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爱莲说》教案 1 新版 语文版

发布 2020-11-15 00:13:28 阅读 1535

23.爱莲说。

2.过程与方法:朗读,背诵品味语言美,同时进一步体会托物言志的妙处;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作者的态度与情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洁脱俗的情怀。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自己的志趣追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习莲花的高洁品格,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

教学方法。朗读、提问、讨论、交流(自主、合作、**)

教学准备。小黑板收集写莲的诗句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大都喜欢花草,你最喜欢哪一种花草?请说出理由。

2、 历代文人墨客赞颂莲花的诗句很多。请同学们交流交流。

3、宋代周敦颐更是对莲花情有独钟。他在南康做郡守时曾劈莲池。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吹过,朵朵鲜花颔首,田田荷叶轻摇,阵阵清香扑面。

作者触景生情,爱莲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千古名篇《爱莲说》。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解题,介绍作者。

1.“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与现代的杂文相似。“爱莲说”就是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

2.了解周敦颐。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历任州县地方官吏,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

他是宋**学创始人,古代著名哲学思想家。后人将他的著作编为《周元公集》。这篇“说”,是他在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任职(南康知军)时写的。

在此期间,他曾亲率属下在府署(军衙)一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

三、朗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朗读的语调、语速、语气。

2.学生齐读课文。要求有表情,注意朗读的语调语气。

四、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结合书下注释,也可以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的音、形、义,并逐句翻译。(前后左右可以讨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

2.检查自读情况(看小黑板)

看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意:

周敦颐()可爱者甚蕃()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不蔓不枝()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花之隐逸者也() 陶后鲜有闻()

请同学们齐声把这些词句朗读两遍,注意朗读的一般要求:抬头挺胸,精神饱满,声音洪亮,吐字清晰。

3.问:文字上还有没有不懂的?请提出来。(师生共同解答)

4.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

五、总结。1.总结文言词汇积累情况。

2.试背诵课文。

六、作业。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甚蕃( )淤泥( )濯清涟而不妖亵玩焉( )

2.解释下列加线的字。

1)可爱者甚蕃2)出淤泥而不染。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陶后鲜有闻。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益”字与“香远益清”的“益”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获益匪浅 b延年益寿 c日益发达 d良师益友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爱莲说》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周敦颐。

b “说”是一种文体,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用来抒发感情。

c《爱莲说》是一篇借物咏志的讽世散文。

d爱莲说》这篇短文表明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5.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d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6、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第二课时。一、复习。

诵读课文。二、诵读课文,说句式语言特点。

教师要求学生说句式语言特点。学生说的内容可能有以下几点:①句式多样,或骈句。

或散句;或长句,或短句;或排比句,或独词句。②语气多变。或陈述,或疑问,或感叹。

③节奏和谐。“蕃、丹、染、焉”,“直、枝、植”等韵**错分布,出落有致。④表达方式多样。

百字短文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一个“爱”字连缀全文,文笔简练,情感丰富。

三、品读课文,说课文运用手法。

一)说借物喻人手法。

1、教师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莲花的语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不可亵玩焉。)

2、教师要求学生说说这些句子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莲,赞美莲的?

让学生明确品质、形态、仪表等方面。教师随机点拨:这些语句对莲花作了生动逼真,尽善尽美的描绘,揭示了莲纯洁、高尚、正直、刚强、清濂、庄重的特点,充分表现了作者对莲花的倾慕之情。

3、教师启发:联系下段中的“莲,花之君子者也”、“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两句,你们觉得作者仅仅只是在描写莲,赞美莲吗?当然不是,写花就是写人,咏花就是咏志。

这七个分句句句写花,又句句写人,这种手法叫借物喻人。

4、教师要求学生用一句比喻君子的───句式具体说说借物喻人的用法。

参考说法:“出淤泥而不染”一句比喻君子在恶劣的环境中不为世俗所污;“濯清涟而不妖”一句比喻君子在优越的环境中不媚于世;“中通外直”一句比喻君子内心通达,行为正直;“不蔓不枝”一句比喻君子性格正直,纯正无邪;“香远益清”比喻君子美德布于四方,声名远扬;“亭亭净植”一句比喻君子卓然挺立,坚守节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一句比喻君子端庄严肃,被人敬仰。

二)说对比烘托手法。

1、教师提示: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作者以莲花为歌颂对象,却几次提到了菊花、牡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2、 学生读课文中有关菊花、牡丹的句子后说用意:①开头以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引出“予独爱莲”的主旨。②作者以菊的隐逸,牡丹的富贵衬托莲的高洁。

③结尾由三种花写到三种人:爱菊者少,爱莲者更少,而爱牡丹者很多。以此感叹社会上真隐士少,有道德的人更少,而爱富贵的人很多。

3、教师小结:文章通篇以菊花为旁衬,以牡丹为反衬,突出莲花傲然不俗,超脱卓群的品性,表现了作者守身如玉的生活态度。

四、背读课文,说背诵文言技巧。

让二至三名优秀学生当堂背诵,然后结合本篇课文,说说背诵文言文的技巧。

方法点拨:根据语气语调背;根据表达方式背;根据音韵节律背;根据邻头字句背等等。

五、拓展延伸。

1、如何看待作者思想的局限性?

评价作者的思想:作者生活在封建社会里,面对当时的不良世风,能做到不同流合污,努力追求高洁的品格,这是难能可贵的。当然,他因为愤世嫉俗而流露的那种孤芳自赏,自视清高的思想是有片面性的,也是不足取的。

2、学习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你能再找出作者没有写到的莲的其他品质吗?

从“莲浑身都是宝,可观赏可食用可入药”,学生归纳为莲的“无私奉献精神”;从“莲茎随着水面的上升而增长,叶总浮在水面上”总结出莲的“乐观向上,顽强拚搏”精神;从“粘性很强的胶水粘不到莲叶上”联想到现代的优秀共产党员“拒腐蚀,永不沾”。

3、你喜欢哪一种植物?说说理由。

六、作业。阅读理解。

1、描写莲的形象,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赋予莲以美好的品格的?

2、请品味文中“噫”这一叹词的妙处。

3、作者称莲是花中君子,赋予莲象征意义。其中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沉浮的品质的句子是象征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的句子是象征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句子是象征君子美好资质的句子是。

4、本文自始至终采用衬托写法,用衬托( )作用是。

5、说说“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6、“莲,花之君子者也。”试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7、《爱莲说》中渗透着几种人生观?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人生观。

8、作者认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与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板书设计:

23.爱莲说

周敦颐 菊花正衬隐逸者

牡丹反衬富贵者

不染、不妖

莲通、直、无蔓枝君子

香、清、净植

不可亵玩 托物][言志]

第(1)课时。

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

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

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导学案 23 爱莲说

23 爱莲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 过程与方法。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难点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导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莲花又称荷花 芙蓉。莲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棋王》教案冀教版

棋王 教学目标 1 掌握本课生字词。2 理解侧面描写的作用。3 体会王一生对象棋的热爱,培养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教学重点 认识王一生高超的棋艺。教学难点 理解阿成 的语言特色。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述程 一 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热情以及学生主动 的愿望 动物界的 王 以凶猛称雄,人类社会的 王...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爱莲说教案语文版

23.爱莲说。周敦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特征 体会语言特色及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诵读课文,体味骈散结合的语言之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领悟文中君子的高洁品质,并把其化为自己对崇高道德的追求。教学重难点。重点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