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训练的若干策略

发布 2021-06-01 18:31:28 阅读 6105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我们目前的作文教学质量还不令人满意,在作文教学中师生付出的心血与取得的效果还不能令人满意,对于作文教学的研究,还存在着这样一些偏差:

从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说:对学生作文表达功能的意义研究得多,而对作文在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提高研究得少;对学生作文应具备的语言方面的训练研究得多,而对学生写好作文应具备的各项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研究得少。

从作文教学方法说:教师教的方面研究得比较多,学生写的方面研究比较少;学生作文的技巧和方法方面研究比较多,而对学生作文过程中的心理过程研究较少,有些有关作文教学的争论仅仅停留在方法、技巧上,就事论事,而未深入到学生作文的心理过程中进行**,针对这些现象,我谈些平时教学中的做法,求教于同仁。

一、利用多种途径,培养习作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爱因斯坦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兴趣和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地超出责任感。

”培养学生习作兴趣主要靠教师的引导培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名师出高徒”,教师要有一定的底蕴,有指导习作的激情才能培养出能写好作文的人才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应是激发写作兴趣的高手。

教师要不断告诉学生,作文并不困难,无非是“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作文不过是在纸上用笔说话而已。激发习作兴趣首先要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营造浓厚的说话氛围,千方百计让学生想说敢说,教师相继帮扶,力求把想说的说得具体、说得有道理,习作自然就能水到渠成。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再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写作方法、写作技巧,作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教师还应是学生写作兴趣培养的有心人,要有感召力,能当伯乐,识贤才,抓住一切机会,引导学生进入习作状态。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还得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首先在选材上尽量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并进行精心指导,告诫学生:用自己的笔,写出自己的心里话。

鼓励学生说真话,流露真感情,是培养学生星期的重要原因,尤其是第一篇习作,尽量把要求放低些,把着眼点倾注在挖掘学生习作的闪光点上,如开头好,结尾好,过渡语言哪怕是有一点长处,都要给学生批出来画上圈,写上眉批,让学生尝到甜头,进而激发写作兴趣。

二、加强听说读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写作教学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它与听说读写组成有机的整体,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教学目标。多听、多读、多说,最终把有声的语言变成无声的习作。

平时,我每周进行一次新闻发布会,每人说一条新闻,综合听、看的材料,自然充实了说的内容,为写作打下了基础。人的语言能力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它只有在人际交往中才能得以提高,因此我结合练习中的口语交际,在教学中创设多种形式的立体交互活动,即创设课内与课外的结合,班内与校内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沟通等活动,以达到培养学生逐步具有想表达的欲望,乐于表达的兴趣,以及善于表达的能力的目的。读的能力也不可忽视,在阅读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饭后的时间朗读一些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读的文章多了,知识的视野开阔了,素材也就多了,写作肯定会进步,所以提高写作能力的同时,听、说、读的训练必须加强。

三、指导学生留心生活,捕捉写作素材。

帮助学生解决作文没有材料这一问题,毋庸置疑,必须引导学生从观察入手。首先,在语文教学中常常有目的地将课文中的一些观察仔细、描写具体的段落重点讲析,要求学生仔细体会。如讲老舍的《林海》时,要求学生注意作者是怎样真实描写大兴安岭的“岭”、“林”、“花”的景色特点的?

并思考作者为什么会对大兴安岭的景色描写得十分逼真细致,从而体会作者抓住特点仔细观察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学习观察。

其次,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去捕捉和观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有意义和有趣的事。教师应重点教给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鼓励学生去仔细观察生活,捕捉生活素材。中高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于身边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要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每次观察都有所得,并要求做好记录。

1.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否则只能是徒劳无功。如观察一种水果,就必须认真观察它的形状、颜色在未成熟和成熟时有什么不同;观察一种小动物则要观察它的外形特征、活动特点、生活习性等,抓住关键点简要记录,以便整理成文。

2.观察要有一定顺序。如方位顺序、整体到局部或局部到整体、时间顺序等。如观察小动物的外形,就可以按整体到部分的顺序来观察。

3.要引发联想和想象。缺少合理联想和想象的文章平淡无味,让人提不起兴趣,必须让孩子们以观察对象为依托,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如看到竹林、桃花随风飘舞联想到百花盛开、春江水暖,或想象出与之联系密切的事物,由此及彼,大胆想象。

