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发布 2020-09-29 08:41:28 阅读 3544

数学组四年级教案。

第三单元)

备课人第一课时授课时间:2024年3月12日

课题 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教。学。

内。容教材第27~28页例1教。学。

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发现,掌握加法交换律的意义。

2、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初步感知代数思想。

3、会运用加法交换律验算加法。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加法交换律的发现过程,体验观察比较、举例论证、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

2、经历加法交换律的应用过程,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它的广泛应用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

重。点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的意义。教。学。

难。点理解用不同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解。决。

难。点。办。法

引导学生自主**,并相互交流。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记录。

一、创设情境。

教师出示教材第27页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

从图画上,你通过观察,了解到哪些信息?

李叔叔在旅行途中遇到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描述李叔叔遇到的问题,引出新知。

二、**新知。

1、教学例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你是怎样算的的呢?

小组交流并汇报:

40+56=96(千米56+40=96(千米)

他们算的对吗?为什么?

明确:上午骑的路程加下午骑的路程或下午骑的路程加上午骑的路程,就能计算出李叔叔一天共骑的路程。

2、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板书。

3、学生发现规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吗?

板书:甲数+乙数=乙数+甲数a+b=b+a

4、巩固小练习:

1)教材第28页“做一做”。

2)算一算,并用加法交换律进行加法验算。

三、应用反馈。

1、先计算,再用加法交换律进行加法验算。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加法的运算定律。

今天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

五、布置作业:完成大同步上的题。

板书设计:加法交换律。

40+56=96(千米56+40=96(千米)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甲数+乙数=乙数+甲数a+b=b+a

数学组四年级教案。

第三单元)

备课人第二课时授课时间:2024年3月13日

课题 加法结合律。教。学。

内。容教材第29页例2教。学。

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验算比较、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的意义。

2、学会用符号或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

过程与方法:

经历加法交换律的发现过程,体验观察比较、推理归纳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从生活中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的兴趣,体验发现知识的快乐,培养创新精神。教。学。

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教。学。

难。点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解。决。

难。点。办。法

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计算过程,发现规律。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记录。

一、创设情境。

1、出示李叔叔骑自行车旅行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谈谈感受。

2、出示李叔叔骑自行车三天的里程记录表。

第一天 88千米。

第二天 104千米。

第三天 96千米。

根据这张记录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二,**新知。

1、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相机出示例2.

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2、请大家根据记录表,算一算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并板书:

288(千米288(千米)

根据学生汇报结果,议一议:这两种方法的运算顺序一样吗?

指名说一说:第一种算法先算88 +104,再算192 +96。

第一种算法先算104 +96,再算88+200。

教师相机板书成:

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通过直观观察比较,发现两种不同顺序的算法,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

学生继续观察几组算式。出示:

通过上面的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总结观察到的规律。

教师板书: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

符号表示。教师板书:

a+b)+c=a+(b+c)

学生根据这两个运算定律,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三、反馈应用。

做教材第28页的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加法的结合律是怎样的?

五、布置作业:完成大同步上的题。

板书设计:加法结合律。

=288(千米288(千米)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a+b)+c=a+(b+c)

数学组四年级教案。

第三单元)

备课人第三课时授课时间:2024年3月14日

课题 加法运算定律的综合运用。教。学。

内。容教材第30页例3教。学。

目。标知识与技能:

1、学会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思维。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过程,体验数学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运用知识灵活简便解决问题的乐趣,获得应用知识的成功体验,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

重。点学会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

难。点如何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解。决。

难。点。办。法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发现简算题的特点。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记录。

一、复习巩固。

1、根据运算定律,在方框内填上适当的数。

2、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掌握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在计算加法时,运用这些定律,有时可以使我们的计算更加简便。这节课我们就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一些问题。

板书课题:加法运算定律的综合运用。

二、**新知。

1、创设情境。

1)出示:例3

出示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和路线图。

组织小组中互相说一说李叔叔每天从**到**,要骑多少千米?

第四天,从城市a到城市b,要骑115千米;

第五天,从城市b到城市c,要骑132千米;

第六天,从城市c 到城市d,要骑118千米;

第七天从城市d到城市e,要骑85千米;

根据上面的条件,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性地将问题板书。

请你们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的问题。

汇报自己的答案,并说明理由。

重点引导学生对最后一个问题(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进行汇报。

115+85+132+118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 ←加法结合律。

450(千米)

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加法中为了更清楚地体现运算顺序,所以要加小括号。

既用到了加法交换律,也用到了加法结合律。

这道题我们运用了加法中的什么运算定律?

通常在简便计算中,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同时使用的。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30页做一做。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汇报学习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第32页第题。

板书设计:加法运算定律的综合运用。

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115+85+132+118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 ←加法结合律。

450(千米)

数学组四年级教案。

第三单元)

备课人第四课时授课时间:2024年3月日

课题 加法运算定律的综合运用的练习课。教。学。

内。容教材第32页内容。教。学。

目。标知识与技能:

能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三角形。1三角形的认识 1课时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在观察 操作 画图和实验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有关特征。2 使学生会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三角形,会测量或画出指定边上的高,能根据三角形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3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锻炼动手能力。增强创新...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 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与复习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1 通过复习和,我能够掌握前三个单元所学到的知识,能熟练掌握小数意义,正确 迅...

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四年级数学教案。课题 第三单元繁忙的工地课型 新授。主备人 范爱芳集体备课人 夏桂玲张学伦赵云宁郭广禄刘洪库。第三单元繁忙的工地。三角形的认识。本单元教学目标 1 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和三角形的过程,认识角和三角形,知道周角 平角及各种角的大小关系。通过观察 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