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资料。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
判断化合物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主要看该化合物在溶于水或熔化时自身能否电离出阴、阳离子能电离的属于电解质,不能电离的属非电解质,水溶液能否导电,只能作判断是不是电解质的参考因素。如。
1)so2、so3、nh3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导电原因是因与水作用后的生成物(h2so3、h2so4、nh3·h2o)电离所致,并非自身电离出自由离子,所以so2、so3、nh3等为非电解质,而h2so4、h2so4、nh3·h2o则是电解质。
2)有些物质由于很难溶解,致使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太小,测不出导电性能,但却是电解质甚至为强电解质,如caco3、baso4等。这是因为这类化合物在水中被溶解的那部分是完全电离的,且在熔化时,也是完全电离。
3)应当特别注意的是离子型氧化物,如na2o、cao、na2o2等,它们虽然溶于水后电离出的自由离子不是自身,但在熔化时却可自身电离,且完全电离,故属于电解质,且为强电解质。
二、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吗?
长期以来,教材中把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合部电离)和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部分电离),而且把强酸、强碱、大部分盐类归属于强电解质之列。那么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是全部电离吗?
从强酸来看,在水溶液中不一定完全电离成离子,如硫酸一级电离几乎完全,二级电离则不完全,电离常数k2为1.2×10-2,具有中强酸的特征。但硫酸仍是强酸,因一级电离常数k1大于1。
从强电解质所包含的范围看,硫酸是强酸,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以h+和so形式存在,其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
严格地说,硫酸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两个氢离子是分步电离的,即先电离产生出一个h+再电离产生第二个氢离子。
第一步:h2so4===h++hso
第二步:hso h++so
从强碱和盐来看,在水溶液中也不一定完全电离成离子。查《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化学卷)第一版第86页知一些酸、碱、盐的电离度.1 mol·l-1)见下表:
注:表中的多元酸、多元碱均指一级电离的电离度。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不论是强酸、强碱还是大部分盐,在水溶液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溶质的分子,并不完全是离子。这是由于离子间存在着静电引力和斥力作用,导致它们在宏观上表现出不完全电离,存在一定的电离度。
通常情况下,电离度在30%以上的电解质都可看作强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盐;而通常情况下,电离度在30%以下的电解质,都可看作弱电解质,如弱酸、弱碱。从电离平衡常数来看,某酸或某碱的电离常数k(25℃)大于1为强酸或强碱,即为强电解质;电离常数k在1~10-4范围内为中强电解质;电离常数k等于或小于10-4为弱电解质。
摘自《中学化学》2023年第10期,作者:赵泽敏)
三、.关于“弱电解质溶液越稀,电离程度越大”这句话的几种解释方法。
1.用有效碰撞理论解释。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向一定浓度的弱电解质溶液中加水,由于水分子数增多,使得弱电解质电离的离子之间的距离增大,离子间相互碰撞结合成分子的机会减小,单位时间内离子间的有效碰撞次数减少。另外,弱电解质分子由于受到极性分子的作用,离子化倾向增强。使得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大于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速率,所以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2.用电离平衡常数解释。
在一定温度下,某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保持不变。例如:醋酸的电离平衡为:
ch3cooh h++ch3coo-
ka=在一定温度下,若醋酸溶液中各粒子浓度的关系如下:
ch3coohhch3coo-
起始: 1 mol·l-1 0.01 mol·l-1 0.01 mol·l-1
稀释1倍: 0.5 mol·l-10.005 mol·l-1 0.005 mol·l-1
ka=加水稀释1倍时:
ka因此,若满足达到平衡时ka不变,c(h+)、c(ch3coo-)需增大,c(ch3cooh)需减小,那么醋酸的电离平衡必然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3.用质量作用定律解释。
对于某一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如:ch3coohch3coo-+h+
在一定温度下,k1、k2保持不变。根据质量作用定律:v正=k1·c(ch3cooh),v逆=k2·c(h+)·c(ch3coo-)此时v正=v逆处于平衡状态。
若保持温度不变,则该醋酸溶液稀释1倍时,各种粒子的浓度都减小到原来的1/2。此时:
v′正=(1/2)·k1·c(ch3cooh), v′逆=(1/4)·k2·c(h+)·c(ch3coo-)因为:k1·c(ch3cooh)=k2·c(h+)·c(ch3coo-),所以v′正>v′逆醋酸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4.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对于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同理,对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来说,加水稀释,弱电解质分子和离子的浓度都同等倍数地减小,相当于气体反应减小压强,平衡必然向着化学计量数大的方向移动,故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摘自《中学化学》2023年第2期,张书成)
综合能力训练。
1.在na2hpo4溶液中,存在着下列平衡:
hpo h++po
hpo+h2o h2po+ho-
已知该溶液呈碱性。欲使溶液中的hpo、h+、po浓度都减小,可采取的方法是( )
a.石灰水。
b.加盐酸。
c.加烧碱。
d.用水稀释。
答案:a2.20℃时,1l h2s的饱和溶液,浓度约为0.1mol·l-1,其电离方程式为:第一步h2s
h++hs-;第二步hs- h++s2-。若要使该溶液的c(h+)和c(s2-)同时减小,可采用的措施是( )
a.加入适量naoh 固体。
b.加入适量水。
c.通入适量so2
d.加入适量cuso4(固体)
3.下列各组物质反应后,溶液的导电性比反应前明显增强的是( )
a.向亚硫酸钠溶液中加液态溴。
b.向硝酸银溶液中通入少量***。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
d.向硫化氢饱和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
答案:ad
高二化学电离平衡教案
5第三章电离平衡教与学设计 高二化学教学中学法指导的思考与实践。十局学校黄文勇。一 教材分析。电离平衡是中学化学基础理论电解质溶液的一部分,是第二章化学平衡知识的拓展和深化,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章教材共四节,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节电离平衡,主要介绍强 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弱电解...
高二化学 化学平衡
高二化学复习化学平衡。一 选择题 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重要特征是。a 反应停止了 b 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为零。c 正逆反应都还在继续进行 d 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2 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 g b g2c g 达到平衡时,a...
高二化学化学平衡
化学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 测试题。一 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co h2o g co2 h2下列说法中能充分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各组分的浓度相等 b.各组分在容器中共存 c.各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