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问题导学”教学模式

发布 2021-03-11 10:40:28 阅读 3983

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问题导学”教学模式。

作者:芮艳。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3年第10期。

所谓“问题导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设置一些有意义、复杂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的方式解决疑难问题,从而理解与明晰疑难问题背后的知识内容,以此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一般来说,“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为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延展应用。由此可见,“问题导学”教学的中心要务在于“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必须重视“疑难问题”的重要性,切实提高“问题导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是“问题导学”的起始环节,有时甚至贯穿整个物理课堂。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学生开展物理教学活动。一般来说,问题情境以问题材料为载体,这就要求教师在选定问题材料时应注重三点:

一是材料必须具有一定的**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是材料最好贴近学生的生活、兴趣,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相契合;三是材料必须紧扣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在材料的分析过程中掌握物理知识。例如,在讲“运动的描述”时,教师可以创设“月随人动”(晚上明月高挂,人行走时,月亮也跟着走)这一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怪的现象?

以此激发学生的**欲望;在讲“浮力”时,教师可以提问:泡沫在水里会漂浮起来,石头扔到水里会沉下去,这是为什么呢?通过分析此类生活气息浓厚的物理问题,学生便能快速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

二、问题设计方略。

问题设计可谓是“问题导学”教学的核心环节,其作用在于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具体问题,对于整个物理教学所起的作用无可替代。正因如此,初中物理教师在设计物理问题时应投入更多精力,注意问题的科学性、适度性、系统性、**性、层次性以及数量的多少,真正发挥物理问题的成效,同时增强“问题导学”的实效性。例如,在讲“动能、势能、机械能”时,教师可以事先给学生布置好预习任务,然后在学生预习教材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问题:

(1)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是什么?(2)影响动能的因素有哪些?动能和势能之间有什么联系?

(3)哪些都属于机械能?生活中常见的机械能有什么?请同学们举例说明一下。

上面的这几个问题都比较简单,但却清楚明晰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纳总结、知识迁移、分析**问题等能力,对初中物理教学来说意义重大。

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问题导学”教学模式

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 问题导学 教学模式。作者 芮艳。中学生数理化 教与学 2015年第10期。所谓 问题导学 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设置一些有意义 复杂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合作 的方式解决疑难问题,从而理解与明晰疑难问题背后的知识内容,以此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一般来说,问题导学...

初中物理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分析

作者 马晓青。科技资讯 2019年第07期。摘 要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面临全新的改革要求和严峻的挑战。为了提升物理教学效果,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初中物理教师也在不断加大对新型教学方式的探索力度,很多新型的教学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如问题导学教学模式,这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而展开教学活动的...

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数学 问题导学 教学模式初探。问题导学是教师设置的教学情境,通过提出一个将教学目的包含在其中的问题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并解决该问题,从而使教学任务得以有效地完成的教学方式。通过问题导学来进行教学使问题解决,且教学模式比较简单 效果显著,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本研究通过研究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结合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