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国际市场: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场所,是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活动联系起来的各国(地区)市场以及各国(地区)之间市场的总和。
国际消费者行为:是指各个国家的消费者在获取、消费及处置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品牌的产品或服务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态度和行为模式。
国际市场营销:是指企业向一国以上的市场提供产品或劳务,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的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
国际营销调研:是指从事国际市场营销的企业利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地、系统地收集、记录、整理和分析有关国际市场的各种信息资料,研究国际市场实际情况,为正确地预见国际市场发展趋势、制定国际市场营销战略和营销组合决策提供依据。
国际分销系统:是指将一国生产厂商的商品转移到另一国市场,销售给东道国消费者或最终用户的所有机构和个人,包括商品转移过程中那些获得商品所有权或帮助所有权转移的机构和个人。
国际广告标准化:或称全球广告策略,是指在不同的地区或国家的目标市场上,对同一产品采用广告主题相同、形式相似的广告宣传。
国际营销战略规:是指有系统地评估公司的独特资源、基本经营状况、目标和变化的国际环境,制定较长时期开展国际营销的基本目标,以及为达到该目标所采取的策略和实施步骤的一项工作。
国际营销执行:是指将营销战略和营销计划落实为具体行动和任务,转化为可执行的具体营销方案,并采取措施保证这一过程的实施和营销任务的完成。
简答:一、政治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 政治风险发生前的对策。
1、 寻求当地合作者。 一方面,当地合作者较了解本国的政策法规,与东道国有关部门有着一定的联系;另一方面,东道国**也会顾及当地投资者的利益,在采取极端措施时会顾忌。
2、 在当地融资。 因为东道国**要顾忌本国资本的利益,不会轻易采取没收、征用、国有化等强制性措施。
3、 股权的多国籍化。 这样可以分散风险,东道国**因为顾忌与多个国家为敌,而不敢贸然采取极端措施,国际企业以此可减少政治风险。
4、 减少固定资产的投资。 让东道国当地合伙人拥有固定资产,而核心技术等无形资产掌握在母公司手中,这样国际企业被接管的可能性就会减少。
5、 及时调整有关业务。 东道国**往往对高度政治敏感的行业进行干预,若国际企业能够预见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时将业务的政治敏感度调低,可躲过劫难。
6、 保持子公司对母公司的依赖性。 国际企业可以通过将产品的研发放在母国进行,使东道国无法得到生产必需的关键技术,从而使子公司在技术上形成对母公司的依赖性,这样即使在外的子公司被东道国没收,由于无法得到关键性技术,子公司无法独立运行,东道国**因不能实现目标而放弃没收等行为。
7、 开展公共关系活动。 如果国际企业与当地公众搞好公共关系,就可在当地公众中建立良好的形象,赢得当地公众的好感,面临的政治风险就要小得多。
8、 投保政治风险。
二) 政治风险发生后的对策。
1、 积极寻求补偿。 一旦发生政治风险,国际企业也要继续保持与东道国的关系,从长期来看,仍可获得的相当利润。
2、 寻求母国支持。 母国**往往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国际企业的母国**,又是外来投资者的东道国**,**就可利用这种双重身份,帮助本国企业咋国外市场赢得公平的条件。
3、 寻求国际社会支持。 国际企业在遭遇政治风险后可积极寻求国际支持,可向海牙国际法院申请法律赔偿,也可请求国际投资纠纷调解中心仲裁。
二、国际货币**组织对国际营销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稳定国际汇率,减少汇率波动,从而减少汇率波动对国际营销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国际营销有个比较稳定的金融环境。
2、消除妨碍国际营销的外汇管制,促进国际货币的自由兑换,从而促进国际**和投资的自由化。
3、通过国际货币储备和国际短期贷款解决成员在国际收支上表现的暂时困难,以调高成员的外汇支付能力,从而维护和促进国际**。
4、参与贸发会议和世界**组织的某些审议活动。
三、当代国际市场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
一) 市场规模迅速增长。
1、参与主体规模增长。 二战后,众多国家纷纷独立加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际市场参与主体规模获得迅速的增长。
2、国际**总量快速增长。
二) 世界范围内的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明显加快。
1、国际产业转移的地区分布不平衡,发达国家间的产业转移仍然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流。
2、服务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热点。在服务业产业转移中,**和金融业一直是服务业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领域。
3、国际产业转移由不同产业的梯度转移逐步转向产业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全球布点。
4、产业转移方式也呈现多元化发展。国际投资已由比较单一的直接投资和单一的股权安排,转换为独资、合资、收购、兼并、非股权安排等多样化产业投资和产业转移并举方式,并购成为跨国公司越来越多采用的方式。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增强。
四)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1、竞争的规模、范围加大。 这体现在竞争的主体已发生变化。此外,还体现在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并卷入竞争。
2、竞争的形式多样化。 现在国际的竞争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管理技术水平成为竞争的主要内容。 在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决定竞争优势地位的核心因素是管理技术水平。
五) 跨国公司影响力日趋增大:
从总体来看,全球跨国公司销售总额超过5万亿美元,占世界总产出的40%。从个体来看,跨国公司把生产经营范围扩大到全球,因而使个体规模有无限增大的可能性。
四、美国市场的特点。
一) 市场容量大,需求多样化。
美国的市场容量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这是因为:首先,美国人消费能力。
,其次,美国人消费意识强。再次,美国人对消费品的更新快。 最后,美国劳动力成本高。
美国国内市场上所需要的日用消费品主要靠进口,而且需求量相当大。
二) 市场竞争激烈。
美国拥有很多强大的企业,外国的企业也不甘落后,各自凭着自己独有的竞争优势一起抢滩美国这个大市场。
三) 市场法律法规健全,行业协会左右市场。
