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作文教学

发布 2021-02-26 20:03:28 阅读 3730

自隋唐以来,中国人发明了科举考试,以一篇文章定终身。直至今日作文的分值依然高居不下。100分的作文占40分,可见作文对于中学生的重要。

如何才能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在此谈谈自己的浅薄看法。

一、 写作文之前先有情。这个情可以是关心弱者,可以是热爱祖国,可以是思念亲人、思念家乡,可以是热爱动植物,可以是憎恶敌人,也可以是对不良社会现象表示不满……总之,你写的文章一定要有中心,有目的,让人能感受到你爱恨情仇,让人能感受到你那颗怦怦跳动的火热的心。比如当年鲁迅弃医从文不就是抱着救国救民的心情吗;巴金写激流三部曲不就是表达了自己对吃人的旧制度强烈不满,对光明、自由、民主社会的无限向往之情吗;琦君的《春酒》不是表达自己对家乡、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吗?

一篇文章中的情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读者,才能流传百世。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宁娜》时为安娜卧轨自杀悲痛欲绝,痛哭流涕;郭沫若写诗歌时匍匐在大地上。一篇文章如果有情那他是一篇好文章,可以弥补语言文字的不足。

反之,一篇文章如果没情即使是词藻再华丽也是言之无物,必然行之不远。

二、平时注意观察和积累做个有心人。比如同是看到几个调皮的孩子在破坏公物。有的人会熟视无睹,任孩子破坏;有的人只会远远的对这些调皮的孩子指手画脚述说他们不对而并不阻止;有的人就会走到孩子们身边耐心细致地对孩子说这种行为的不对。

孩子们认识到这种做法的不对也就停止了破坏活动。试问如果不是有心人能发现这样的差别吗?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刚学写作时,他的老师让他坐在门口看过往的人然后写下了。

开始莎士比亚很不理解,后来老师告诉他门口过往的每一个人都不同:年龄不同,长相不同,衣着不同,动作不同,表情不同,心情不同,乘坐的交通工具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不同……莎士比亚终于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他仔细的观察,耐心地记录,根据过往人的表情、动作揣摩人的不同心理。

就是这样的写作训练莎士比亚终于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戏剧大家。

三、每次作文时必讲明作文的要求。比如: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体裁诗歌除外,题目自拟。

要有真情实感,语言流畅,字体工整,不少于。然后引导学生理解感恩的对象很广泛。可以是人:

如养育你的父母、帮助你的朋友、指导你的老师、为你解围的陌生人等;可以是动物、植物,如救你一命的狗,陪你度过孤独寂寞日子的小猫,给你写作灵感的二月兰等;也可以是一件让你感到羞耻的事,一个超凡脱俗的好感觉等等。然后让学生确定写作的对象,并围绕写作对象选取材料。最好是留出专门的一节课让学生写。

有的学生当堂就可完成,有的学生可能迟一些,但比起放在课下让学生自己写要好得多,尽可能避免了抄袭。

四、老师要及时批改作文,避免积压,批语要有针对性。改完后抽时间讲评,指出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和个别存在的问题。指出优点及不足。

最重要的是选出优秀作文当众表扬并且大声读出来。这不仅对优秀作文的作者是莫大的鼓励,对其他同学也是一种鞭策。

下面是两位学生的作品,如果这两位学生心中没有深深的爱能写出这样的好文章吗?

心声。有人说:“母爱是天涯游子的最终归宿,是润泽儿女心灵的一眼清泉,它伴随着儿女的一饮一啜,融化在儿女的笑声泪影中。”这是对母爱的诠释,可曾经,我却根本读不懂这深奥的话语。

那时的我读不懂母爱,一年中您能有几次陪伴在我和哥哥身边啊?您总说您忙,就将我和哥哥安置在阿姨家,每天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久而久之让我厌倦……

好了,现在长大了,可以独立了,我和哥哥便搬回了家中。丝丝空荡萦绕在心中,挥之不去。没有您的气息,没有阿姨的照料,却让我有一种放松的感觉。

早晨,在睡梦中唤醒我的总是闹钟,上学去的最后动作总是锁门,上学时总是用冰冷的钱买来留有余热的饭。在记忆之中,甚至没有尝过您做的一顿早饭。看着邻居一家三口进进出出满含笑容尽享天伦之乐时,泪水总是不经意间划过脸颊,流入口中,是酸酸的、涩涩的。

有多少次,我拿起**,拨通那个烂熟于心的号码。我好想呵斥您,但却没有那个勇气,每当**还没接通时就慌忙地挂上了。

叮铃铃……”来电显示是您的号码,接通后,是您的声音:“怎么了,有事吗?**响了一下就关了?”

那个……”怎么了?”

你们什么时候回来啊?”心里是满满的期待。

再过段时间,好了,我现在很忙,挂了。”

阵阵忙音,让我的心情再次跌倒了谷底。无声的泪又唤出了我心中的苦涩。

再不久,就是新年了,不知道您还能不能赶回来。当午夜的钟声敲响,我知道,你又迟到了。第二天,终于赶回来了,我们一家四口吃着简简单单的团圆饭,您知道吗?

