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发布 2020-11-16 15:10:28 阅读 3494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邮票齿孔的来历,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

过程与方法。

本课分为两课时完成。在第一课时,老师与学生一起以**式学习方法共同学习,通读课文,理解内容并谈谈自己看了阿切尔故事的想法。第二课时学生自主学习,以识字和写字为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观察生活;细心思考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凡事多想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会认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邮票的资料、多**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猜谜语:小小一幅画,无脚走天下。寄信必用它,无它信不发。请打一物。(邮票)

同学们真聪明,下面我们就一起看几枚漂亮的邮票。

2.课件**演示:出示各种邮票的画面,最后出示“黑便士”**与现在的邮票的对比图。我们刚刚看到了好多精美的邮票,现在大家看看这两张邮票,你能说说他们有什么不同吗?(齿孔)

3.邮票是怎样从没齿孔到有齿孔的呢,这小小的邮票齿孔背后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4课《邮票齿孔的故事》。

4.板书课题目,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范读,请同学们对着课本认真听,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通过填空使同学们对整篇课文有更好的了解。

课文主要讲了(2023年)的一天(英国发明家阿切尔 )在(酒馆喝酒)时,看到一位先生用(一枚别针)在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很容易地撕开了邮票。他受到启发,研制出了(邮票打孔机)。

三、分段学习,感悟课文内容。

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段的课件,找一位同学起来读一下,其他同学认真听。

然后回答:这一段告诉我们了哪些信息?(邮票最先是在英国发行的,最早的邮票是没有齿孔的,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2.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得很好,通过第一段我们了解了邮票最先是在英国发行的,而且最早的邮票是没有齿孔的,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到底有多不方便呢,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故事。

学习第二自然段。

1.同学们自己读第二段,并思考这一段你读懂了什么。(这一段讲了一个先生他要裁开邮票却没带小刀,就向阿切尔求助,阿切尔也没带)

2.他是怎么求助的呢,谁来读一下?

我找个同学起来评价一下他读得怎么样。那你认为该怎么读呢?(用礼貌的语气)现在谁愿意用礼貌的语气再给大家读一遍?(读得很好)

过渡:现在那位先生遇到难题了,他该怎么办呢,他有没有就那样放弃了呢,我们一起往下学习。

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第三段课件指名读。谁能告诉老师那位先生放弃了吗?他是怎么做的呢?

那位先生不但没有放弃还想出来了一个好办法,用别针在邮票上扎小孔,邮票很容易就撕开了)

2.大家说他聪不聪明啊?(聪明)如果是你你能想出这种办法吗?

3.这一段是什么描写啊?(动作)通过哪些词语能看出来啊?(想了想,取下,刺上小孔,被撕开了)在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啊?(重读)很好,那现在我们来齐读一下。

4.通过学习二三段我们认识了那位先生,请同学们说说那位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啊?(对人有礼貌,爱动脑筋,善于思考)

5.我们是不是该向这位先生学习呢?(是)师:对,我们都要学习这位先生,碰到事情不要随便放弃,要多动脑筋多思考。

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那位先生聪明的想出了这个办法,那是不是他发明了邮票齿孔呢?现在我们看一下第四自然段,看看到底是不是这样的。

1.找学生起来读第四自然段。

2.课件出示: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

阿切尔被他的什么举动吸引住了?(在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把邮票撕的很整齐。)看插图你能想像出当时阿切尔的动作和神情吗?

(课件出示插图)谁能表演一下啊?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阿切尔能细心观察生活的细节)

3.“阿切尔开始了研究工作。很快,邮票打孔机造出来了。”通过这句话又能体现出阿切尔先生的什么品质?(体现了他不空想,能付诸行动,善于动手)

4.课件:“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中“立即”一词可以换成什么词,通过这个词你能知道什么?(邮票打孔机确实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是可行的方法)

5.“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从“仍然”一词你又能体会到什么?(阿切尔发明打孔机的伟大,给人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6.那谁能用敬佩的语气读第4段中的后两句?(读得很好)

7.通过第四段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阿切尔先生具有那些可贵的品质啊?(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并且能把自己的想法付之行动)

四、明理导行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先生,一位是用别针刺孔撕开邮票的先生,一位是发明家阿切尔,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喜欢那位不知名的先生:因为他遇事能动脑想办法,说话彬彬有礼;喜欢阿切尔:因为他能,发明了邮票打孔机,给更多的人带来方便。)

