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古诗两首

发布 2020-12-06 19:34:28 阅读 3348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古诗的内容及作品渗透的感情。2.理解“欲”、“闻”、“不及”的意思。3.背诵、默写诗,并改成现代文或尝试写诗。

教学重点:背诵、默写诗,并改成现代文或尝试写诗。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古诗的内容及作品渗透的感情。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学习贺知章写的另一首《回乡偶书》。2.板书课题、解题。二、学习《回乡偶书》。1.简介作者及背景。

那么谁来介绍一下这首的作者?

2.齐读、指名读。思考: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

3.借助课文注释及自学诗句,记下不懂的问题,然后小组讨论。4.

同学们学得真起劲,那么今天我们又学会了一首诗,高不高兴?那么放学回家后把这首诗给父母讲一讲好不好?(1)分角色试练表演。

(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示表演。

师:同学今天学的真不错,那么其他同学学了这首古诗后还有什么收获?(生谈)

5.小结: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又有淡淡的忧伤,那么我们能不能带着对家乡的思念,怀着淡淡的忧伤读一读这首诗。

6.指导朗读。(试读、指名读、齐读、试背。

)7.《回乡偶书》描绘了诗人告老返乡不被相认的情景,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诗的内容,-1--

结合自己的想象。试着将《回乡偶书》编成故事,再演一演。(1)在小组内进行编演。

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示演出,师生评议。8.师模仿“记者”,采访“贺知章”。

9.感情朗读、想象情景。三、布置作业。

(任选一题)1.为《回乡偶书》完成一幅诗配画。2.

编故事。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古诗都有其鲜明的节奏和很美的意境,今天学习古诗要懂得作者是怎样抓事物的特点,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以及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二、教师出示古诗,学生跟着教师抄写。注意书写时的正确、美观,写后同桌互评。

三、理解诗题,作者简介。

赠汪伦》一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写的,“赠”是“送给”的意思。汪伦,是李白的好朋友,今安徽省泾县人,诗中提到的桃花潭是安徽泾县西南的一处名胜,在李白游桃花潭时,当地人汪伦常用美酒款待他;临别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这首诗留别。四、轻声读二至三遍,教师指导读准字音。

五、边读边想象,要在头脑中留下初步印象。六、学生个别读,自由读。

七、教师范读,学生划出不理解的地方。八、释词译句。

让学生边读边将词语的意思串联起来。(读通)对感悟诗句有困难的,教师予以点拔、交流。

李白我坐船刚刚要走,忽然听到岸上传来齐着脚步节拍唱歌的声音。即使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哪!)九、解读诗意。

1.诗主要写送别,汪伦送李白方式有何独特性?

2.课文第3.4句,用什么修辞方法?这两句抒发了什么感情?十、朗诵想象。

要求学生边吟诵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十。一、同学试背,请二位同学上来默写。十。

二、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小黑板出示)一读:理解题目,了解字词;二读:连词译句,连句译全诗;三读:入景入情,熟读成诵。

十。三、创造性写一个和同学或亲人送别的篇段,能写成诗歌形式的,就写成诗歌形式,不能写的,仿照译句写一个片断。教师朗读上一学年一学生模仿《赠汪伦》写的一首诗:

十。四、学生开始作业。

赠外婆。吴岑岑。

岑岑乘车将欲行,忽闻窗边叮咛声。秋时朝阳暖如火,恰似外婆送我情。

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坐井观天

生读句子,师 青蛙和小鸟各认为天有多大?生答。师板书 井口大 无边无际 2.我们现在来做个实验。请小朋友抬起头,看看天花板 然后拿出准备好的纸,像老师这样卷成圆筒状,透过圆孔看天花板,说说现在卷起圆筒看到的天花板与刚才看到的有什么不同?3.大家观察很仔细,也善于动脑筋,那你们想想坐在井里的青蛙看到的...

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习作指导

习作指导。教学目的 1.把握要求,审清题意。2.回顾本单元课文和口语交际活动的过程,整理说明方法,根据物品的特点,进行合理构思,加工材料,打好习作草稿。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谈话导入课题,激发兴趣。你有最喜欢的玩具或其他物品吗?能不能向大家作一个介绍?二 确定习作内容。根据学生所带物品,将学生分成...

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窗前的气球

最新版。窗前的气球。教材分析。一个飘在窗前的红气球,对得了传染病的科利亚来说,就是一张笑脸,一份惊喜,一声问候,一片真情,使科利亚原本 真没意思 的病床生活,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他高兴地笑了。本文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孩子之间真挚的友情打动着读者的心。学情分析。对于刚刚升入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