美国的市场经济比较成熟,**对企业的经营范围与经营方式很少限制,但对各行各业产品进出口以及批发、零售均有极为详尽的法规与执照要求,而且执法十分严厉。美国各行各业都有协会,且作用相当大。可以左右**决策与市场。
四) 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要求高,讲品牌,尤其重视产品安全。
美国市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以扩展为广义的,并不局限于一般的产品用途、技术指标与规格。 美国消费者对产品品牌的认可度极高。美国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经销商还要对其商品承担责任险。
五) 美国市场销售季节性强。
美国消费品市场每个季节都有商品换季的销售高潮。
五、国际市场营销组合调研:
一) 国际营销产品调研(二) 国际营销**调研(三) 国际分销渠道调研(四) 国际营销**调研(五) 国际营销竞争调研。
六、国际目标市场战略决策应考虑的因素。
一) 企业的资源条件。
如果企业的资源条件好,则可以选择差异性目标市场营销战略;而企业的资源条件有限时,最好选择集中性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二) 产品的同质性。
如果企业经营的产品是同质性较高的产品,则宜选择无差异性目标市场战略;反之,则应选择差异性或集中性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三) 产品生命周期。
当产品处于生命周期前期(如投入期时),企业可采用无差异性目标市场营销战略。当产品进入成熟期时,企业只能选择差异性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四) 市场的同质性。
如果市场上对某一类产品的需求较为接近,则市场的同质性较高,企业可采取无差异性目标市场营销战略;反之,应采用差异性或集中性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五) 竞争结构及对手的营销战略。
如果市场竞争激烈,且竞争对手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则企业应采取集中性目标市场营销战略;如果市场上不存在竞争者或竞争者较少时,企业应选择无差异性目标市场营销战略;如果企业在竞争中具有优势且企业的实力强,可采用差异性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七、直接投资的优点。
一) 投资进入容易取得东道国的支持和鼓励。
对东道国来说,它能获得所需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带动同行业的发展,并可扩大出口,解决劳动力就业等问题。所以能得到支持。
二) 投资进入有利于控制市场、产品和技术优势。
投资进入是以自己控制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方式向东道国转让技术、商标、管理经验和资金等,这有利于企业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对东道国市场实行全面控制,从而发挥竞争优势。
三) 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在东道国产销产品,节省了运输、关税等费用,不受东道国进口配额的限制和本国生产能力的影响,同时可在东道国取得廉价的土地、劳动力、原材料,有效地减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产品的**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四) 投资进入能形成市场优势。
首先,在东道国生产的产品一般比出口产品更能适应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其次,在当地生产能及时向中间商和顾客交货,并能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最后,可通过加强对东道国的资源投入来巩固市场。
五) 投资进入也会带动出口。
投资进入往往可以带动设备、半成品、原材料等实物的出口,实际上达到了扩大出口的目的。
六) 投资进入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当企业在多个国家生产时,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把东道国的资源优势集中于产品中,实现全球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八、确定选择中间商的标准:
1、 中间商的市场范围:市场是选择中间商必须考虑的最关键因素。首先,要考虑中间商的经营范围与本企业计划销售的产品、中间商的销售力量所覆盖的市场区域与目标市场是否一致;其次,要考虑中间商的客户与本企业的目标顾客是否一致。
2、 中间商的财务状况及管理水平:企业在开展国际营销活动时,想要有一个良好的开局,中间商必须在销售活动开始前投入人力和设备。因此,预期的分销商必须财务状况良好,有实力,能够承担相关风险。
3、 中间商的专业知识:中间商所掌握的有关产品、客户、竞争者、行业特点等方面的知识,专业知识强的中间商往往能够迅速打开市场,节约成本,并对生产企业提供大量有用的支持。
4、 中间商的地理位置和拥有的网点数量:理想的零售位置应是顾客流量大、交通便利的地点。中间商拥有的销售网点越多,销售能力越强,制造商与之合作的潜力越大。
5、 中间商的信誉:诚实、信誉是对中间商的基本道德要求。信誉不好的中间商不仅自身难以长期生存,而且也会损害所经营产品的形象。
6、 预期合作程度:所选择的中间商必须有积极合作的意愿和态度,否则难以达到预期的分销目标。
其他。1.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斯托2024年在《经济成长阶段》一书中提出发展阶段理论。
他将经济发展理论分为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前夕阶段、经济起飞阶段、趋向成熟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的大众高消费阶段。
市场营销 国际市场营销
首先说说影响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模式的因素有 是否采用品牌 采用企业品牌还是中间商品牌 采用统一全球品牌还是民族品牌 采用产品品牌还是企业品牌等。a.世界各地使用一种品牌 当产品广泛各地,而且不与当文化发生冲突时,可采用统一全球品牌,这有一利于在全世界范围内采用统一的广告及 从而可以节约经营成本及创造规...
国际市场营销
1 国际市场营销 对商品和劳务流入一个以上国家的消费者或用户手中的过程进行设计 定价 和分销以获取利润的活动。2 国际营销任务 一 国内环境 可控因素 产品 分销 定价 不可控因素 法律 政治力量 竞争结构 经济形势 二 国外环境 不可控因素 经济力量 竞争力量 技术水平 分销结构 地理和基础设施 ...
国际市场营销
国际市场营销中社会文化环境探析。摘要 在经济日趋全球化,文化日益交融的今天,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决定了不同的消费模式 需求偏好和满足需求的方式,企业在进行国际营销过程时要与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组织打交道,就必须要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差异及发展变化,必须重视分析文化环境,识别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差异,制定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