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听说形成性评价之我见

发布 2021-04-28 03:15:28 阅读 7966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德兴小学王静云。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2011)》其中一条重要的评价原则是“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2023年9月,国新办正式发布高考招生改革实施意见,其中英语在总分不变的情况下实行一年两考,逐步打破“一考定终身”制。由此可见,国家越来越重视英语的实际运用,社会的发展也会对听说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小学阶段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进行客观而准确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根据自身的认识及教学实践,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操性强的英语听说评价模式,以此促进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英语听说形成性评价多元式过程式阶段式。

1. 问题的提出。

英语课程标准(2011)》明确指出“培养小学生具有以听、说能力为主的初步交际能力”。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作为交际工具均有重要的意义,缺一不可。其中一级(三、四年级)要求中“视听”的目标描述为:

能看懂语言简单的英文动画片或程度相当的教学节目,视听时间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20~25分钟),二级(五、六年级)要求玩演视听的目标描述中,提出“能看懂程度相当英文动画片和英语教学节目,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不少于20~25分钟)。此外,从《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调整方案》来看,听说考试占英语科总分(满分150分)的10%,分别从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两方面来考核学生英语听说水平。2023年9月4日,国新办正式发布高考招生改革实施意见,其中英语在总分150分不变的情况下实行一年两考,逐步打破“一考定终身”制。

由此可见,国家越来越重视英语的实际运用,社会的发展也会对听说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小学阶段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进行客观而准确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是英语教学评价中的两种基本的主要评价范式,以往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主要依靠各种不同类型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即书面考试或作业检测来进行。随着课程改革是不断深入,人们对评价的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意味着多种功能的综合性评价。

作为一门外语,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语言环境,而且“四轻四重”(重书面轻口头,重记忆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英语教学法依然盛行。许多学生单词记得不错,英语笔头方面的练习也做得不错,却不能很好地说英语,出现不少的“哑巴英语”,这实际是语言听说能力方面的薄弱的主要表现。正是由于小学英语听说越来越重要,故而在教学评价上,如何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进行客观而准确的评价就成为广大小学英语教师关注的焦点。

下面就这些问题谈谈我自己对小学英语听说形成性评价的理解和对相关理论的学习体会,以及实际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感受,以求教于广大同仁。

2. 理论基础。

2.1 《英语课程标准(2011)》

英语课程标准(2011)》中指出: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

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效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2.2 《教学论》

教学论》指出,评价是构成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布鲁姆曾对评价作过精辟的论述:第一,评价是一种获得和处理用以确定学生水平的教育有效性的论证的方法。

第二,评价包括了比一般期末考试更多种类的证据。第三,评价用于过程中每一个步骤。由此可见,我们应该倡导把评价的过程与结果作为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源泉。

形成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活动记录、问卷调查和课后访谈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业进行的持续评价。它是随学习进程进行的,目的是为老师提供学生状态和进程的反馈信息,从而调整教学活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通过改进学习过程来改善学习结果,除了评价知识、技能等可量化的方面以外,更适于评价兴趣、态度、策略、合作精神等不易量化的非智力因素。

2.3 国内、外听说能力评价的趋势:

发达国家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已在评价学生的听说能力这个课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其总的趋势是:从重视语言要素的评价转向重视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评价;从强调书面转向强调口头;从重视结果转向重视过程;从重视共性转向重视个性等等。在具体操作上,听说能力的检查以课堂听说练习、角色扮演或小组活动等为依据;其评价方式并不是完全以考试、测试成绩为依据,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讲求动态和静态的结合。

在国内,“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是《英语课程标准(2011)》中的一条重要的评价原则。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与能力发展所进行的过程性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考查学生根据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知识与技能的分级目标的完成情况,而且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合作学习精神和课内外的活动参与意识也作为整体评价学生的重要内容。

3. 小学英语听说形成性评价的实施。

3.1 多元式评价:

形成性评价设计应当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这关乎到 “谁来评价?”的问题,其实教师、学生以及身居课堂之外的家长都可以是评价的主体。

3.1.1 学生评价。

学生以评价的主体身份参与形成性评价,是评价改革的一个重点课题。学生评价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学生自评: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的能力。教师有必要逐步培育和构建学生的有效评价行为,如及时采集个人表现的信息,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会进行自我监控,学会描述自己的学习行为等。

小组互评:课后的学习是教师看不见的学习,尤其是英语口语的运用。路遥知马力,朝夕相处的学生们最了解彼此的听说能力。

因此,我建立了生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方式。在课后,如果某个学生在课后交流中运用了英语或在课间唱了英语歌曲,无论是有意或无意,都可以让听见的同学为他记录,满5次即可到老师处加分。这样的记录活动大大增加了学生课后说英语、用英语的兴趣,也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依靠学生的自评和同学间的互评,可以对学生听说能力的总体表现进行客观性评价,但小组内部的合作评价也是课堂形成性评价的难点。学生在课堂上是不太善于进行合作评价的,所有我们应当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评价行为,这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在每节课上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小组活动,自主实施小组评价任务,自主积累过程评价信息和实证材料,而所有这些“自主”都需要在教师的有计划的行为中进行训练。

