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复习

发布 2022-01-12 11:01:28 阅读 2123

第一篇总论。

人类活动的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人类活动的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回答了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的原因。

管理的定义: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内涵(1)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管理应当是有效的(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4)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管理职能表:古典提法: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常见提法: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本书提法: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轴心地位)

管理的两重性:

自然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改变,是客观存在的。

社会属性。管理者角色:明茨伯格的研究。

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在正式组织和地位的基础上)

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管理者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图1.3的分析?(就自己解决了哈)

管理学研究的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

霍桑试验就是采用试验法研究管理中人际关系的成功例子。

亚当斯密:可谓最早对经济管理活动进行系统论述的学者,出版《国民财富性质和原因研究》(《国富论》).

泰罗:科学管理之父,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泰罗创立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提出的几个观点:

1、 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2、 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3、 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的工人双方在精神上来一个彻底改变。

不足:局限性:泰罗的一系列主张主要是解决工人操作问题,生产现场的监督和控制问题,管理范围比较小,管理内容也比较狭窄。

法约尔:行为与组织管理创始人,经营管理之父。(组织管理之父是韦伯)

企业经营六方面的职能:技术职能、经营职能、财务职能、安全职能、会计职能、管理职能。

管理职能五项: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古典提法一样)。

管理人员解决问题的14条原则:

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命令、统一领导、员工和个人要服从整体、人员的报酬要公平、集权、等级链、秩序、平等、人员保持稳定、主动性、集体精神。

梅奥:霍桑试验。人群关系论。霍桑试验目的;找出工作条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以寻得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几个观点:1、 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

2、 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就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3、 企业中实际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组织。

4、 企业应采用新型领导方式。

行为科学主要理论。

1、 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的如下。

五级:(1)生理的需要:衣食住行(2)安全的需要:

工作、财产、安全等(3)感情和归属的需要:爱戴、友谊、归属、爱情等(4)受人尊尊的需要:自尊和受别人尊敬;地位、威望等(5)自我实现的需要:

尽力发挥自己的才能,做出力所能及的最大成就。

2、 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在《工作与激励》一书提出的(1)保健因素(2)激励因素。

3、 x、y理论:麦格雷戈提出。

1) x理论:人的本性是坏的,人都好逸恶劳,尽可能逃避工作的特性。必须强制监督、指挥、并用惩罚进行威胁,才能使他们付出足够的努力与完成给定的工作目标。

2) y理论:人并不懒惰,他们对喜欢和憎恶决定于这工作对他是一种满足还是一种惩罚。

3) 超y理论:不同人对管理方式的要求不同。有的希望有正规的组织与规章条列来要求自己的工作而不愿参与问题的决策去承担责任,此种用x理论。

有的人却需要更多的自治责任和发挥个人创造性的机会。此种用y理论。

4、 z理论:企业管理当局与职工的利益一致的,两者的积极性可融合为一体,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论。

管理的四项基本原则: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和效益原理。

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1)客观性(2)概括性(3)稳定性(4)系统性。

系统的概念:系统指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特征:(1)集合性:系统最基本的特征。(2)层次性(3)相关性。

系统原理要点:(1)整体性原理(2)动态性原理(3)开放性原理(4)环境适应性原理(5)综合性原理。

人本原理的主要观点:职工是企业的主体,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服务于人的管理是根本目的。

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

责任原理:职责与责任的区别?

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要合理,一个人对管理工作能否做到完全负取决于三个因素:权限、利益、能力(关键因素)

职责、权限、利益、能力等边三角形定理:职责、权限、利益是三条边,能力是三角形高,根据具体情况,能力可以略小于职责。(1)能力高,职责小,可能跳槽(2)能力低,被淘汰。

效果:由投入经过转换出来的成果,其中有的是有效益的,有的是无效益的。

效率: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效果的数量。

效益: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效益的追求:效益是管理的根本目的。(1)在实际工作中,管理效益的直接形态是通过经济效益而得到表现;(2)影响效益的因素很多,其中主体管理思想正确与否战友相当重要的地位;(3)追求局部效益必须与追求全局效益协调一致;(4)管理应追求长期问的高效益;(5)确定管理活动的效益观。

管理道德的特征:1、合乎道德的管理不仅把遵守道德规范视作组织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而且更把其视作组织的一项责任;2、合乎道德的管理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应从社会整体角度看问题;3、合乎道德的管理尊重所有者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善于处理组织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也善于处理管理者与一般员工及一般员工内部的关系。4、合乎道德的管理不仅把人看做手段,更是把人看做目的;5、合乎道德的管理超越了法律的要求,让组织取得卓越的成就。

