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五教学设计1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发布 2020-11-06 00:10:28 阅读 3835

3、练习五(1)-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七单元运算律(第3课时练习五(1))

教学目标:本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着重让学生通过练习比较熟练地掌握乘法分配律并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过程:一、补充练习:

说说乘法分配律的基本特点:分别乘转换成合起来乘或是合起来乘可转换成分别乘。

板书:39×65+×问:上可以填多少?

(39或65)1、如果先填了39,那么后面的数可以填几?怎么想的?(先填39,说明分别乘的数是39,为了计算的简便,合起来的数最好是整百数,比如为了合起来是100,那另一个数就可以填35)指名说说该题完整的计算过程。

2、那如果是先填了65呢?请你把这个算式填写完整,并算出结果。

指出:分别乘的时候,肯定要有一个乘数数是相等的,然后把另两个乘数加起来。3、如果算式是:

39×65+65,这个算式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吗?怎么写可以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板书完整的过程:

39×65+65=39×65+65×1=65×(39+1)=65×40=2600

指出:有的时候,需要把题目进行适当的“改装”,才能完全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

4、分别乘是不是只能有2次呢?板书:39×65+30×39+5×39这题分别乘的是多少?该如何简便计算?随学生回答板书:=39×(65+30+5)=39×100

指出:像这样的题目我们自己也可以编,但要注意分别乘的数是一个相同的数;乘的次数可以不限2次。二、完成书上的部分练习:

1、用两种方法计算下图中小正方体的个数,并能够来说明乘法分配律。先学生独立写,再交流,分别说说算式先算的是什么。2、辨析第2题的第4题两种做法:103×23

讲评时强调:1、“分别乘”,也就是说要乘2次;2、为了看得更清楚,第2种解法还要加一步“(100+3)×23”,等很熟练的之后才能适当地减去一些步骤。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近似数教学设计

四年级 近似数 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 使学生了解近似数的含义,能联系具体情境判断精确数和近似数 理解和掌握 四舍五入 求近似数的方法,会用 四舍五入 法求近似数,能用 万 或 亿 作单位写出大数的近似数。2 使学生联系实际并通过比较理解和认识近似数,感受数的表达的多样性 借助直观比较体会 四舍五入...

苏教版四年级认数教学设计

认识整万数 教学设计。教材及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p86 87,认识整万数 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在正确读写万以内数的基础上,从现实生活知识中认识整万数,认识包含万级和个级的数。让学生从动手操作活动中,掌握万级数的读 写法。2 通过操作 交流得到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培养学生一定的推理能力 通过让学生...

练习五教学设计2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4 练习五 2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七单元运算律 第4课时练习五 2 教学目标 1 本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着重让学生通过比较,发现乘法分配律可以类推到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 2 进行有关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的整理与练习,加深对各运算律的联系和区别的认识,引导学生灵活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