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3页的例1、例2及“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一第1—6题。
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多**课件。
自学提纲:
1、 自读课本第1-2页内容,初步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的读法和写法;
2、试做课后“练一练”
教学步骤:一、自学检查。
1、同桌互查,当堂反馈。
2、教师抽查。
3、讨论课后“练一练”
二、出示目标。
三、游戏引入。
老师说一句话,学生说相反的话。
四、由“相反关系”展开——理解负数的意义。
一)教学例l,初步认识负数。
1.出示上海、南京、北京的温度计图,你能从温度计上面看出这3个城市当天的最低气温吗?
2.比较上海和北京的气温不一样在哪?
3.刚才3个城市的最低气温中,非常巧,南京正好是0摄氏度。而上海超过了0摄氏度,是零上4摄氏度;北京却低于0摄氏度,是零下4摄氏度。这是一组相反的量。
大家能想出巧妙的方法来记录这两个相反的气温吗?
4.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设想,老师选择性板书:+4℃或4℃,-4℃等,并讲解负号,正号以及它们的读写。
5.巩固练习“试一试”、“练一练”第2题。
1)分别出示西宁、哈尔滨、香港等城市温度计图,你能用这样的方法分别写出它们的最低气温吗?
2)一起来当气象记录员,一边听天气预报,一边记录气温。课件演示:赤道零上40摄氏度,北极零下26摄氏度,南极零下40摄氏度。
二)教学例2,深入理解负数。
1.出示例2图,谁知道珠穆朗玛峰有多高吗? (8844米)这个高度是从哪儿到上顶的距离呢?(回答后,在添加8844米前面添加”海拔”)
谈话:一个地点与海平面相比的高度称为海拔高度。世界上也不是每个地方都比海平面高的,比如,我国的第五大盆地——吐鲁番盆地,就低于海平面155米。
2.大家能从刚才表示气温的方法受到启发,也用—种比较科学的方法来表示这两个海拔高度呢?(板书:海拔+8844米海拔-155米)
3.课本第6页“练习一”第1,2题。学生读出文字,再完成
4.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看到,在表示气温时,以0℃为界,高于0℃时用正数表示,低于0℃时用负数表示;在表示海拔高度时,以海平面为界,高于海平面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用负数表示。
五、以“比较反思”提升——深化概念的内涵。
我们用这些数分别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以及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观察这些数,你能把它们分类?按什么分?分成几类?
小结:像+4,40、+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是正号,正号可以写,也可以不写;像-4,-7,-11,-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是负号,负号一定要写。
3.讨论:0属于正数或负数呢? (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
4.“练—练”第l题。
观察这些正数,你发现了什么?
5.出示“你知道吗?——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
六、目标检测,当堂反馈。
1.基本练习。
每人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读出所写的数,并判断写的是否正确,你们为什么不写0?
2.完成课本第5页第4题。
七、全课总结。
像零摄氏度以上与零摄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存入和取出,比赛的得分和失分,**的**和**等等都是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主备人:刘维芳。
认识负数(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5页例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7-10题。
教学目标:1.通过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问题,引导学生练习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进一步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2.通过对具体情境中正数和负数的意义的描述和交流,丰富学生对负数意义的认识。
3.让学生结合现实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多**课件。
自学提纲:1、 自学课本例3,跟家人讨论白菜的问题,试做“试一试”
2、 自读课本第4页“你知道吗”
教学步骤:一、 自学检查。
二、 出示学习目标。
三、教学例3
1.出示例3:新光服装店今年上半年每月的盈亏情况表。
让学生带着以下几个问题自学例3,小组讨论。
1)指名读一读表中的数据,说一说知道些什么。
2)问:正数表示什么?负数表示什么?
3)从表中你还知道些什么?
