现象:死去的长颈鹿和羚羊被挂在树杈上。不过,这些动物的死与人类并无关系,它们是被天敌猎豹捕杀之后挂在树上的。

那么,猎豹为什么要把食物挂在树上呢?是为了风干做腊肉?那简直是开玩笑,一头羚羊仅需几天就被猎豹吃完了,不可能放那么久。

猎豹选择这种特殊的食物储存方式,原因竟然是为了防止鬣狗偷吃。

鬣狗虽然从颜值到爆发力都拼不过猎豹,但是生性**,而且贼心不死,总想不劳而获。可以说,鬣狗是猎豹这一草原霸主最头疼的“邻居”。每当猎豹开始捕猎,鬣狗总会伺机而动,等到猎物死去,鬣狗会迅速围上来分一杯羹。

通常情况下,鬣狗群起而上,猎豹防不胜防,也只能任由它们掠夺;有时食物争夺得太过激烈,鬣狗群甚至会将一只猎豹活活杀死。

当然了,并不是每一次猎豹捕食都会遭遇“抢劫”。但是进食时如果不加以防范,还是会被鬣狗发现。鬣狗没有爬树这项技能,为了安静地享用美食,猎豹就将猎物叼到树上,完美避开这些恼人的家伙。

说起来,猎豹为了运货上树也是蛮拼的。据科学家估算,一只猎豹叼着一只体重约为自身两倍的小长颈鹿爬上树,所花费的力气相当于一个成年人举着两千个汉堡一口气上两层楼。

尽管辛苦,但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对于肩负着抚养重任的母豹而言,这一举措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猎物一旦被偷,幼崽的口粮就没了,直接影响小猎豹的成活率,对猎豹种群的延续尤为不利。

除了猎豹,还有一些野兽也会贮存一时吃不完的猎物,以防其他动物偷吃。例如黄鼬常把捕获的鼠类拖入自己居住的洞中,窖藏起来;老虎和棕熊会用灌木枝条以及枯枝落叶将食物隐藏起来,同时全力保护这片区域,抵御入侵者的掠夺。

许多鸟类也存在贮食行为,如星鸦为了防止食物被偷吃,会含着松子飞到离巢稍远一些的贮存地点,贮存地点少则一个,多则上千个。它们用喙将松子插入土层中,再以泥土和草掩埋,临走还要压上一个小石块才放心。

在动物界,小到蚂蚁,大到虎豹,不少动物都有贮食行为。这一做法既是防患于未然,以应对恶劣天气带来的觅食不利和食物短缺,更是为了应对激烈的食物竞争。这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选自《读者》2023年第8期)

15.请概括选文第②-⑥段说明的主要内容。(3分)

猎豹把食物挂在树上的原因。

16.请分析选文第②段加点词语的作用。(4分)

一头羚羊仅需几天就被猎豹吃完了,不可能放那么久。

仅”是“只”的意思,表强调,起修饰限定作用,说明猎豹吃完一头羚羊所需时间之短,“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17.选文第⑧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举例子、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许多鸟类也有贮食的习惯。

18.选文第⑨段中提到“不少动物都有贮食行为”“这是一种生存的智慧”。你知道的哪种动物行为也能体现生存智慧?请简要说一说。(文中提到的除外)(4分)

示例一:当壁虎被天敌咬伤身体后,它会主动断尾,并以此吸引对方的注意力,从而迅速逃离。示例二:

在一年四季中,雷鸟身体的颜色会随着周围颜色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对它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是十分有利的。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5课孔乙己教案

第五课孔乙己。一 教学目标 1.认识封建教育 科举制度的罪恶,学习鲁迅反封建的战斗精神。2.理解运用外貌 语言 动作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体会环境描写在刻画人物表现主题中的作用。学习本文遣词造句的简炼 精确。二 重点难点 1 重点 运用外貌 语言 动作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2.难点 通过品读对孔乙...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8课《享受生活》教案 新版 苏教版

第8课 享受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海伦凯勒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2 采用自主合作 的学习方法,批注研读品味精彩片段,领悟作者震撼人心的精神。能力目标 1 了解散文 散神不散 的特点。2 学会在叙述中恰当地穿插议论和抒情。情感目标 感受海伦 凯勒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培养学生积极 乐观 进取的世界...

九年级第2单元

初中英语 unit2 知识点 重点短语。增加 体重 发胖关心在乎。最终成为,最后处于不但 而且 射下过去常常做 使某人想起分发发放。泼水节中国春节。明年听起来像。互相彼此以 的形状。在中秋之夜飞向。摆开布置回来。结果因此母亲节。越来越受欢迎 想起认为思考。装扮穿上盛装的重要性。挣钱需要。在 和 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