这顿饭我盼了好久好久。看着分别几个月的您和爸爸,满脸疲惫,无情的皱纹刻在您的脸上。奔波、劳累让您们显得那样憔悴,那样苍老,而我还……心里有一处地方被触动了。

这是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是遮雨的伞,是滴落的泪”的深刻含义,我却还不知道珍惜,总是埋怨您,请原谅我的无知,我会努力学习,用优越的成绩来报答您!

指导老师的评语:留守孩子(留守儿童,留守青少年),留守老人已经成为一个很现实的社会问题。特别是留守孩子,他们远离父母,他们思念父母。

他们无人照料的生活,他们孤独的内心又有谁知道?本文用细腻的文笔写出了留守青少年由怨恨妈妈到理解妈妈复杂的感情变化,喊出了万千留守孩子的心声。本文感情真挚而浓烈,读来让人心酸,发人深思。

在此,我大声呼吁:在外的父母们,请多关爱自己的孩子,别让他们感到孤单!社会上的爱心人士请多关心一下你身边的留守孩子吧,他们也是祖国的未来!

道不尽的母爱。

关于母爱的作文已写了不少,关于母爱的作品也读了不少。可是,母爱是永远也写不完,永远也读不完的。在这个世界上,母亲与我们的生命联系最为紧密,道不尽的爱就是母爱。

我的妈妈是一个做任何事情都认认真真的人。特别是在女儿身上,更是细致入微。妈妈最大的心愿便是自己的女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生病时,是妈妈最忙、最累的时候。要说妈妈最怕什么。我生病则是妈妈最怕的。

妈妈看见我生病时痛苦的样子,恨不得让所有的疼痛都转移到她身上。自己作出再大的牺牲都不怕,只要孩子不疼就好。每次我生病,少不了妈妈焦虑的眼神;少不了妈妈温柔的安慰。

我生病时妈妈一夜一夜的不睡觉,照看着我。因为有妈妈贴心的照料,使我的病好得很快。可妈妈疲劳了很多,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头发也很乱。

我每生一次病妈妈就瘦了很多。因此为了不让妈妈因我生病而劳累,我时时注意锻炼身体。按时睡觉,吃饭也不挑食了。

我的健康才是母亲最喜爱的。

我的母亲很平凡。然而平凡的人却能做出非凡的事。母亲的厨艺是顶级的好。

厨师做的菜和母亲的菜比是要甘拜下风的。母亲做的饭菜不但色、香、味俱全,而且营养丰富,百吃不厌。凡吃过我母亲做的饭的人,都赞不绝口地说:

“真好吃”。母亲每天都会变着花样给我做饭。母亲每次上饭店吃饭时,特别留意菜的胃口,制作方法。

只要吃过的可口菜,都会回家给我们做出来。口味一点都不逊饭店里的。看我母亲厉害吧!

母亲一直在忙碌,每天都为我洗衣,做饭。忙上忙下。由于每天与洗涤剂的接触,使妈妈那白玉般的手变得那么苍老了,那么粗糙了。

不再是我小时候触**脸蛋那光滑柔嫩的手了。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发现妈妈确实老了许多:头上有了几丝银发,脸上有了几道皱纹,体形有些臃肿,说话有些啰嗦,多么令人心痛呀。

也许,我再懂事点,乖巧点,听话点,妈妈就不会过早的衰老了吧!

妈妈用自己的操劳,换来了女儿的快乐、健康成长。妈妈从没说过要得到什么回报,总是默默地做事。妈妈虽嘴上不说什么,但我看出妈妈认为自己做得这一切是值得的,是永不后悔的。

母爱是一种抽象的事物,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感受得到。我在母爱的浇灌下茁壮成长。母爱像一口清泉,永远都喷出甘甜的泉水,滋润着世间万物,世间因有母爱而美丽。

指导老师评语:本文的母爱写得真切、实在,让人感受到汩汩流淌的母爱。作者用朴实、平凡的语言刻画了一位为孩子,为家庭献出了自己所有而不求回报的母亲。

她何尝不是亿万母亲的缩影啊。“妈妈看见我生病时痛苦的样子,恨不得让所有的疼痛都转移到她身上”。对这句话我是身有感触的,我也是做母亲的,儿子生病时我就是这样想的。

母亲变老了,作者却天真地责怪自己,字里行间中流露得尽是女儿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谈谈作文教学

摘要 原有的小学作文教学从要求到形式总有些条条框框,因而一直是师生头痛的事儿。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就必须打破作文教学的束缚,从而使孩子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让美好的童心 奇妙的童趣在想象的天地里驰骋,让教师从旁点拨,调控。真正建立一种全新的开放式作文教学模式,才能有利于在作文教学中...

谈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作者 马海艳。课程教育研究 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第15期。摘要 小学生作文是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作文教学必须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讲练结合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强有力措施。所以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指导学生仿写,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总之,起步作文的训练要讲究科学性,只要教师开动脑筋,根据小...

谈谈作文教学的评改

作者 孙敏。文教资料 2011年第30期。摘要 作文教学必须给学生创造一个进行加工 提炼 融化的条件和平台,提供一个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最适宜的环境,这个平台就是学生潜心创作的时候,这个环境则是学生的作文本身。自主评改 的作文教学法就是让学生用所学得的写作知识分析评价自己的作文的方法。本文分析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