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研究

发布 2022-07-03 21:53:28 阅读 8706

作者:黄桂婵黄淑婉。

**:《新校园·中旬刊》2023年第02期。

摘要:一般来说,数学作业是单调的、枯燥的,甚至是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挖掘,忽略了课程三维目标的要求。本文结合新课标的要求,重新认识数学,**作业的意义,科学地分析分层作业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

作业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桥梁,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分层设计数学作业可以满足新课标精练、简练、不搞题海战术的减负要求。分层设计作业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作业,确保每个学生都不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一、作业分层概述。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把学生分为优、良、中、差四个层次。优秀是指接受能力强,做题速度快,具有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良是指智商较高,但是学习成绩不稳定的学生;中是指做作业相对较困难的学生;差是指作业完成很困难的学生。

二、分层作业原则。

1.趣味性原则。趣味性作业要求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作业不一定必须是书面的,可以是一项活动也可以是一项制作,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挖掘教材,恰当地延伸、演变,确保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好奇、兴奋、积极的状态。

2.差异性原则。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中经常出现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现象。

为了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到知识,实现发展,教师就必须采用弹性作业的方式,即根据学生的能力来布置不同作业,增加作业的针对性,提高作业的层次性,让学生体验成功,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实践性原则。新课标强调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

所以,教师应该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基础上布置作业,布置作业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作业的生活性、情趣性,尽量引导学生动手、动脑,突破空间的限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研究性原则。新课标要求数学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师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启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还要鼓励学生进行再创造。

5.层次性原则。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数学教师不应该追求解题数量,而应该让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

新课标要求一学生为主体,而学生是复杂的个体,他们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布置作业应尽可能考虑学生的差异性,从实际出发,有层次地布置作业,让全体学生都有可以练习的题,都能体验成功,都能得到提高。

三、作业形式。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制力差,行为受情绪影响大,感兴趣的事可以废寝忘食地做,不感兴趣的事完全可以置之不理。所以,设计作业形式时要符合小学生的贪玩、爱耍、活泼、爱动手的特点。

1.绘画式作业。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逐渐打破学科界限,增进学科之间知识和方法上的联系。

数学与其他学科实质上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绘画式作业,用绘画的方式来巩固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

2.游戏性作业。游戏一直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可将知识加入游戏中,提高学生对作业的积极性。

如可设计一些像“小猴闯关”“小壁虎找尾巴”等带有童趣味的游戏性作业,把计算融合在故事情中,让学生轻松愉悦地掌握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习的兴趣。

四、作业分层设计的具体要求。

因材施教”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原则,时刻提醒着教育工作者要让不同的学生做不同的练习,量身定做式的作业,能确保学生在数学上真正实现发展。

1.计算分层。在计算教学时可以要求优秀层的学生掌握计算顺序,熟练计算方法,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还必须做拓展题,以培养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良的学生要尽可能地通过多练习简便计算来提高计算能力;中的学生尽可能的通过多练习来提高计算能力;差的学生则应反复练习相对较简单的题,确保其掌握简单的题。

2.问题解决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问题解决能力上差别非常明显,要想提高全班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在作业上要提出不同的要求。

对优秀的学生要求是必须用综合算式解答常规练习题,加强练习解答开放性题目,提倡解法创新;良的学生要求尽量用综合算式解答,并鼓励练习一些拓展性题目,努力提高自己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中等的学生要求要认真审题,多联系生活实际,先分步解答,再综合解答;相对差的学生则要求多练习相对简单的题,确保掌握基础。

五、优化作业评价。

作业评价,不应只填写“优”“良”“中”“差”,而应充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其个体差异性,发挥教师的导向、调控、激励作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1.用赏识的眼光看待作业。尊重学生,赏识学生,用赏识的眼光批阅作业,从中寻找闪光点,用赏训的语言进行激励他们变得优秀、自信。

学生获得表扬、奖励次数越多,其行为活动的重复性就越高。适当的激励性评价,能有效引起师生情感共鸣。

2.简评作业。简评作业,和学生进**感交流,使学生了解自己学习中的进步与不足,不断明确努力方向,认真学习。

总之,布置数学作业是一门艺术,作业的分层设计既是因材施教的体现,又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能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真正实现作业的价值和意义。

2]朱文娟。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4).

3]周颖。精心设计作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j].才智,2011,(03).

4]胡传寿。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之我见[j].东方青年·教师,2012,(09).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实践研究

2.开展课题研讨课。本学期课题组成员施庆伟 孙春梅分别执教了课题研讨课 简便计算复习课 和 还原问题 分别从复习课 新授课两种课型研究如何进行分层作业的设计。3.积极参加各级各类 案例评比。课题组成员善于总结,及时把自己平时研究心得记录下来,撰写体会或总结,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 案例评比活动,积极向报...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的背景 现实教学中,相当一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同的作业,期望达到同一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作业设计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作业形式单调,内容陈旧。主要以计算题和应用题为主,不能从多方面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从而形成有效的训练。缺乏与实际问题...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研究

目录。一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研究 立项批文。二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研究 立项报告。三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研究 研究方案。四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研究 微型课题效果证明。五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研究 课题结题鉴定书。六 附件 关于学生数学分层练习之前的问卷调查 七 附件 关于学生数学作业分层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