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

发布 2022-01-11 18:35:28 阅读 7175

1. 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及方法。

原则:1、客观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任何事物能按照它的本来面貌考察分析2、发展性原则:

研究心理现象必须坚持发展性原则,不能凝固地、呆滞地看问题 3、系统性原则:指在心理学研究中要坚持系统和整体的观点方法:1、观察法:

是在自然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外部活动行为表现,从而分析其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2、实验法:是有目的地创设、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某种心理活动,从而搜集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3、测验法:是通过专门的测量工具,按照规定程序对被试的某种心理品质、行为特征进行测量,收集数据资料,从而做出被试某方面心理发展水平或特点的评定与诊断的研究方法 4、谈话法:

是通过与被试面对面的交流,引导被试谈出个人的意愿、感受和体验,从而分析其心理特点的方法 5、作品分析法:即活动产品分析法 6、模拟法:

2、人格及其构成。人格是一个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复杂组织,它赋予个人适应生活的特有倾向性和特定模式构成:1、气质:

是个人在生活早期就变现出来的稳定的个性差异,类型主要有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2、性格:人对周围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3、认知风格:个体在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行为模式 4、自我调控:

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和自控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3、认知过程包含的主要心理活动。

认识是指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的心理活动。主要的心理活动有: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注意。

人通过感官接触外界事物,产生对事物的感觉和知觉;把感知的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和个人的活动体验保留在头脑中,作为知识和经验积累下来,就是记忆;人不仅要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还要依靠判断推理间接地、概括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这就是思维;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人还能想象出现实中尚未存在或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事物;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的过程中,人必须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指向或集中在一定对象上,这就是注意。

4知觉的基本特性及其影响因素。1、知觉选择性:人对外来信息进行优先选择而做出进一步加工的特性影响因素:

受人的主观选择、对象和背景的刺激结构的影响,还与人的需要、愿望、兴趣、任务、以往知识经验和刺激物对人的意义是否重要关系密切2、知觉理解性:人在知觉时,总是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从而标示出来的特性影响因素:受个人的知识经验、言语指导、实践活动任务,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因素影响3、知觉整体性: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不是孤立地反映刺激物的个别属性,而是反映事物的整体和关系的特性影响因素: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特点和事物的整体特性4、知觉恒常性:当知觉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映像依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影响因素:

知识经验丰富度。

5、表象的特点与功能。表象是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保留并再现出来的形象特点:1直观性和形象性:

表象是在感知觉基础上产生的,而感知觉中的客观事物是具体、形象、直观的;2、概括性:表象是对事物的综合的概括化的形象;3可操作性:人堆表象的操作就想对外部动作控制和操作客观事物一样。

功能:1、表象是有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重要桥梁;2、表象是人理解知识信息的重要条件;3、表象是想象的基础;4、表象对人类实践活动有重要作用。

6、记忆分类的标准及类型。

1、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间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保持量大,但时间短,容易忘;短时记忆:

是信息从瞬间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过渡阶段,信息保存时间较短,容量有限,易受干扰;长时记忆:是对记忆经充分和一定深度加工后保留下来的,是永久性存储。2、按是否受意志的控制可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指个体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外显记忆: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

3、按记忆内容和对象不同,分为形象记忆、语词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按记忆有无目的和是否采用专门方法分为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

7、用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如何有效组织复习。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了记忆的保存量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规律。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稳定在一定水平上。

1、复习要及时,既省时间,效果又好;2、适当采用间时复习,可以使注意力更集中,精力更充沛;3、善于利用最佳时间:早晨头脑清醒、干扰因素少,利于学习,晚上可以把一天学习的内容复习回忆一遍;4、恰当的过度学习对记忆的巩固很有好处;5、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整体与部分相结合的方法,篇幅短的,整体学习效果好,篇幅长的,部分学习效果好。

8、思维的过程和创造思维的培养。过程1分析与综合:分析指在人脑中把事物或对象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属性;综合是在人脑中把事物或对象的各个部分或属性结合为一个整体;2比较与分类:

比较是人脑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的异同点和关系的思维过程;分类是人脑按照某种标准将事物归到一定类别中的过程;3抽象与概括:抽象是在人脑中抽取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性的过程;概括是在人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实行综合起来的过程4系统化与具体化:系统化是指人脑把具有相同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事物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过程;具体化是人脑把经过抽象概括的本质特征和规律运用到同类具体事物中去的过程培养:

1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诱导与鼓励;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3正确对待学生的创造性行为,积极鼓励其敢想、敢问、敢于标新立异;4既要重视集中思维的培养,更要重视发散思维的训练;5促进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培养学生创造型人格。

9. 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

1、利用过去的经验:主要指日常概念和日常经验,当日常概念的含义与科学概念的内涵基本一致时产生积极影响,否则产生消极作用;2、提供丰富的感性资料:帮助学习者对抽象概念的理解;3、正确运用变式:

