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秦兵马俑

发布 2020-11-01 10:55:28 阅读 6002

秦兵马俑。

教学目标】1.运用已有的识字策略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识记“吏、戈”等字形,读准“干练”“战车千乘”等词语。

联系语境理解“所向披靡、惟妙惟肖、举世无双”等词语的意思。2.在读中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说明事物的方法,了解常用的基本的说明方法,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并体会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3.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一、引导质疑。

1.师: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秦兵马俑》这一课,学习一些质疑的本领。

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为了提高质疑的质量和课堂学习效率,老师建议大家围绕课题、课题前的导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质疑。请大家再一次朗读课文,准备提出自己的疑问。

2.学生质疑,老师简要在黑板边板书,如:秦兵马俑在**?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是怎么制成的?是怎么被发现的?

兵马俑有哪些特点?课文是怎样描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

3.师生梳理问题,将问题分作三大类:阅读课文解决类,查阅资料解决类,正在探索研究类。简单的枝节性问题当即解决,师生共同确定重点问题:秦兵马俑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4.师生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与过程:边读课文边勾划、批注;查阅相关资料、**;先自己阅读思考再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二、自主探“疑”

1.自由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朗读,难读词句生生互教或请教老师,特别是文中的四字词语与生字要读正确。

2.学生独立默读思考、批注、查阅资料。

3.按合作小组讨论交流:一人组织,依次发言,共同归纳在全班发言的要点与理由。可以适当作一点儿浅显的记录。

三、全班研“疑”。在学生或小组代表汇报发言的过程中,教师结合以下要点采用行之有效、丰富多彩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与感受,相机渗透相关资料,指导有感情朗读。

1.因为“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老师相机出示2023年前法国**希拉克参观后的赞言:“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

2.因为“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相机理解“乘”的含义,简介秦始皇陵彩绘铜车马。

3.因为“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绝无仅有”。

这是引导理解感悟的重点。可以结合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从数字中,从比照周围事物中感受“规模宏大”。

感悟“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可以把观察**,朗读课文,想象神态与动作,照样子模拟形象结合起来,如两人一组,一人读句段,一人模拟神态与动作,并在班上适当展示与评议,在模拟表演与评议中形象地理解词句,感悟课文。四、畅谈感受。

教师扮演“记者”,走入学生--“游客”中,采访“游客”,如可问:秦兵马俑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参观”了秦兵马俑,你最想说什么?

有一批外国游客想到中国来参观游玩,你能向他们简要介绍一下秦兵马俑吗?五、小结收获。

1.师生小结学习过程与收获,齐诵与质疑有关的古代格言、名人名言。激励学生提出新的疑问,课后去**。如果老师能提供思路有关资料,老师要适时提供给学生。

2.自主积累喜欢的词句:有感情读一读,再抄一抄。

2019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14 秦兵马俑 说课稿

14.秦兵马俑 说课稿。一 说教材。1 编者意图。学习 秦兵马俑 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2.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 一课是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

语文A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新部编本秦兵马俑

教师学科教案。20 20 学年度第 学期 任教学科。任教年级。任教老师。xx市实验学校。16 秦兵马俑。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整体感知。1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近 秦兵马俑 进一步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读课题。2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从哪两方面介绍了兵马俑?板书 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教案

月光启蒙 教案。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 过程与方法。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重点词句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悟作者从母亲那里受到的启蒙教育,体会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感激与怀念之情。教学重点 难点 1.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