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发布 2020-09-26 14:25:28 阅读 277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整体内容分布:

一)数与代数。

1.大数的认识。

2.三位数乘两位数。

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原来安排在现行教材第六册,现在因为整个计算的要求降低,又加入了许多新的内容,所以计算内容后移。)

二)空间与图形。

1.角的度量。

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原来角的度量、垂直与平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共同安排在第八册,现在把三角形单独放在第八册教学,其余内容提前教学。)

三)统计与概率。

统计――复式条形统计图。

四)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广角――运筹思想。

五)综合应用。

1.1亿有多大。

2.你寄过贺卡吗?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

1.亿以内数的认识。

2.十进制计数法。

3.亿以上数的认识。

4.用计算器计算。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掌握亿以内、亿以上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会正确地读写大数。

3.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

4.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数感。

三、编排特点。

1.优化教材结构,集中认数。九义教材:

第一单元: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包含计数单位、读法、算盘的认识――为了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写法)

第二单元:亿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含口算加减法、电子计算器的使用)

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对数的理论、数的运算进行整理,包含十进制计数法――包括亿以上数的认识,加、减、乘、除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现在对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的认识加以整合,中间的十进制计数法是对亿以内的进行归纳整理,并作为亿以上数的认识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现在的结构:

数的认识(亿以内――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

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用计算器计算)

2.提供丰富的素材,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的渗透。

科学知识:一个人一年的心跳次数,地球赤道长度,蓝鲸的重量,光传播的速度,蜻蜓的眼睛由多少只小眼组成,一小滴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数量,地球、太阳的直径,全球人数,天鹅飞行高度,九大行星离太阳的距离,地球陆地、海洋总面积,用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的星星数。

环保教育:新闻中的数据(共有多少少先队员参加“手拉手”活动、“保护母亲河”活动)、每年生产的一次性筷子数量。

国情教育: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公路总长度,我国小学数量,六个最大省份的面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面积,青藏高原的面积,主要农产品的产量。

爱国主义教育:天安门广场面积、可容纳人数,故宫占地面积,长城长度。

3.突出数概念的教学,从数学的高度把握十进制的原理,培养数感。

从数的认、读、写、大小比较,计数单位、数位、数级等数概念的多方面来全面地认识数。

十进制是数学的基础。整数、小数、十进分数从数学本质上是一致的,再结合各种计量单位中的十进制,使很多数学知识能够融会贯通。如小数可以从十进分数引入,也可以从整数引入(如进行单位换算),整、小数的计算法则本质相同。

数感的培养:p4“你知道吗”通过直观的素材让学生体会1亿有多大。

4.给学生留有探索的空间。

1)读、写数的法则教材上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到。

2)大小比较的方法由学生自己探索。

3)亿以上数的读、写更多地是让学生利用前面的知识进行迁移类推。

四、具体内容。

主题图:出示六个省市的人口和我国的总人口,为大数的认识提供现实背景。

例1:认识比万大的计数单位。

1)利用北京市人口使学生理解认识大数的必要性。

2)利用计数器动态拨珠的过程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万”以及“万”和“十万”之间的关系,接下来,利用类推,引出其他计数单位,揭示各计数单位的关系,突出规律性。

3)给出亿以内的数级和数位表,让学生利用数位表说出每个数位上数表示多少,理解“位值”的概念。,

第2题是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你知道吗”利用两个直观形象的素材使学生通过想像感受1亿有多大。

例2:读数。

1)利用已有知识(万以内的数――整万数),让学生发现含两级的数如何读,自己总结出只要按个级的读法,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即可。