教师可从不同的角度、方面,采用不同的方式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4、及时下定义:可以固定概念,起着组织、整理和巩固知识的作用;5、形成概念体系:有利于准确、深刻、全面地理解新概念和知识的系统化;6、反复运用概念:

10. 用曲线图说明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效率的关系。

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呈现倒u形的曲线关系,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如果动机太强、急于求成,会产生焦虑和紧张,干扰记忆和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使学习效率降低。而动机太弱的个体容易被无关因素所吸引。

11. 注意的特性、类型和外部表现。

特性:指向性和集中性,指向性指在某一瞬间,人们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向一定对象;集中性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类型:无意注意:

一种实现没有预定目的并且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一种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指事先有预定,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外部表现:

适应性运动:人在注意时,有关的感觉器官会不由自主地朝向被注意的对象;无关运动的停止:人在高度集中注意时,身体其他的运动会暂时停止;胜利运动的变化:

人在集中注意时,血液循环和呼吸都可能出现变化。

12. 注意的品质及其影响因素。1、注意的广度:

在同一时间内人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影响因素:知觉对象的特点,个人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保持在感受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上的时间特性;影响因素:

人的主体状态,对象的特点;3、注意的分配:根据任务要求,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影响因素:自动化程度,活动之间的联系;4、注意的转移:

根据新任务的需要,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影响因素:原来注意的紧张度和新活动的性质,个人神经过程的灵活性,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

13.情绪的类型及情绪产生的原因。类型:1、心境:

一种使人的整个精神活动都染上某种色彩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2、激情:一种暴风雨般的、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3、应激: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紧张的情绪状态。

原因:1影响心境的本质原因: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2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对立意向的冲突、过度的兴奋或抑制引发激情;3生活和工作中突如其来的事件和意想不到的危险。

14.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情绪理论的基本观点。强调认知因素在情绪产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将认知评价进一步扩展为初评价、次评价和再评价的具体过程,认为情绪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初评价是个体确认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以及关系的程度;次评价是个体对自己反应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再评价是个体对自己当前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评价,这是一种反馈性评价。

15.情绪的功能和外部表现。

功能:1、适应功能,是人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精神力量;2、动机功能,情绪是伴随动机性行为产生的,某些情况下,情绪具有动机的作用;3、组织功能,对认知过程具有组织调解作用,是一种检测系统;4、信号功能,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在人际交往中具有信号作用,影响人际交往的气氛、程度和方式;5、感染功能,某人情绪情感的表现会对他人的情绪情感产生影响;6、迁移动能,个人把对他人的情感状态迁移到与他人有关的对象上。

外部表现:1、面部表情:不同的情绪会产生不同的面部表情,由于面部表情能精细、准确地反映人的情绪,它是人类表达情绪最主要的一种表情动作;2、身体表情:

是除面部表情之外的身体其他部位的表情动作,头、手和脚是表达情绪的主要身体部位;3、言语表情:言语表情是情绪在言语的声调、节奏和速度上的表现。

16.用曲线图说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本观点。人类的七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各种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彼此重叠的,是一个按层次组织起来的系统;七种需要是由低到高按顺序逐级递升的;在每一个时期,个体需要呈现出丰富性特征,多种需要共同存在,优势需要对当前行为发挥关键作用;需要的发展呈金字塔形。

17.心理冲突(动机冲突)的类型及解决策略。

动机冲突指在同一时间内出现的彼此不同或相互抵触的动机因不能同时获得满足而产生的矛盾心理,主要有四种形式: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和多重趋避式冲突,按动机冲突的性质和内容可分为原则性动机冲突和非原则性动机冲突。解决策略:

1、在充分认识和理解各种动机特点的基础上,根据目标任务要求,权衡利弊,作出决定,选择出主导性动机;2、决策时应当机立断,切忌思前想后,优柔寡断,贻误最佳时机;3、决策作出后,要严格按照主次矛盾决定行为方向,学会取舍,圆满完成任务。

心理学复习

发展心理学 复习大纲。题型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1.埃里克森的8个心理发展阶段 p38 第一阶段 婴儿期,出生到2岁阶段。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第二阶段 儿童期,2 4岁。本阶段主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第三阶段 学...

心理学复习

企业进行工作分析的目的 我们总是认为企业应该有一个组织结构图,因为它可以告诉员工什么是他的工作,以及工作和工作之间的关系。组织结构图虽然作用很大,但它不可能告诉我们有关组织的一切事情。许多企业没有组织结构图,仍然经营的相当成功,而一些企业的组织结构图十分完善,但在经营上却是失败的。因此作为管理者不能...

心理学复习

考试题型及分值。一 单选题 10 1分 10分 二 判断题 10 1分 10分 三 名词解释 4 3分 12分 四 简答题 4 6分 24分 五 论述题 2 10分 20分 六 案例分析题 2 12分 24分 第一编总论。1.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2.什么是心理现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