合乎道德的管理虽不把组织自身利益放在第一位,但常能缺德卓越的业绩。6、合乎道德的管理具有自律的特征;7、合乎道德的管理一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道德发展层次与阶段:1、前惯例层次:只受个人利益的影响,决策依据是本人利益。阶段:①遵守规则以避免受到物质惩罚;②只要符合你的直接利益是才遵守。

2、惯例层次:受他人期望影响,包括对法律遵守,对他人期望的一般感觉、反应。阶段③左脑周围的人期望的事;④通过履行你的许诺的义务来维持平常秩序。

3、原则层次:受个人用来辨别是非的伦理准则影响,这些准则可以与社会法则或法律一致,也可不一样。阶段:

⑤尊重他人的权力,置多数人的意见于不顾,支持不相干的价值观和权力⑥遵守自己选择的理论准则,即使这些准则违背了法律。

行政方法的特点:(1)权威性(2)强制性(3)垂直性(4)具体性(5)无偿性。

作用:(1)利于组织内部同意目标、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对全局活动实行有效控制。

(2)行政方法是实施其他各种管理方法的必要手段。

(3)行政方法可以强化管理作用,便于发挥管理职能。

(4)行政方法便于处理特殊问题。

第二篇决策。

决策的定义:从两个以上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的过程就是决策,也可以理解为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的过程。

决策的原则:满意原则而非最有选择。因为要最优则(1)获得与决策有关全部信息并了解其价值所在,制订所有有可能的方案,(2)准确**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

而现实生活中往往不能实现,因为(1)组织内外存在的一切都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组织,但决策者很难收集到反映这一切情况的信息;(2)收集信息决策者利用能力也有限(3)任何方案都要在未来实施,而人们对未来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决策时所**的未来状况可能与实际未来状况有出入。

决策依据: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合适的信息量)

决策的类型(1)长期(长期战略)决策、短期(短期战术)决策(2)战略决策、战术(管理)决策、业务(执行性)决策。

3)集体、个人决策(4)初始决策、追踪决策(非零起点决策)(5)程序化(中层所做)和非程序化决策(中高层)(6)确定性、风险型、不确定性决策。

决策特点:(!目标性(2)可行性(3)选择性(4)满意性(5)过程性(6)动态性。

决策的过程(掌握)1、诊断问题,识别机会2、识别目标3、你定备选方案4、评估备选方案5、做出决定6、选择实施战略7、监督与评估。

决策影响因素(掌握1、环境(影响组织活动选择)2、过去决策3、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4、伦理5、组织文化6、时间。

集体决策方法1、头脑风暴、2、名义小组3、德尔菲技术(专家会议而非专家访谈)

量本利分析法:见p227

计划的概念:名词: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及组织内不同部门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组织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文件。

动词: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

计划内容5w1h。what---做什么?目标与内容。 why—为什么做?原因 who---谁去做?人员。

where---何地做?地点 when---何时做?时间how---怎样做?方式、手段。

决策与计划:决策是关于组织活动方向、内容以及方式的选择,计划则是对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一定时期内行动任务的具体安排。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2、决策与计划在实际工作中相互渗透,有时还不可分割。

计划的类型(1)长期和短期计划(2)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3)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4)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5)程序性计划与非程序性计划。

目标管理:德鲁克提出。

目标管理思想:1、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管理人员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2、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使一个组织中上下各级管理人员会同起来制订共同目标,确定责任,并以此项责任来作为指导业务和衡量各自贡献的准则;3、每个管理人员或工人的分目标就是企业总目标的要求,也是对企业总目标的贡献4、管理人员和工人靠目标来管理,有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依据,自我发挥和控制5、企业管理人员对下级的考核和奖惩也是依据这些分目标。

管理学管理学原理复习

管理科学是一门运用多学科,多领域的理论 方法 技术和知识的综合 叉学科,是一门现代运用科学,其目的是研究人类在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管理学复习资料。管理科学是一门运用多学科,多领域的理论 方法 技术和知识的综合 叉学科,是一门现代运用科学,其目的是研究人类在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管理学复习资料。管理科学...

管理学管理学各章复习要点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一 名词 管理 权变管理理论。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 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权变管理理论。其核心是力图研究组织与环境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量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强调管理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环境寻求不同...

管理学复习

第一章管理者与管理。什么是管理。管理的定义。什么样的组织需要管理?为什么?效率与效益有什么区别?举例什么。什么是经营?什么是管理?组织有哪些特征?管理有哪些职能?由谁来执行?根据管理者角色理论,管理者扮演着哪些角色?有效的管理者也是成功的管理者吗?为什么?第二章管理的演进。产业革命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