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快乐的小青蛙

发布 2020-10-12 22:28:28 阅读 6732

所属学科:语文适于年级:一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s版)

建议学时数:1学时。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能流利地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并分角色朗读。

2.会认心、到、井等11个字,会写下、井、心、来、你五个字。

3.理解课文,养成遇到困难时乐观、动脑的好习惯。

二、内容分析:

快乐的小青蛙》是语文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第19课内容。这篇课文是一个童话故事。讲了一只小青蛙不小心掉到枯井里,它不慌不急,在井里唱起了歌,最后被大象救了上来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乐观的态度,勇敢地去面对,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战胜困难。

三、学生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内容浅显生动,没有说教,适合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理解本课设计的意图。学习本课,使学生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遇到困难善于动脑的良好习惯。

四、设计思路:

注重学科间的整合,利用歌曲《小青蛙找家》激趣整合于本课教学。注重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自主阅读,合作识字,**自悟。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教师演奏《小青蛙找家》,一个学生戴着小青蛙头饰,伴随**跳出来,全班同学也跟着唱。

小青蛙找家。

1=be24天真地。

5i5i│5i5i│3523│555│5i5i│5i5i│3523│110)│

一只小青蛙,呱!要呀要回家,呱!跳跳,呱呱!跳跳,呱呱,跳跳跳,呱呱,呱!

跳跳跳,呱呱,呱!我怎么掉进枯井里了?

2.戴着青蛙头饰的同学说:我怎么掉进枯井里了?怎么办呢?

3.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小青蛙。引导说:现在小青蛙掉进井里了,谁来给他想个办法?找几个学生说。

二、初读课文,在读中识字。

1.教师范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

3.学习小组合作识字。学生相互出示生字卡片(生字卡片可以是学生自己写的,也可以是爸爸妈妈写的。)

4.教师采取多种形式检查生字学习情况。教师出示生字、词语、短句卡片,**车读,抢读,学习小组齐读。

5.引导学生说出是怎样记住生字的。

三、自主朗读,感知课文。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把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给别人听,可以是同桌,也可以是教师,还可以是他最好的朋友们。

3.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全班同学听,让同学们评一评,比一比,看谁读得最好,读出了恰当的语气。

四、分角色表演读。

1.学习小组分角色表演读。

2.抽一二组在全班表演读。

五、结合情境图,想想说说。

1.教师出示情境图(幻灯片)。

2.想一想:①小青蛙掉到井里为什么还要唱歌?②如果小青蛙不唱歌,还可以怎么做?③你喜欢这只小青蛙吗?为什么?

3.讨论、交流。

4.教师总结:这只小青蛙是只快乐的小青蛙,聪明的小青蛙,勇敢的小青蛙。教师板书快乐的聪明的勇敢的。

六、在愉悦中下课。

教师弹奏《小青蛙找家》,让每一个学生都变成一只快乐的小青蛙,聪明的小青蛙,勇敢的小青蛙边唱边跳出教室外。

语文S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导学计划。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安排了三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一。三篇课文分别是 有趣的汉字 合在一起成新字 添口歌 三篇课文初步向学生渗透汉字的造字规律和表意能力,引导学生利用这些规律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学习目标 1 认识本单元要求认识的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生字。认识几个新部首。2 正确流利...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山青青

这是一首短小优美的诗歌。全文只有三句话,第一句写山 水 鸟 第二句写树 草 花 第三句写苗 田 春风春雨。诗画相配,内容生动,更富有想像力,读起来琅琅上口,饶有趣味,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感受到春天大自然的美丽。设计理念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自主读书,着力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鼓励学生选...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山青青》教案

山青青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山青青 是语文出版社教材中课文第一课,它是一首短小优美的儿歌,写的是春天来临时大自然的变化。课文一共三句,第一句写的是青山绿水鸟儿欢鸣 第二句话是草芽树叶碧绿水灵,花开盈盈 第三句写的是田地里禾壮苗青,勾画出一派春天的景象。本课语言朴实,节奏简明,结构反复,叠词叠句,琅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