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公开课教学设计

发布 2020-12-27 03:03:28 阅读 6378

《敕勒歌》

教材分析。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朝敕勒族的民歌,收录在《乐府诗集》中。乐府,是汉代设立的一个**机构,它的任务是制礼作乐、搜集歌辞和训练乐员。

所搜集的配乐的诗歌,就叫乐府诗,有的出于文人之手,有的是民歌。

敕勒族,古代少数民族,今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南北朝时期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一带。这个民族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住随时可以搬动的“穹庐”(今俗称“蒙古包”)。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乐府;读懂诗句,能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风光。【过程与方法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朗读诗歌;

2、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

天似穹庐”的比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

多**课件、诗歌配乐朗诵音频、字卡、**。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谈话引入:我们祖国的幅员辽阔,有数不清的美丽景色,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参观雄伟壮观的北国风光。

2、利用多**或教学挂图,展示北国风光。(教师板书诗题:敕勒歌)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读准诗中“见”的音。)3、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诗的大概意思。4、全班齐读古诗。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可以表现天高地阔的比喻很多,诗人为什么选择“穹庐”?这个比喻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2、诗中为什么不写人?是否无人?

3、在“天苍苍,野茫茫”的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这句采用了什么写法?

4、请快速把诗朗读一遍,然后讨论一下你在诗中都看到了什么?在**看到的?从诗中看到了什么?

(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等)师:我们看见了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呢?(生:

苍苍及时板书)◆教学过程。

师:还能看到草地,又是什么样子的啊?(生:茫茫及时板书)

师:这苍苍的天空、茫茫的草地,看上去显得怎么样?生:很大、望不到边等顺势总结板书:辽阔无边还能看到什么?

牛羊风吹过来草低下头看见了许多牛羊。

草怎么样?茂盛牛羊怎么样?肥壮板书:茂盛肥壮回头再看一看,天空、草地是什么状态的景物描写?静态描写草低、见牛羊呢?动态描写动静结合的写法。

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使诗显得有生气,今后同学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多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这样我们的作文会写得更好。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1、解题意。

读诗题,看注释了解题意。敕勒是一个游牧的民族,生活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这首诗就是敕勒人当日所唱的牧歌。2、读通诗句,理解诗意。

1)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敕勒川,阴山下。”这一句写了敕勒川的位置。敕勒川,在阴山的脚下。

引导学生读注释,了解“穹庐”指的是敕勒人生活的毡帐,就是现在的蒙古包。“见”(同“现”),露出的意思。学生质疑,讨论诗意。

2)“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表现了天高地阔,草原辽阔无边,地之四边与天之四垂相接,天空像巨大的蒙古包。用自己日日相伴的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饱含了草原牧民热爱自。

己的家园的情感。

3)诗中为什么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上下一片?在这样的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诗中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一片,正是要突出表现大草原的这种天地旷远、浩瀚自然的特点。虽然诗中没有写人,但诗中并非无人,风吹草低见牛羊,有牛羊的地方就有人,或者说有一双发现这些牛羊的牧民的眼睛出现在诗里。在这样“天苍苍,野茫茫”的背景下,就可能给我们如下的感觉:

油然涌起的生机感、喜悦感;尤感这些生机、活力、生命信息的宝贵;在这样草原辽阔、水草丰美之处的牛羊、牧民的怡然自得,自由自在。

教师有感情地描述诗境:“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满眼青绿,无边无际地延伸开去,只有那同样辽阔的天宇,如同蒙古包一般从四面低垂下来,罩住浩瀚的草原。在苍苍茫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丰茂的草原。

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

3、交流: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体悟诗情,感受草原风光的辽阔壮美,激发学生的向往和热爱之情。)4、感情诵读古诗。

这首古诗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呢!据说,在公元646年,统治中国北部的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之间爆发一场大战,东魏丧师数万。军心涣散,主帅高欢为安定军心,在宴会上命大将斛律金唱《敕勒歌》,群情因之一振。

想想,我们应该怎样朗诵这首诗。学生先自己反复练习朗读,再指名朗读,集体评议是否读出诗中宏大的气势。5、“敕勒川,阴山下”一句有何作用?

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6、“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天高地阔辽阔无边热爱家乡的情感。

诗中将天空大地,用与牧民们日日相伴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表现出草原牧民们对自己家园的热爱,对草原的赞美,他们讴歌草原、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

7、诗中为什么不写人?是否无人?并非无人,“见牛羊”句暗示了人的存在。

不写人,是为了突出表现草原的浩瀚苍茫的自然特征。

8、在浩瀚苍茫的自然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生机感、喜悦感、怡然自在感。

五、课堂总结:1、齐读诗歌。

2、这是一首草原的赞歌,它歌咏了北国草原的富饶、壮丽,抒发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草原的无限热爱之情。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且背诵默写。2、书面完成课后练习三。七、板书设计:

敕勒歌。苍苍茫茫静(辽阔无边)

草低见牛羊动(茂盛肥壮)略。◆教学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敕勒歌》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8 古诗二首。敕勒歌。教学目标 1 认识 似 庐 等6个生字,会写 阴 似 等5个生字,理解 苍苍 茫茫 等词语的意思。2 学习古诗,通过 对照 想象画面等方法,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草原的高远辽阔。3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重点 学习古诗,大致理解诗句...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敕勒歌》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课题。18 古诗二首 敕勒歌。课时。日期。1 认识 似 庐 等6个生字,会写 阴 似 等5个生字,理解 苍苍 茫茫 等词语的意思。教学目标2 学习古诗,通过 对照 想象画面等方法,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草原的高远辽阔。3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重点学习古诗...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敕勒歌》教学设计

敕勒歌。学习目标 目标明确,行动才会更有力 1 了解 敕勒歌 和乐府诗集等文学常识。2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敕勒歌 领略壮美的草原风光,激发热爱大自然 热爱生活 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重点 21教育网。3 学习文章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来体现草原美的写法,体会构思的巧妙。难点 4 理解重点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