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 2020-09-15 06:02:28 阅读 2417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本小节主要讲述了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以问题的形式,层层深入地引入问题和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过程中构建知识网络结构。对两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完全按照孟德尔的推理去得出结论,没有作跨时代的说明,按照科学史的发展顺序,并没有放在减数**后叙述,让学生追随科学的脚步,层层深入理解科学思维过程,以演绎推理的主线,从现象到本质,归纳出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

一、教学目标:

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

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3.说出基因型、表现型和等位基因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2.教学难点: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四、能力方面:

1、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一些遗传现象。

2、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

教材分析】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是由以下的内容构成: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对现象解释的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和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等,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地展开讨论。本节课与本模块的其他章节有密切联系,本章内容集中描述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实验过程,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只是一种推测,根据推测总结遗传规律。

往后的章节是围绕第1章内容层层展开的。在第2章中回答了在这节课提出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不成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第3章描述了基因的本质。

第4章中描述了遗传因子如何行使功能。第5章描述遗传因子在传递过程中如何变化。第6章描述人类如何利用生物的遗传因子。

第7章描述生物进化过程中遗传因子频率如何变化。总的来说,这一章节在整个模块中的主线的开始,引导了这一主线的延续,在本节授课过程中必须起到一个好的开端。

学生情况分析】

在知识方面,本教学设计面向基础较好的学生,有一定的数学的基础,并在扎实的学习了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设计。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在一对相对性状理解的基础上,对思维的进一步拓展,而且在没有学习减数**配子的形成情况下,去理解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有活跃的思维。在分析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现象和数据分析时,涉及的引导学生分析的问题、数学分析方法,更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推理和归纳能力。

教学策略】1、教学准备:

1)制作本节课的多**课件。

2)布置学生复习孟德尔的分离定律,总结孟德尔杂交实验(一)的科学研究过程,预习本课内容,为课上的讨论分析作准备。

2、教学策略:

本节课内容仍然是按照孟德尔揭示分离定律时所采用的“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这样一种科学思维过程来呈现的,以演绎推理为主线,适时地把第一节的内容迁移到本节课中,及时巩固,加深理解。在教学中以演绎推理为主线,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想象和推理过程中完成本部分的教学内容。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2、理性思维训练贯穿于教学活动中。

在对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结果进行分析时,通过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想像力,为理解孟德尔提出的假说做铺垫,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3、选择适当的方式,将抽象内容具体直观化,理解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解决遗传学中的求概率问题,突破教学难点。4、讲与练结合,抓好基础,为学习后面章节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第1课时。

配套练习】1、下列哪种生物的遗传不适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 )

a.细菌 b.人 c.小麦 d.猫。

2、纯合的黄色圆粒豌豆( yyrr )与纯合的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f2**现绿色圆粒豌豆的几率是( )

a . 1/4b . 3 / 16c . l / 16 d . 3/4

3、两个亲本杂交,基因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子代的基因型是: 2yyrr 、 1yy rr 、 1yy rr 、 2 yy rr 、 2 yy rr ,那么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

a . yyrr 和yyrr b . yyrr 和为yy rr

c . yyrr 和 yyrr d . yyrr 和 yyrr

4、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 fl , 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 9 : 3 : 3 :

1 ,与该比例的出现无直接关系的是。

a.亲本必须是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

b.fl 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 4 种,比例为 1: 1: 1:1

c.fl 自交时 4 种类型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fl 的 16 种配子结合方式都能发育成新个体(种子)

5、基因型为 aabb 的父亲和基因型为 aabb 的母亲,所生子女的基因型一定不可能是( )a . aabb b . aabb c . aabb d . a abb

6、遗传因子为aabbcc的自交后代有多少种遗传因子组成( )

a.6 b.9 c.18d.27

7、遗传因子为aabbcc的个体能产生多少种雌雄配子( )

a.2 b.4 c.6d.8

8、白色盘状南瓜和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1全为白色盘状南瓜,若f2种纯合子球状南瓜有1000个,从理论上计算,f2种杂合黄色盘状南瓜的数目是( )

a.1000个 b.2000个 c.3000个 d.4000个。

9、 已知遗传因子a、b、c及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一对夫妇,妻子的遗传因子组合为aabbcc,丈夫的遗传因子组合为aabbcc,其子女遗传因子组合为aabbcc的比例和出现具有a b c 表现型的女儿的比例分别为( )

a/8 b/16 c/8 d/16

10、长翅红眼(vvss)果蝇与残翅墨眼(vvss)果蝇杂交,f1全部为长翅红眼果蝇。现有五个品种的果蝇分别与f1交配,依次得到如下结果:

