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倍数的特征第1课时的倍数的特征。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内容。的倍数的特征。(教材第9页例1)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的倍数的特征以及奇数和偶数的概念。2.使学生能够运用的倍数的特征进行正确的判断。
3.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概括、分析和比较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
掌握的倍数的特征以及奇数和偶数的概念。难点:
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的倍数。
教具准备。百数表,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
下面这些数中,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75,18,62,21,90,60,45,50。二、学习新课出示教材第9页例1。
1)认识5的倍数的特征。
在上表中找出5的倍数,并做上记号。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百数表”按要求进行操作。
组织交流。5的倍数究竟有什么特征呢?
小组交流后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呈现下表:
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概括出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2)认识2的倍数的特征。
让学生在“百数表”中找出2的倍数,做上记号,并与同伴说一说这些数有什么特征。学生各自独立动手操作。
组织交流。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呈现下表:
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概括出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的数都是2的倍数。
3)认识奇数、偶数。①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意义。
从百数表中可以看出,自然数中有一半的数是2的倍数,另一半的数不是2的倍数。我们把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jī)数。
教师提示:如果用a表示自然数,那么可以用2a来表示偶数,用2a+1来表示奇数。②举例验证。
54是2的倍数。54是偶数;728是2的倍数,728是偶数;245不是2的倍数,245是奇数……由此可以得出:自然数按是不是2的倍数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也就是说,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一定是偶数。
奇数和偶数的特点: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奇数和偶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奇数和偶数,只有最小的奇数和偶数,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2的倍数:24,90,106,60,130,280,6018,8100。5的倍数:
35,90,15,60,75,130,280,8100。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90,60,280,8100。
2.完成教材第11页“练习三”第1~2题。第1题:奇数:
33,335,123,881,8089,565,677。偶数:98,0,1000,988,3678。
第2题:(1)55(2)0(3)100四、课堂小结。
1.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
2.谈谈在探索的倍数的特征中有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板书设计。的倍数的特征。
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教学反思。1.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5和2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号,并观察、思考5和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观察、归。
纳和自主**的能力。
2.通过**活动,学生初步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
备课资料参考。
典型例题准备。
例题】小明、小红、小刚三人的年龄正好是三个连续的偶数,他们的年龄总和是48岁,他们中最小的是多少岁?最大的是多少岁?
分析:根据偶数的意义,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根据自然数的排列规律,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差1,相邻的两个偶数相差2;先求出这三个连续偶数的平均数,前面的比平均数少2,后面的比平均数多2,由此解答。
解答:48÷3=16(岁)16-2=14(岁)16+2=18(岁)
答:他们中最小的是14岁,最大的是18岁。
解法技巧:此题主要根据偶数的意义和偶数的排列规律解决问题,知道相邻的两个偶数相差2。
相关知识阅读。
关于2的倍数的故事。
在古老的印度,连年征战,屡战屡败。国王为此事伤透脑筋,国臣建议延请地方有名的术士,来为国王解忧。国王见到术士,大为欢喜,言明战胜之后必有重赏,术士却跟国王说,我不要金银珠宝,我只要米就好了。
国王很纳闷,米这事太简单噜,很爽快的答应了。术士跟国王说,我要在棋盘上第一小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两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八粒,第五格放十六粒,以此类推,放到格子用完为止。国王一想,这还不简单,米多的是,答应的很干脆。
结果,战事果然为之逆转,术士凯旋归来,国王依约给米,才发现不得了了,若依约给米,整个粮仓,包括国库的米都不够给呢!你知道为什么吗?
第2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
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内容。
3的倍数的特征。(教材第10页例2)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自主**,总结得出3的倍数的特征。2.使学生能够运用3的倍数的特征进行正确的判断。
3.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概括、分析和比较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
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难点:
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教具准备。课件ppt、百数表。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
我们研究了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是不是也和一样有明显的特征呢?
二、学习新课。
出示教材第10页例2。
1)下表中哪些数是3的倍数?把它们圈起来。
2)横着看,圈起来的前10个数,个位分别是哪些数字?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只看个位行吗?
3)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
1.3的倍数的特征的猜想。
我们研究了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
明确:个位上能被3整除的数能被3整除等,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研究。归纳的倍数特征的方法对探索3的倍数不适用。2.3的倍数的特征的**。
1)让学生在百数表中找出3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号,并观察、思考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3的倍数每个数位的各个数字加起来再观察,逐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从而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
归纳总结:3的倍数的特征:每个数位的各个数字加起来是3的倍数。(2)举例验证3的倍数的特征。
12,1+2=3;②15,1+5=6;③18,1+8=9;…3.用3的倍数特征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我们只要看这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不是3的倍数,如果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3的倍数:2496
24后面可以加;58的后面可以加;47的后面可以加;96的后面可以加。四、课堂小结。
1.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
2.谈谈在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中有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板书设计。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教学反思。学生是在掌握了因数和倍数及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的,开始学生肯定会受2和5倍数的特征影响,从个位观察找3的倍数的特征。而不会考虑各个数位,所以**3的倍数的特征还需要借助百数表引导一下学生自主探索3的倍数各数位之间的关系,再举例验证。
备课资料参考。
典型例题准备【例题】
食品店运来72个面包,如果每2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如果每3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如果每5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
分析:根据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个位上是的数,这个数就是2的倍数;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和如果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一个数的个位上是0或5的数,这个数就是5的倍数,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72是2的倍数,所以如果每2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因为7+2=9,9是3的倍数,所以每3个一袋能正好装完。
因为72不是5的倍数,所以每5个一袋不能正好装完。解法归纳:熟记的倍数的特征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目录。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3 课题 轴对称 3 课题 旋转 4 课题 欣赏设计 5 课题 欣赏与设计练习课 6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7 课题 因数和倍数 7 课题 的倍数的特征 8 课题 3的倍数的特征 9 课题 质数和合数 10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11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 17 体积单位的进...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五年级数学 60 62页 分数的意义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了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2 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意义。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意义。教学难点 区分单位 1 和自然数1的不同。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1 生活中,同学们常常会用到哪些类型的数?2 说一说你在什...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内容 p33 37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在探索学习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初步合情推理能力量。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共同研究问题的习惯。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