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十六课《桥》人教新课标

发布 2020-11-06 00:12:28 阅读 4150

16.《桥》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品读重点词句,感受老汉的精神品质;体会关键词句的表达方法和表达效果。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领悟课文的表达特色,并结合语境迁移运用。二、学习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悟课文的表达特色及表达效果。三、教学难点。

领悟课文的表达特色及表达效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

1.(1)复习听写上节课的生字词(2)说一说老汉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出示自学提示。

自由读课文第7—23自然段,找出描写老汉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仔细读一读,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课文最后才交代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二)、新授。

1)出示句子:老汉清瘦的脸上躺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民。他像一座山。

老汉不说话却使人民停住了脚步不再疯了似的涌上桥。老汉真的是一座山吗?为什么?

老汉先村民来到木桥前却没有夺路逃生,真是一个为村着想,为民着想的好支书,怪不得他受人“拥戴”,老汉在村民中的威信像一座山)

理解联系上下文“拥戴”,老汉为什么会受村民“拥戴”?想象村民着想的事例?

有感情的朗读。

2)出示句子:老汉突然冲上前来,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比较:老汉突然跑上前来,从队伍里拉出一个小伙子,叫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很。

通过比较找到关键字,(体会老汉的动作果断,不容置疑)

老汉明知这是自己的儿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为什么还一定要小伙子排到最后面?这是为什么?这是个什么样的老汉?(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徇私情,舍己为人)有感情的朗读。

3)出示句子: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老汉如果能喊,要喊的是什么?写下来。(交流学生写的句子)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老汉?(老汉是村党支部书记,也是一位父亲,特血气方刚,他也充满了父爱,但是当自己与他人的利益相冲突时,他依然选择的是“先人后己所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想说的太多太多了)(三)、启发想象,体验感悟。

洪水退去了,村民们得救了,但是老汉却与自己的儿子永远离开了亲人,齐读最后4个自然段(四)、领悟写法。

自由朗读全文,想想课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1)巧妙的悬念设置。

2)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紧张的气氛,突出人物形象(3)语言简练,语句简短(4)运用大量的比喻拟人(五)、小练笔。

同学们,老汉牺牲后,村民会怎么样做,怎么样说?想象一下。

爷爷我们想你,老支书走好,挥泪送别老支书,我们永远怀念你)动笔写一写。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六课桥句子赏析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六课 桥 句子赏析。1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这里把老汉比喻成 一座山 既表现了老汉的威严 冷静,与人们在山洪暴发时 惊慌 疯了似的 跌跌撞撞 乱哄哄 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又写出了老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座 山 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 靠山...

西泠印社五年级上册书法第十六课

第十六课集字临摹练习 四 教学目标。1.了解条幅 斗方的基本特点,初步掌握书写条幅和斗方的章法。2.使学生学会书写 天地有正气 掌握五字的间架结构,并写得正确 美观。3.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形成正确的写字坐姿和执笔姿势。教学分析。1.教材编写分析。集字临摹练习 四 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五...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十六课

课题。教学目标重点。16 它们都是鸟 讲授课 课时。1.指导学生认识猫和兔的外形 运动方式和吃食情况。身体分为头 颈 躯干 四肢和尾五部分,全身长毛,小动物 是重点。学生认识猫和兔的外形 运动方式和吃食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猫和兔的挂。教具。图 幻灯片。难。点。教法 谈话法 观察法。教学过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