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角教材分析

发布 2020-11-10 16:37:28 阅读 2358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角》教材分析。

本单元初步教学角的知识,包括角的图形与各部分名称,角的大小及比较大小的方法,直角、锐角和钝角等内容。这些内容分两部分编排,先教学关于角的一般知识,再教学直角和比直角小的锐角、比直角大的钝角。

1.联系实际教学角。

首次教学角,暂时不给角下定义,只要求学生对角有直观的认识,初步建立角的表象。

1)第68页例题创设的情境是一名男孩剪出了一个五角星,一名女孩手里拿着一个三角形,桌面上放着纸工袋、三角尺、正方形纸片、一个闹钟,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图形和物体。《标准》要求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为此,教材作了两步安排:第一步是在剪刀的刀刃上,三角形的边上画上红线,引导学生看这些红线和钟面上的时针、分针。

然后隐去实物,剩下图形并告诉学生这些图形都是角,讲述角的顶点和两条边。这一步让学生体会几何图形与生活中的物体是有联系的,数学知识产生于生活实际。第二步是继续在情境图里寻找其他角。

这一步是引导学生带着对角的初步印象观察物体,丰富角的感性材料。例题通过在实物与角之间的反复联系,帮助学生完成对角的首次感知。在学生找到其他角的时候,可以让他们指一指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2)第69页上面的一道例题,要求学生想办法“做”角。“做”角的工具和方法都由学生自己设计选用,通过“做”角加强对角的认识和体会。教材中四个小角分别用小棒搭、用纸折、用线在钉子板上拉、用硬纸条做,这些方法既是对学生的启示,也是与学生的交流。

教学时可以先看书再自己做,也可以先自己做再看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如果多数学生暂时想不到“做”角的方法或想到的方法思路不开阔,可以让他们先看书;如果学生自己“做”角的兴趣浓、办法多,就可以在“做”角以后看书。例题为每一个角都画一段红色弧线,是指出所“做”的角,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仿照这种形式指出自己“做”的角。

用两根硬纸条“做”的角与其他办法“做”成的角有些不同,硬纸条“做”成的是活动角,即两根硬纸条可以随意张开或收拢,从这些活动中学生能体会到角是有大小的,角的大小是由它两条边叉开程度决定的。教学时,如果学生**现了这种“做”角方法,要在交流中让其他同学共享这种活动角。如果学生没有想到这种“做”法,可以通过看书了解这种办法并亲自动手试一试。

3)第69页下面的一道例题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角,并教学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通过前面两道例题的教学,学生认识了角的图形,知道了角的顶点和边。本例题中四个角都是钟面的分针和时针共同形成的,转动钟的时针和分针形成这些大小不同的角,学生从中再次体会。

角是有大小的,两条边叉得越开角就越大。这样,他们对角的直观认识就深入了一步。比较钟面上四个角的大小分两个层次进行,先找出最大的角和最小的角,这是比较容易的,只要看一看就能知道。

教学时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为什么从左往右第一个角最大,第三个角最小,通过交流体会角的大小的含义。第二个层次比较大小差异不很明显的两个角,比较的方法应该是多样的。如可以利用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第二个钟面上时针尖和分针尖之间正好夹了3大格(15小格),第四个钟面上两根针尖之间夹了3大格2小格(17小格),所以第四个钟面上的角大。

第70页例题教学了把两。

个角重叠起来比较的办法,由于两个钟面上的角不能直接叠比,所以借用活动角作叠比的中介。怎样把两个角叠起来比大小,可以让学生看着教材里的图想想说说。

2.在认识直角的基础上初步知道锐角和钝角。

这部分教材以认识直角为重点。

1)教学直角编排了三道例题,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直角。第一步从正方形纸片、纸工袋、三角尺上提取直角,观察直角的图形,教学表示直角的记号。第二步在教室里找更多的直角。

要注意的是生活中通常所说的物体的“角”与我们教学的角是不同的概念,教室里看到的物体是由若干个面共同构成的,直角存在于某些平面上。切不可笼统地说“墙角是直角”,要清楚地指出这个墙面上的这个角是直角,那个墙面上的那个角是直角等。教材还让学生想一想钟面上几时整,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要先想后说,再拨钟验证。

第三步用纸折出直角,教材示范了折的步骤,可以让学生看看书上的折法,再动手折并仔细看看折出的直角。在折直角时选用不规则图形的纸,可以突出折成的直角。如果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纸,也能折出直角,但原来纸上的四个直角会干扰学生对折出的直角的注意。

第四步把已有的直角比一比,发现直角同样大。教材组织学生多次进行这样的比较,如比折出的两个直角,比折出的直角和三角尺上的直角在多次比较中才能确认所有直角的大小都是相同的。第五步利用已有的直角判断其他角是不是直角。

由于学生已经知道直角同样大,已经有用纸折成的直角和三角尺上的直角,所以可以利用这些工具来对其他的角作出判断。凡是和这些角大小相等的角都是直角,大小不相等的都不是直角。第73页上面的例题通过图示规范比试时的行为,学生具有这种比试与判断的能力,不但知道了更多的、存在于物体表面上的直角,而且为以后研究平面。

图形的特征打下了基础。如果直角的位置摆得很正,容易看出它是直角。如果直角的摆放位置有变式,不容易直接看出它是直角,这时就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或其他已有的直角来比一比。

2)在辨认锐角、钝角时进一步加强对直角的认识。第73页下面的例题,钟的时针、分针分别形成三个大小不同的角,先从中找出直角,再找出比直角大、比直角小的角,并告诉学生这样的角分别是钝角、锐角。教材把学生对锐角、钝角的认识初步定位在“比直角小”和“比直角大”这个层次上,为判断一个角是锐角还是钝角提供了方法。

教学时,可以指着某。

个角这样说:这个角比直角大(小),是钝(锐)角。但是,不要离开了角的图形说“比直角大的是钝角”这样的话,因为这样的表述是不严密的。

**《小学数学教学网》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角》复习

知识归纳 本单元初步教学角的知识,包括角的图形与各部分名称,角有大小及比较大小的方法,直角 锐角和钝角等内容。方法总结 1 画角的方法 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所组成。在画角的过场中,先确定顶点,再画一条边,最后画另外一条边。2 比较角大小的方法 在比较角的大小的时候,先把两个角的顶点重合,再重合一条边...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直角教案

观山湖区金华小学2012 2103 2 课题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教研课 认识直角 锐角 钝角 导学案。授课人 周国珍。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66 68页的例题和 试一试 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经历认识直角的过程,会借助三角尺等工具上的直角辨认直角...

新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

认识角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认识角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为几何图形的角的过程,初步认识角,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初步感受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张口大小有关,能够用观察或重叠的办法比较角的大小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