4.观察要全面细致。引导孩子们观察时运用多种感官协同工作,耳听、鼻嗅、嘴尝、手摸,加上内心的感受,全面透彻观察,并初步学习从各个不同角度去观察同一种事物各部分的特征,使观察结果全面细致。

5.观察要及时记录。记录是习作的一项基础性劳动。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观察好比撒网,记录好比收网。可以在笔记中写下简单观察所得,再将结尾进行整理、加工,并写出自己的感想、心得,不断充实自己的作文资料库。

经过循序渐进的观察思考,学生习作便能言之有序,言之有物。

四、重视作后讲评,精益求精。

在作文教学中,不少教师,注重作前指导,往往从审题到立意,选材到布局,无不讲透。这对写作基础差的学生有一定的帮助。殊不知,却挫伤了一部分写作基础好的学生的积极性,造成作文千篇一律,模式化,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作前指导固然重要,作后讲评绝不忽视。如说作前指导是一幕长剧的序幕,那作后讲评则是其高潮和结局。

重视作后讲评,能弥补教者作前指导的不足。教师在作前指导时,尽管精心设计,用足力气,但毕竟是一个人的智慧。在众多的学生习作中,各有所长。

教者如能认真批改,又能认真地记载,取其精华,指其不足,互为补充,又能把批改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一定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及时地进行作文讲评,最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把优秀作文读一读,评一评;好的章节点一点;深的立意挖一挖,通过读、评、点、挖的分析,对学生表达上的妙处、佳处,圈点加以欣赏,让学生回味自己作文中点滴的成功。好似平静的水面投进一块石子,激起圈圈涟漪。

教师及时地进行作后讲评显得更为重要,教师还必须让学生参与评改自己的习作。学生参与评改作文,强调了学生的独立自主性,突出了学生作文的自我活动;重视了想时的真实性和思维的多向性、合法性,不是“为文而造情”,而是“为情而造文”,在一定程度上可扫除学生作文畏难情绪,作文不是无病呻吟,而是“言为心声”;可增强学生作文的自信心,坚定作文的信念,使学生感到克服困难,逾越障碍,这就是成功,这就是欢乐,学生参与评改作文,出发点在于“教是为了不教”,使他们将来脱离指导也会写作文,因为写作如同说话一样,完全是工作、学习、生活的需要。

五、开辟园地,让学生施展才能。

如有立意较新的作品,教师可以推荐,向报刊投稿,让学生有施展才华的地方。一位同学写的《我爱哭》、《当班长的烦恼》刊登在《宜兴**》的《缤纷校园》上,同学们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增强了习作的信心。学生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习作,充分表达了他们的童心、童趣、童真,作文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教师可经常留心各种报刊杂志,如有征文消息,及时把信息传递给学生,鼓励学生去试一试,即使石沉大海,也为成功打下基础。同时,每学期我坚持把每位学生1—2篇成功习作编印于班刊《小浪花》集。期末,请每位学生把它作文礼物送给爸爸妈妈,共同分享这份喜悦,其欢欣鼓舞的情景不言而喻。

写作是一门艺术,要使艺术生花,得培养写作兴趣、加强写作训练、捕捉写作素材、重视作后讲评、开辟习作园地,探求写作教学规律,总是有源可寻的。只要教者有心,把握时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掌握规律,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我相信学生爱上作文并不难。

校本作业开发的若干策略

精品文档。赖招涛。作业贯穿学生学习活动的始终。它是一种有目的 有指导 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过程反馈的第一手书面材料。适当的作业,必要的练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然而目前学校使用的教辅材料在很多学生心目中是枯燥的...

小学生作文训练的实施策略

作者 李秀荣。散文百家 下旬刊 2014年第11期。摘 要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之体现。每一位从事语文教学之教师都把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之重点。但是,教师教学难 学生作文难 之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学作文教学,影响作文教学质量之提高,使作文...

小学生作文训练策略

作文训练是以学生学习和掌握书面语言为表达形式,以培养学生作文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期以来,在实际的作文训练教学中,很多老师布置。一 两道作文题目叫学生自己写,可是怎样去写好这篇作文,尽管老师做了不少分析和讲解,学生仍然东拼西凑,要么是文不对题 风马牛不相及,要么是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