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中作文教学模式的实践体会

发布 2021-03-07 10:48:28 阅读 4810

作者:张玲。

**:《甘肃教育》2024年第06期。

关键词】 作文教学;结构;素材;建模。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6—0118—01

作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初始阶段训练效果不佳、学生无从下笔的困惑。合理构建写作模式,将初学的学生放到写作的“学步车”中,引导着他们按照模式进行习作练习,在写作训练纯熟后,学生便可以摆脱模式束缚,创造出个人专属的“风格”,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这应该成为中学作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

一、结构建模。

自从2024年全国高考《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一文中率先出现了“阿蛮”这一形象之后,越来越多的同学认识到创设新颖作文结构的重要性。时隔不久,在文章体例方面就先后出现了日记、书信、标题、回环、故事新编、辩论、产品说明书、相声、剧本、微型**、实验报告等等创新体例。在考试作文中,除写作技巧之外,如果还能够运用一些超常规的体例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包装,便能使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个性化的文章体例、紧扣中心的文章布局、一咏三叹的文章结构等等,这些都是优化阅卷老师印象、提升文章层次的重要因素。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学习来掌握不同文章结构的基本特征,比如标题体的文章是怎样借助小标题实现紧扣题旨、层层递进的;以物为载体的文章如果将具体的事物作为全文线串联起文章框架结构,在肩负不同作用的段落中,何时描写、何时议论、何时抒情?它们又都是如何共同为文章题旨服务的等等。通过这些针对文章结构进行的专项训练,学生在将来具体的写作实践中模仿、运用这些创新体例,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二、素材建模。

北宋文学家苏轼在总结自己的写作经验时曾经说过:“厚积而薄发,博观而约取。”也就是说,我们读了很多书,看了很多文章,生活中也经历了很多事情,但我们不能够把它们全部都在自己的文章中加以体现,因为一篇文章的承载力毕竟是有限的。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在现实的生活中,需要“博观”,需要大量涉猎写作素材,但对这些素材又要学会取舍。

构建动感作文教学模式

构建 动感作文 教学模式。语文版七上第三单元作文教学例说。安徽省潜山县三妙初中徐赟。新课程标准7 9年级作文教学强调学生要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 社会 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什么叫 有创意 就是要有新意,不落俗...

仿写在作文教学中的模式构建

作者 邱志坚。文教资料 2010年第09期。摘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老大难,然而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过于强调作文训练的推陈出新,追求方法手段的新 奇 巧,却忽视了最基础的仿写训练。本文作者在长期的一线教学实践中,对仿写作文的一系列过程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掌握了其训练操作的一般规律,并通过对词语...

想象作文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想象作文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灵活性与独创性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有人曾形象地把想象作文比喻为锻炼思维,培养想象力的 头脑体操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机会培养 发展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指导学生大胆选材 构思,不拘形式地任意表达,锻炼他们敢想敢写的心理品质。一般而言,想象作文的教学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