1)长红:长墨:残红:残墨=9:3:3:1

2)长红:长墨:残红:残墨=1:1:1:1:

3)长红:长墨:残红:残墨=1:1:0:0

4)长红:长墨:残红:残墨=1:0:1:0

5)长红:长墨:残红:残墨=3:0:1:0

这五个品种的基因型按(1)~(5)的顺序依次是( )

a.vvss vvss vvss vvss vvss

b.vvss vvss vvss vvss vvss

c.vvss vvss vvss vvss vvss

d.vvss vvss vvss vvss vvss

11、黄色圆粒豌豆对绿色圆粒豌豆进行杂交,对其子代表现型按每对相对性状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如图所示:(黄、绿用y、y表示,圆、皱用r、r表示)

1)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黄圆是绿圆是。

2)杂交后代有种表现的性状,各种表现的性状及其在总数中所占比例是。

3)杂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数量占总数的。

4)杂交后代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是其中双隐性类型占。

12、在鸡中,毛腿(f)对光腿(f)是显性,豌豆冠(e)对(e)单冠是显性。两只公鸡a、b和两只母鸡c、d都是毛腿豌豆冠,让它们分别交配,后代的性状如下:

a×c→毛腿豌豆冠 ②a×d→毛腿豌豆冠 ③b×c→毛腿豌豆冠、光腿豌豆冠

b×d→毛腿豌豆冠、毛腿单冠。

试分析a、b、c、d四只鸡的遗传因子组成:

abcd参***:

1、a 2、b 3、c 4、a 5、a 6、d 7、d 8、c 9、c 10、d

11、(1)yyrr yyrr (2)4 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3:1:3:1

12、ffee ffee ffee ffee

教学反思】1、 在学生基本掌握上一节课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分离定律的内容,学生都能在接受新内容钱有了初步的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即: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对接下来的学习起到很好的铺垫。

2、 由于本模块教学的课时有限,教学内容又较多,学生虽然有中等水平,但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要有意进行适当的引导,旨在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准备去接受新知识,体会科学**的过程。如在杂交实验f2代**现四种性状的比例时需要引导他们把两对相对性状分开研究后,在把它们组合,明白重组性状是自由组合而来的。为后面结合数学概率分析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各种性状和遗传因子组成出现的概率做铺垫,但是有部分学生虽然基本掌握计算的方法,但是不能运用自如,需要在后面的课时里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3、 学生的配合是上课成功的关键,一个班思维较活跃的学生居多的话可以弥补教师的不足,增强老师的教学特色。如果在个别所谓的“差班”上课就应该降低要求,更加注重教学的基础性和针对性。本节课知识容量较大,难度较大,如果学生分化明显,就可能有一些学生消化不了所以更加需要在备课的基础上,备学生,了解各个班的情况,有针对性教学。

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问题 可称量的物质粒子数 解决 导入新物理量 物质的量。引导 学生联想过去学过的物理量 长度 质量等,它们都是有单位,且米 千克都是有基准的。物质的量的单位呢?它的基准是多少?学生 阅读p44有关内容并回答以下问题 设问 什么是物质的量?它的意义是什么?物质的量的单位什么?摩尔的基准是多少?什么叫阿...

生物高中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第一课时 一 课标解读。本课内容的知识点有 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课标的要求是 描述孟德尔关于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实验程序,说出孟德尔收集 整理和解读数据的方法,简述孟德尔发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依据 假设及推测。本节...

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练习

第一章。第二节。第1课时。一 选择题。1 2014 试题调研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6.02 1023个分子。b 1 mol氧的质量为16 gc 0.5 mol he约含有6.02 1023个电子。d 2h既可表示2个氢原子又可表示2 mol氢分子。2 对于等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