2.小结:那个用别针刺邮票孔的人非常聪明,遇到问题善于动脑思考。

但阿切尔更了不起,他善于观察、能动脑思考,还能把生活中的创意加以提炼、实践、研究,发明创造出了新事物。看来发明家离我们并不遥远,生活中处处有机会,大家愿不愿意做生活中的小发明家啊?(愿意)那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就要多观察,多动脑,多动手,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我们就都能成为小发明家了。

(板书: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五、拓展延伸。

1.读课后“我知道”的内容,了解邮票的一些常识,观察图中的“大龙邮票”。

2.欣赏邮票。小小一面邮票上的可是包罗万象,丰富多彩,让我们一起走进绚丽多彩的邮票世界吧!(课件展示)同学们课下也可以创建自己的集邮册,收集自己喜欢的邮票。

六、做练习。

1.课文中表示数量的词语有哪些,找出来读一读,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如,一大张邮票一枚别针一台机器一家小酒馆一位先生)还可以说“一枚”、“一家”什么呢?在生活中找找看。

2.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填填”。

一位先生一位()一台电扇一台()

一张邮票一张()一把小刀一把()

3.课件出示课堂作业:选词填空。

发明发现采用使用。

阿切尔()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邮票便很容易地被撕开,而且撕得很整齐,于是他利用这个原理()了邮票打孔机。英国邮政部门立即()了这种机器,后来,邮票打孔机就在世界各地广泛()。

七、作业。课下认真观察生活,看看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是带齿孔的呢?下节课找同学起来说一下,看看谁最善于观察发现。

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邮票齿孔的故事》,哪位同学起来说一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了一个什么道理啊?

二、检查作业。

上一节课老师让同学们课下认真观察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带齿孔的,同学们课下观察了吗?(观察了)好,谁愿意起来说一下?

三、检查识字情况。

看来同学们课文都已经学的很好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下这节课的生字词,首先检查一下这节课的生字大家是不是都认识了。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自读,谁愿意当小老师着大家读)。

2.单独出示生字(同桌互读,然后指名起来读)。

3.老师随便指示生字让学生**车读。

4.组词(出示生字,让学生组词)

四、识记生字。

哪位同学说说用什么方法来记住这些生字?

谜语记字:“借一半,扔一半”(仍)。九个洞(究)。

归类识字:“仍”“使”“便”单人旁,“使"和“便”比较。

换一换:扔——仍。

加一加:票=西+示。

五、指导写字。

思路:分别出示在田字格中的生字,让学生说每个生字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教师补充,重点指导的字板书,在要注意的地方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来。

1.“刀”比较简单,主要是写在横中线的两侧,上下对称。

2.“尔”竖钩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3.“求”第四笔是提,最后一笔是点,竖钩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4.观察“仍、使、便”有什么共同特点(左右结构,都是单立人偏旁)

都要注意:左窄右宽,有主次之分,还要写的紧凑。三个字结合写好单立人。

仍”字右边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

使”字中间是个口,一撇要出头。上横宜短,“口”要扁,撇是竖撇,捺须伸。

便”字中间是个日,一撇不能出头。上横宜短,“日”要扁,撇是竖撇,捺须伸展。

5.“英、票、整”上下结构。

英”字中间一撇要出头,竖撇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票”字上面的西要写的扁,示的第一横短第二横长,竖钩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整”字要把束字的捺改成点,上半部分的右边是个反文儿,不是折文儿。

6.“式”字的第四笔是提,不是横,斜钩上没有一撇。

7.“而且”比较简单,学生可自己临写,重点是要在竖中线两侧左右对称。

8.学生自己临字,教师巡视指导。写完之后展示,学生互评。

六、作业。写生字,组词,朗读课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 薄 翡 翠 等6个生字,会写 葡 萄 等10个字,正确读写 葡萄 寻找 营养 累累 等课后词语。2.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感受葡萄叶的美丽,背诵诗歌。3.了解葡萄叶付出的快乐与收获的过程,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葡萄叶为什么 悄悄地笑了 教学重点 ...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授课时间课题。累计节次11 孩子考科学家。1 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字,自主积累词语,必须。教。掌握的词语有 兄弟 捉虫 蜜糖 著名 长角须 粘。学。成 标本 鬼脸 盖子 忍不住。目。2 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达尔文和。标。兄弟俩的对话。1 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字。2 弄清楚兄...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教学计划及进度计划。一 班级情况分析。本班学生人数35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18人。三年级的他们正处在从低段到中段的一个过渡期,他们需要的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较快的适应转变,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把握准确的心里定位,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养成健康的学习习惯,形成浓郁的学习气氛和积淀丰富的知识经验。大部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