2)让学生自己尝试读出其他的数。

3)通过探索、交流,自己总结含两级的数的读法。

例3:写数。

1)利用新闻中的数据引入。

2)整万数――一般数。

3)让学生自己探索写数的方法。

你知道吗”介绍阿拉伯数字的来历,为后面数的基本理论作铺垫。

练习一:第2题,把有关联的万以内数的读法和整万数对照安排,突出两者读法的异同。

第3题,学生自己探索读数的不同方法。

第10题,通过游戏练习。

第15题,培养数感。

例4:比较大小。

给出六个数据,让学生两两比较。自己总结比较的方法。

例5:以“万”为单位。

例6:四舍五入法。

(1)结合具体数据给出四舍五入的具体方法。

2)由于在估算中不是完全按照四舍五入法这种固定的方法来计算,所以放到这儿才学习。

练习二:第4题,让学生明确近似数和准确数的确切含义。

第7题,出现了亿以上的数,但这儿的重点是学生掌握化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

数的产生(实物、结绳、刻道记数――符号记数――数字出现)自然数。

利用我国人口数引出更多的数级,为下一步认识亿以上的数作准备。

给出数位表,把数位、数级、计数单位综合整理。

给出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

例1:读数。

例2:写数。

例3:把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求近似数。

让学生利用亿以内的相关知识,自主探索。

算盘的认识。

两种应用情境,说明两种功能――计算、记数。

两种算盘:中国算盘、日本算盘。

让学生认识算盘上每格代表的数以及如何用算盘表示数,并自己收集有关算盘的信息。

计算器的认识。

利用生活情境引入计算器。认识计算器各键的功能。

其他计算工具的认识。

课外阅读材料。

例1:一般四则计算。

加减把按键的顺序和屏幕结果对应起来,具体讲解。乘除让学生自己完成。

例2:用计算器找规律。

先用计算器算出前几题,根据因数和积的关系,猜测规律,写出后几题的答案,也可以用计算器进行验证。

练习三:第14题,利用简便计算的好处。

第19题,培养学生的数感,说明有时用计算器计算也并不全对,利用数感可以进行答案合理性的判断。

五、教学建议。

1.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但在教学时要为学生留有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对于数位、数级、十进关系等,要让学生牢固掌握,但不要像以前一样把现成的结论、法则教给学生,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2.要培养学生收集生活中大数的习惯和能力。

教材上有一些小的实践活动:

p4: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

p12:在家长帮助下收集有关大数的信息,在全班交流。

p17:你还想了解其他地区的人口数?如果可能,到互联网上查一查。

p23:关于算盘,你还知道什么?

实践活动:1亿有多大。

1.让学生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简单过程。

2.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培养对1亿大小的感性认识。

1.示范:(1)确定课题(2)确定方案(3)测量、计算(4)建立1亿表象(可用比较的形式)

2.自己设计方案,如可以选“1亿颗黄豆有多少”“1亿粒大米有多少”“1亿个人可以站多大面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一、教学内容。

1.射线、直线。

2.角的度量。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三、编排特点。

1.注重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直观过渡到抽象。

如线段、射线、直线的关系,角和射线的关系,各种角之间的关系。

认识射线和直线,由射线引出角的定义。

2.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

从一点画射线、直线可以画多少条,过两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实际测量角,用三角板拼角,用纸折角。

四、具体编排。

射线、直线的概念。

1.借助手电的光线,直接用数学化的语言给出两者的概念。

2.让学生讨论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和区别。(从端点、延长情况来讨论)

角的概念。1.利用探照灯给出“角”的数学化定义。

2.复习角的各部分名称。

3.角的表示法和读法。

角的度量。1.用角的大小比较引出角的度量,比较自然。

2.介绍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

3.小组讨论如何测量角的度数。两个角的方向不同,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来测量。

例1: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通过测量角度来比较,验证以前建立的结论。

做一做”第3题和练习四第4题都是让学生先估再量,是让学生对角度建立一个初步的表象。

练习四:第5题,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正方形里的特殊角45度、90度、135度。

第6题,通过拼角,使学生对三角板上的角有更深的了解。

第7题,通过观察两条相交直线形成的四个角的大小关系,使学生初步体会对顶角相等,初步体会互补。为后面学习平角作准备。

例2:平角、周角。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角、周角的概念,注意区别它们与直线、射线的关系。

例3:各种角的关系。

1.用量化的角度来判断,并说明直角、平角、周角的关系。

2.让学生利用平角和周角来求出两相交直线所成四个角的大小。与前面的练习呼应。

例4:用量角器画角。

直接给出画角的步骤。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

练习五:第2题,第5题,选择合适的工具画角,或用长方形、圆形纸折出某些角,其实也是巩固学生对一些特殊角的理解。如三角板上各个角的度数。

五、教学建议。

1.恰当把握目标。

2.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许多数学知识与生活有密切联系,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原型”,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找不到“原型”的,如直线的概念就比较抽象,教学时很难借助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因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数学中所说的“点”是没有大小的,“线”是没有粗细的,“面”是没有厚薄的。有的生活经验不能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甚至产生负面影响,如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日常生活中的牛角、羊角,甚至人民币的单位名称“角”等时常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干扰。

因此,教学时必须注意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适时和适度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一 教材的编写意图 1.全书配有彩色 式插图,设计新颖活泼,生动有趣,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3.本册书共6个单元 2个复习单元。每单元分 a b c 三个部分,每个单元的话题都联系学生的实际,如爱好,家庭,朋友等。小学学的...

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重视学生对语言 affordance 的生态理解。译林版新教材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将从我们的教学主体 学生,我们教学的依托 教材,教学的主阵地 课堂以及使我们的教学变宽的丰富的资源四个方面进行介绍。学生 我们教学的主体。我们的教学主体是学生,所以首先我们着眼于学生。准确地解读我们的教学对象,深入了解...

四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unit 2 it s a circle.一 教学目标。二 单元分析。1.学习链接。1 词汇 有关形状的词汇是本单元的重点。其他的单词如 draw,flag,lan等,只要求听懂,会说,不要求掌握。有关颜色的单词如 red,green,blue等在三年级已经学过,结合本单元可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