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个问题永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比解决一个问题所用到的知识更重要。
—题记。学习高级管理学虽然只有短短四周,我却受益良多,无论是知识构建上,还是思维方式上,或者渐而广之,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本科阶段,管理学是我们管理专业的必修课,虽然曾经对管理的四个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以及控制都有过深入的学习,但是知识却一直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因而无论是思考的角度还是方式,都不是那么全面和具体。但是沈老师给我的带来的感触很大。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师讲到圈外人和圈内人的时候,提过一个问题:
圈内人的绩效为什么会比圈外人的绩效更优?当时同学们踊跃回答,虽然答案都正确,但是老师提出来的思考方式却让我茅塞顿开。老师提议我们从内外员工任务执行前,执行过程中以及任务完成后反馈评价这三个不同阶段来看。
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思维,不是一拍脑袋得出的结论,而是通过一种思维方式并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地分析出来的。
还是从知识架构开始讲吧。老师先是从决策开始讲(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内容之一),讲的是一个沙漠求生的案例,老师让我们实地模拟了那个群体决策和选择,采用的是随机分组的方法,小组里的同学都是彼此不甚熟悉的。分组完毕后,我们首先各自阐述了一下自己的观点,然后组里大致产生了两派,一派是主张求生,即以求生为主,求生之余在考虑逃生问题的;另一派则反其道而行之,最后两派都选择妥协,折中了一下。
最后决策完毕我们组的得分属于中等水平:60(分越高证明离权威专家决策偏差越大),而我的得分是本组最低:46,同时也是整个班集体内第二低分,也就是说我是本组的“专家”,但是经过简单的统计分析,我对本组做出科学决策的贡献并不大。
后来,我们小组的同学都反省分析了一下,觉得在决策过程中我们小组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决策方式存在偏差:对于每件求生物品的排序,我们是通过“少数服从多数”的投票方式决定的。但是我们知道,少数服从多数在政治上能够保证民主,但是在问题解决上并不都是科学的,这取决于该群体成员的个人能力及素质,还有的成员会迫于“群体压力”而三缄其口,从而从决策偏离科学性。
2、群体成员实验的态度。在实验之前,老师有强调过小组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一票否决权”,即如果你不同意这一排序,你可以提出否定推翻这一结论,随后整个小组再重新讨论再决策。但是同学们为什么没有好好使用这一权利呢?
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权利意识淡薄,而是因为我们深知重新讨论是非常耗时,可能能够保证效果但是不能保证效率。其次,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深知这是一个实验,仅仅是一个实验而已。试想一下,如果你真的身处一个失事的即将面临**的飞机中,你肯定希望得到自己认为最有用求生物品,只要你对该物品的偏好足够强,你就不会放弃,因为你的生死就寄托于此。
所以这也就是我们管理研究方法里面实验方法的缺陷,与社会称许性类似(如有名的“霍桑实验”),受试者明白这是一个实验,所以会做出有违自己想法的行为,尽管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所以,这一问题也是我们今后研究中要避免的问题;
3、决策思维存在问题:比较科学的决策思维是先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阐明选择这种思路的理由(足以服众),最后沿着该思路方法组织决策。我们小组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只让大家各自阐明自己对各求生物品的排序而没有提及选择该种排序的思路。
直到决策的中期阶段,我们才慢慢理清自己的思路,我们这一派主张求生,另一派主张逃生云云。因此,这样的决策方法注定了决策的不科学性。因此,在学习了这个课程后,我觉得我们首先要革新的是自己的思维,思路决定了方法就有了,至于解决问题的所用到的专业知识,我们可以进行学习,如今互联网如此之发达,学习知识真的容易多了。
4、“专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我们小组里面,我的得分最后证明是一个“专家”,当然我们小组的“专家”和leader是分开的。如果专家就是本组的leader,那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
当然不排除有的小组leader和专家对本团队的分值影响很大,但是在我们小组,这两者影响都不大。这说明:1、专家并没有鉴定自己“专家”的立场,一则是对自己判断的不自信,二则也是迫于群体压力而对自己的观点表达得不尽不详。
2、小组leader偏向于民主化,不会以自己的想法去左右群体的决策,这当然是一个好的现象,可以避免**。但应该提出的一点事,并不是每个群体都能做到民主公正的。
通过这次我们亲身参与的实验,其实我们是可以得到一些重要信息的。群体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集思广益,凝聚众人的思维,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效果。
但同时,它也会产生一些其他的弊端,比如耗时长,效率低下;群体成员会迫于群体压力而不敢发表意见;组织者的**等。在现实的管理问题中,这些都是我们要避免的,要合理利用群体决策,扬长避短。
接着,群体决策实验完成后,老师跟我们介绍了显示中的几种决策偏差,主要介绍的是系统偏差,包括锚定效应,代表性启示以及框架效应,这几者决策效应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受某些外在的,直接的,显而易见的东西的影响,从而导致判断失误。如锚定效应,它就是人容易受最初印象的影响;代表性启示是人们受代表性启示的影响,过分关注相识度;易获得性启示是人们受明显的,易搜寻的东西的影响。框架效应略有不同,它是因为人们对“得”与“失”的敏感度不同,对“得”更趋向于保守,对于“失”更加敏感。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些偏差呢?这是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倾向于用直觉决策,人类在长期进化中,固化了一些有效的决策,从而抛弃了一些无用的决策。然而我们知道,任何有效的决策都有其适应的前提条件,一旦脱离了这一条件,决策将不再有效。
