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章末检测教师版

发布 2022-07-15 02:02:28 阅读 5629

【总05】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章末检测。一、选择题。

1.下图所示曲线反映城市绿地具有的作用是 ( c )

a.调节气温、改良城市小气候

b.减弱噪音、美化环境。

c.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d.防风固沙、防止沙尘暴发生。

我国科技人员在横断山脉某峡谷地区进行了山地水土流失研究,得出下组数据。据此回答以下2题。

2.根据**数据可知,降雨量与径流量的关系为( d )

a.相同的降雨量,人工林地的径流量是非林地的20%

b.当降雨量增加约86%的时,人工林地径流量增加3倍。

c.径流量与降雨量具有线性函数关系。

d.径流量与降雨量的大小具有相关性。

3.根据**数据可知,降雨量与土壤侵蚀量的关系是( b )

a.相同降雨量,人工林地的土壤侵蚀量大于非林地。

b.相同降雨量,非林地的土壤侵蚀量大于人工林地。

c.降雨量增加l倍时,土壤侵蚀量相应增加l倍。

d.降雨量增加l倍时,土壤侵蚀量相应增加l倍以上。

厄瓜多尔**已正式启动一项旨在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的计划,以避免因开发有环保争议的油田而破坏该国亚马孙雨林地区的生态环境。阅读材料,回答以下3题。

4.对亚马孙热带雨林带来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 )

a.热带雨林迁移农业b.粗放的畜牧经营方式。

c.滥捕滥杀野生动物d.过度引水灌溉。

5.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原因有( d )

西高东低的地形,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②受暖流的影响 ③受寒流的影响大

④纬度低,热量充足平原面积宽广。

abcd.①②

6.雨林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雨林受人类破坏最少,因此保存完好。

b.亚马孙雨林的物种资源占全球陆地物种的一半以上。

c.亚马孙雨林的减少对物种基因影响不大。

d.雨林生态的脆弱性是导致物种减少的直接原因。

新华社巴西利亚2023年9月17日电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破坏的直接原因,巴西**17日宣布,拟立法严禁增加甘蔗种植面积,以保护亚马孙雨林免遭进一步砍伐。据此回答以下3题。

7.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 b )

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②受南赤道暖流的影响。

③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④平原面积广阔。

ab.①②cd.②③

8.亚马孙雨林被破坏的根本原因是 ( b )

a.过度的迁移农业和商业性伐木b.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

c.采矿、修路和城镇建设d.开辟大型农牧场。

9.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引起国际社会的担忧,是因为 ( b )

a.雨林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共有的财产 b.雨林对人类生存的全球环境至关重要。

c.人类会失去主要的硬木**d.雨林是人类医学的宝库。

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主要循环示意图”,完成以下2题。

10.使空气中co2含量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 c )

a.植物的光合作用b.燃烧化石燃料

c.动植物的遗体分解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11.大面积的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 )

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②造成臭氧层空洞 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 ④许多物种灭绝

abcd.①③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图1)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图2),回答以下2题。

12.从材料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b )

a.大气污染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d.水污染。

13.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c )

开发小水电 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

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bcd.②③

2023年6月17日是第1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其宣传主题是“土地滋养生命——携手遏制退化”。这一主旨告诉世人,要实现人类发展和进步,必须保护我们的生存根基——防治土地退化和荒漠化。结合下图,完成以下2题。

14.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共同成因是( b )

石灰岩广布,土壤发育浅薄 ②植被破坏。

③土质疏松 ④夏季降水集中且强度大。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15.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南方少、北方多的主要原因是( b )

a.北方平原面积比南方多。

b.北方不合理的灌溉和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c.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

d.人类大量开垦湿地。

2023年世界森林日主题是“保护地球之肺”。据此回答下题。

16.下图为热带雨林区迁移农业土壤肥力的变化过程,关于图中数字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a.①表示原始森林覆盖下的土壤肥力状况。

b.④表示原始森林焚烧后的土壤肥力状况。

c.②表示经过几年耕作后土壤肥力急剧下降至最低。

d.③表示弃耕后土壤肥力缓慢提高。

17.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右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 b )

ab.②cd.④

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亚马孙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前景也不容乐观。据此回答下题。

18.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 b )

雨林观光 ②生态旅游 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④发达国家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

abcd.①②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资源和环境而采伐亚马孙平原雨林属于破坏性开发。

下图是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读图,回答以下2题。

19.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

a.气候条件b.土壤条件。

c.生物条件d.地质条件。

20.图中所示三个自然带纬度由低到高排列的顺序是 ( d)

abcd.③②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研究小组,沿图甲所示a、b、c、d四地进行生态调查,图乙是他们调查某地后所作的一水井周边景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以下3题。

21.图乙所示生态特征最可能是下列哪种人类活动引起的 ( d )

a.滥采矿产b.过度农垦。

c.过度樵采d.过度放牧。

22.图乙所示生态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图甲所示哪一地区 ( b )

a.a地b.b地c.c地d.d地。

23.若b地要发展种植业,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应注重发展 ( c )

a.绿洲农业 b.河谷农业 c.节水农业 d.高效农业。

读西北地区部分地图,回答以下3题。

24.结合图可以看出 ( c )

a.该区年降水量自南向北依次递减。

b.该区1月份气温自东北向西南递增。

c.图中甲地的植被主要为草原。

d.图中乙地的植被主要为森林。

25.图中甲地的生态问题主要为 ( b )

a.森林破坏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d.湿地萎缩。

26.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为 ( b )

a.过度放牧b.过度农垦 c.过度樵采 d.水资源利用不当。

二、综合题。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新华网今晨专电:巴西环境部2023年11日公布的报告称,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去年损失的森林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瑞士国土一半的面积。

材料二巴西的人口分布图。

1)读材料一,该地森林面积减少会导致哪些环境问题?

2)巴西的北部为什么人口很少?

3)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为什么能保存下来大面积的热带雨林?

4)当前造成亚马孙雨林毁坏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第二章章末检测教案教师版

研一研 题型解法 解题更高效。题型一函数的图象作法及其应用。1.由函数的图象知,点的集合就是函数的图象 因此,从理论上讲,用列表 描点法就能作出函数的图象,但是如果不了解函数本身的特点,就无法了解函数图象的特点,如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如果不知道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和与x轴 y轴的交点,盲目地列表 描...

章末检测二 教师版 2 3第二章

综合检测 二 时间 90分钟,满分 120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甲击中目标的概率是,如果击中赢10分,否则输11分,用x表示他的得分,计算x的均值为 a 0.5分 b 0.5分。c 1分 d 5分。解析 e x ...

第二章算法教师版教案

1 算法的基本思想 2课时 算法的基本思想。算法不仅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听 看电影 玩游戏 打字 画 画 处理数据,计算机几乎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那么,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