3.1.2 教师评价。

教师对学生小组的评价:小组活动应当成为教师评价的重点项目。教师应当观察不同小组的内部互动情况,小组领导力的强弱,小组的信息沟通情况,小组执行任务的过程,小组解决问题的成效等。

教师对学生个人的评价:教师对学生个人的评价需要以个案的形式观察探寻那些可以说明他们学业进展情况的具体表现。面对一个群体的众多学生,我们要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形成性评价。

由于学生个人的表现均有某种代表性,所以,教师在具体进行某些个案的分析工作之后,就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某一类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应当评价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实际表现,看优秀学生是否有突出的表现,看后进生是否正在进步等,这些均属对部分学生的评价。

3.1.3 家长评价。

在教师与学生分别作为评价主体的基础之上,我们要逐渐引入家长评价,如学生在家里进行听读英语、勤说英语等英语听说行为,家长给予必要的评语;学生在校的一些课业成果拿回家里做展示汇报,家长对此给予评价。此外,学校举办大型活动或教师在班上组织各种学习汇报、文艺表演等活动时,也可以邀请家长参加,并让他们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作出评价。家长参与评价,需要教师的及时指导。

要不断地改变家长的评价态度,改善家长的评价行为,改进家长的评价方法,以更好地发挥家长参与评价的积极作用。

3.2 过程式评价:

过程式评价是指教师定期检查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外任务的完成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鼓励学生的进步,分析存在的不足之处。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多采用激励性评价方法,少用总结性的评价方法,它更能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进步和发展。

3.2.1 课堂表现评价。

听说形成性评价是伴随学习过程进行的,目的是向师生提供学习状态和进程的反馈信息,从而调节教与学的活动。进行听说评价时,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进行评价,记录并给予保管。但是要考虑评价活动占课堂整体教学时间的比例,要注重评价的实际效果,避免使用过于烦琐的评价程序,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进行评价,我们不能为评价而评价或以评价为目标进行教学。

为了在英语课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激励学生既能大胆回答问题,又能自觉遵守纪律,我设计了课堂表现评价方案。它主要是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情况”和“守纪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课堂上遵守纪律,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可以盖上一张“笑脸”,累计十张“笑脸”就可以得到一枚“大拇指”奖章。

课堂表现评价方案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帮助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并使教师掌握第一手的学生课堂表现资料,从而能准确地把握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为进一步改善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在学生中形成相互竞争、你追我赶的氛围。期中、期末时教师可根据学生获得“大拇指”的数量多少对学生进行总的评定。

实施这样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在毫无心理压力的状态下自觉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特别能激发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和自觉实践的情感。

3.2.2 课外任务完成评价。

要想学好英语,一定要多读、多听,还要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仅仅靠课堂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小学英语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主,这样就免不了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英语口头作业。课后评价是英语学习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此时,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就很难监督学生有效的完成这些作业。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以下一些评价方式还是比较有效的。

为了督促学生每天在家自觉地听、读英语,我设计了“每日听说记录本”, 每天在本子让记录下老师布置的作业,比如:听录音2遍、模仿录音读课文3遍、唱一首英语歌给父母听等各种作业,让家长根据孩子的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并签名。这样不仅使家长及时了解了学生的作业情况,而且使学生在家长的监督下,有效的完成了作业。

学生课后的听、说练习得到了保证,听说能力自然也得以提高。

我还制定“读背过关表”,对于所学的课文我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朗读、背诵等过关形式,在班级中张贴有一张读背登记**,让学生将过关掉的课文进行登记,期末对学生的过关情况进行总结。

小学英语学科的形成性评价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英语学科的形成性评价。关键词 小学英语形成性评价理念档案袋简便易行。评价理念落后是制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严重问题,新的 英语课程标准 提倡的评价理念从几个方面对传统测试与评价的模式提出了挑战。其中第四条指出 评价的重点不再是简单地看重笔头考试和看重结果。通过引入形成性评价的理念与...

小学英语教学的形成性评价

教育论坛。湖南省隆回县万和学校。谭小风。摘要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明确规定,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形成性评价的目的就是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帮助学生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小学英语教学。一。引言。时在日...

形成性评价作业

完善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在反馈提高中发展。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给予形成性评价,能有效地改变评价过分注重终结性的现象,有助于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提高评价效果。形成性评价,应侧重于评价学生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例如评价动口能力侧重评价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