2.小结。在通常情况下,正数表示盈利,负数表示亏损。
3.指导完成试一试。
先让学生独立填表,在集体校对。
四、教学例4
1.出示例4平面图。
1)让学生说说从图上能知道些什么。
2)提问:小华从学校出发,沿东西方向的大街走了2100米,可能会到什么地方?如果把向东走2100米记作+2100米,那么,向西走2100米可以记作什么?
3)小华从学校出发,沿南北方向走了1240米,可能会到什么地方?如果把向南走的1240米记作+1240米,那么,向北走了1240米可以记作什么?
4)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吗?
2.小结。让学生明确: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行走时方向相反的路程,确定其中一方向的米数记作正数,则与它相反方向的米数记作负数。
(要引导学生方向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没有固定的规定,和盈亏不一样)
3.指导完成试一试。
先让学生说说数轴上数的大小情况,0的左边是什么数,0的右边是什么数。
再试填方框中的数,填好后读一读,体会这些数的大小,然后思考:-2接近2,还是接近0?
4.完成练一练。
1)第一题先让学生看表,判断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收入还是支出,再联系具体项目内容,说说各项收入和支出。
2)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填空,再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五、目标检测。
完成练习一题。
独立完成,集体讨论,同桌互改,当堂反馈。
六、总结 谈收获。
主备人:刘维芳。
第二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1、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第12 — 14页)
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第15 — 18页)
3、梯形面积的计算(第19 — 21页)
4、实践活动:校园的绿化面积(第26 — 27页)
教材分析:教学面积计算时,不仅教会学生面积计算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一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数方格、图形割补、拼、摆等小系列的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是培养学生转化矛盾,探索规律的能力。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设法把所研究的图形转化成已会计算的图形,还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所研究的图形与已学过的图形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计算方法,这样学生的印象深刻,思维也得到发展。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剪拼、平移、旋转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它们的面积。
2、使学生通过列表、画图等策略,整理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加深对各种图形特征及其面积计算公式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
3、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体会等积变形、转化等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4、使学生在操作、思考的过程中,提高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三种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运用公式解决面积的计算问题。
课时安排:9课时。
第一课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1、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知道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的运用。
3、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自学提纲:1、 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 自学课本第7页例1和例2
3、 自学例3 ,按要求剪下一个平行四边形,把它转化成长方形(要求带到课堂上来),求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填表(只要填一行就可)
教学过程:一、自学检查。
1、说出学过的平面图形。
2、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的面积你会求?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1中的第1**。
要求:下面的两个图形面积是否相等?在小组里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学生分组活动后组织交流)
(2)出示例1中的第2**。
要求:不用刚才的方法还能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吗?(学生交流,教师适当强调“转化”的方法。)
3)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运用已学过有关知识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来研究新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今天我们来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
2、教学例2:
(1)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你能想办法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吗?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操作情况。
第一种:①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
把这个三角形向右平移。
到斜边重合。
第二种:①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将其剪为两个梯形。
把左侧的梯形向右平移。
道斜边重合。
(4)教室用课件进行演示并小结。
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稿剪开,再通过平移,都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5)小组讨论:
转化后长方形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
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
③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6)学生总结,形成下面的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x 宽。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二单元
第二单元。k n ch n d zh n sh n shu sh z s u su xi o x f n zh f b du c n y n s u n ch p i h p n du n z m j l l ji o d p n l j xi n ji o ji sh o xi di o d z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分析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 第九册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解读教材是一种上有课标,下有学生,中间有文本的活动。本单元的教材分析将沿着这条思想的轨迹进行。一 课程标准第三学段 5 6年级 阅读与写作 的相关要求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6 梦圆飞天。教材分析。这篇通讯报道了我国的 神舟 5号飞船发射成功的经过,抒发了中国人民梦想成真的壮志豪情。本文结构十分切合通讯报道的特点,充满了豪情壮志,令读者难忘。标题 梦圆飞天 亦即 梦圆于飞天 意思是在飞天上面圆了梦。教学目标。1.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