在决策这一环节的学习过程中,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个案例,一个是“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另一个是成功化解了“阿波罗”十三号危机,这两个例子恰好是灵活决策的典型例子。“哥伦比亚”号进入飞行的第16天,由于一块1.67磅重的绝缘泡沫塑料在飞行中从机身下部主燃料箱上脱落后,击中了左侧机翼的前端,在机翼上形成了一个洞,导致超高温空气从集体表面缝隙进入机翼内部,最终,当飞机再次进入地球大气层时,突然发生了**。
其实从泡沫第一次击中机翼到之后的**,中间有两周多的飞行时间,在此期间,不是没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当时航空航天局的几位中级工程师就曾经提出过,但他们的声音被忽略了。理由很简单,航天局的高层认为,泡沫问题不是什么新鲜事,在之前的飞行任务重,也曾有过泡沫的脱落破坏飞船的事,但是从来没酿成事故。显然,高层的这种想法是典型的标准化模型,即常规和体制控制着一切,包括要严格地遵守时间和预算。
他们忽略了之前这种决策成立的必要前提,然而正是这种必要前提的改变酿成了“哥伦比亚”号的悲剧,与之不同的是“阿波罗”十三号,“阿波罗”十三号危机发生在2023年4月15日,当时飞船已经行使了全程的3/4,飞船正在高速前进。但是,当“阿波罗”13号以每小时两千盈利的速度发射升空,飞船的一个主氧气罐**了。这一**不打紧,就像是潘多拉的。
盒子,飞船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燃料不足,氧气不够,登月任务势必搁浅,宇航员能否生还都已经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是,在克鲁茨及其团队的努力,休斯敦控制中心科学家不断摸索下,宇航员终于顺利返航,虽然未完成登月任务,但是至少宇航员生命无虞。
在成功解决“阿波罗”危机中,创造性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这一次成功是宇航史上的一个壮举,它是没有先例可循的,也就是说这不是一个标准化模型,而是一个实验模型,在实验模型中,人们每天都会对每次联系、每条新信息进行评估和讨论,就像那种研发实验室的文化。对于这两次航空意外所造成的不同结果,,哈佛商学院的教授是这样说的“太空旅行,在很大程度上和技术创新是一样的;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一种实验性的努力,然后再按照实验的情况对实际操作进行调控。
每次新的飞行都应当看做是一次重要的测试和收集数据的机会,而不仅仅是过去实验的重复和常规化的应用。”我想,这段话就从根本上解释了为什么“哥伦比亚”会以悲剧收场而“阿波罗”十三号却能峰回路转,绝处逢生,虽未完成指定的登月任务,却使三名宇航员顺利返航。飞船指挥官克鲁茨本人也因为成功化解“阿波罗”十三号危机而青史留名。
决策是如此,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踏踏实实,按规矩办事能保一时安宁,但是倘若墨守成规不懂变通,终究害人害己。古中国最有名的博弈案例田忌赛马,人人都只看到如何善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从而在竞技中获胜的这一启示。
而我却觉得这是一个实验模型的典型例子。讲的是田忌经常与齐国众公子赛马,设重金赌注。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马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对田忌说:
“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让您取胜。”田忌相信并答应了他,与齐王和诸公子用千金来赌注。比赛即将开始,孙膑说:
“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拿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拿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已经比了三场比赛,田忌一场败而两场胜,最终赢得齐王的千金赌注。试想一下,如果田忌按常理出牌,只能是屡战屡败,永远无法赢齐威王。
但正因为孙膑的反复实验和模拟得到的这一种看上去“不正当”的方法,却让田忌赢得了比赛。
当然,在高级管理学这一课程中,我们还详细讨论了组织,领导和控制,多以案例讨论,课堂讨论等形式进行的。最后一次课,老师布置的文献作业。
evolutionandrevolutionasorganizationsgrow”也让我受益良多,这里也可以分享一下:
1、没有一层不变的环境条件,也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不同的组织发展时期以及组织的不同规模下,应当采取不同的竞争战略,组织结构,管理风格和管理方式等等。
2、处于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我们要有居安思危的心理。平顺往往孕育挑战和变革,动荡经常促进发展。永远不要对自己现有成就沾沾自信,放弃前进。放弃前进,实质上就是放弃成功。
3、物极必反,凡是要留有余地。管理者的过分指导和指令会影响低层管理者积极性和专业性地发挥。过分的授权又会导致各职能经理相互扯皮,导致效率低下。
无论是面临决策还是组织结构的选择或是其他管理型问题,我们都应该三思而后行,从横向纵向全面考虑问题。
以上就是我参加高级管理学这一课程的一点感悟和其实。可能很多思想不慎科学,如有理解有误,恳请老师指正。
学习心得体会 管理学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过管理学的人都会知道管理学存在着 管理理论丛林 这一现象,真是由于 管理理论丛林 现象的存在,使得管理学的职能,原理,方法及定义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我们离管理学统一的日子已经不远了,但是时至今日,管理丛林 现象仍然没有能够得到解决。我个人认为管理学之所以出现了丛林现象就...
护理管理学习心得
湖北科技学院。在picu的实习过程中,很荣幸能够有机会近距离地跟着 长学习,深入了解 长日常工作的任务和流程,亲自感受作为一个大家庭管理者的工作节奏。正如我们在书本上学到的,在医院的组织系统中,长既是基层领导者,又是实施护理的决策者,监督者和执行者。作为 长,既要为病人提供一流的护理服务,也要为 创...
城市管理学学习心得体会
城市管理学 学习心得体会。学习 城市管理学 使我了解城市管理的重要性,而城市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内容,构建和谐城市环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同时城市环境管理成为重中之重。我国的城市环境管理,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城市污染源调查和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入手进行城市环境管理,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