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第一课时

发布 2020-09-15 08:47:28 阅读 4517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

课时课题:第一章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一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并掌握生物圈,栖息地的概念。2知道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能力目标:1从慨念的学习,能认识生物圈的范围。

2通过讨论和学习,知道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生物和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培养学生保护生物,保护生态平衡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才能使。

自己在知识、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上有所提高。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本节最宜使用“激趣——**”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学习概念,观察**、课件演示和课本插图,对老师设计的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小组讨论、阅读教材,主动**,归纳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得出科学的结论,在学习和收获本节生物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概念教学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本节概念教学应采取任务驱动模式,激活学生思维去主动分析、讨论教材中生物圈和栖息地的概念,进而掌握这两个概念,从深层上了解这两个概念。这既体现了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概念学习能力。课前准备:

制作课件;学生课前进行生物圈和栖息地的调查及课文预习工作。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将复习旧知常态化,从而强化知识的识记和掌握。

复习提问2分钟。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6分钟。

引导**。新知**。

层层推进17分钟。

学生积极回忆、认真看书。

教师对上节课学过的主要知识。

等,要给出准。

的提问:生物的基本特征。

确、规范的答案。

导入: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

学生按照老。

学习了各种各样的生物,那大。

师的要求进。

家一定想知道它们在**生活。

行展示或表。

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所有。

述自己身边。

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

的生物及它。

的内容。们的生活环。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学习《生物。

境。并思考。

的生活环境》。概念讲述:(先让学生自己下定学生要根据义,学生自己下的定义可能五身边的实例花八门,但也是学生自己对生及教材的学物圈相关知识积累的反应,是习等积极回学生课前精心准备的结果,是答教师的问学生劳动的果实。

)题:地球上的从学生的回答中,找到点滴信任何一个地息,反馈表扬,方是否都有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去表述,生物生存不要怕错误,从错误中认识更呢?谈谈自能清楚细致认识概念的内涵。

己的看法。归纳总结:指出生物圈讲述生物圈的定义及范围:

的范围,知道地球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生物圈的三和岩石圈的上层才有生物生个范围。存,有生物的这个圈层叫做生再思考:生物物圈。

圈之所以适于生物生存大气圈:应具备怎样。

唤醒注意。激发兴趣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概念教学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应从各个方面去渗透。概念教学也是生物学教学的重点。

水圈:岩石圈。

层层推进。新知**。

的基本条件。

过渡:学生先思考: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讨论问题:

家里的花,点播后接着引入问题:家里的小动生物圈之所以适于生物生存,物,是因为它具备了大多数生物生校园里的生存的基本条件:物1:

阳光等等,2:水分如果让它们3:空气好好活着,基4:

适宜的温度本的外界条件是什么?再从整体上理解生物圈的含意,就比较透彻了。

让每个学生都。

有展示才华的机会和环境,让每个学生个体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到这,让学生理解生物圈的概念就更有深度了。

栖息地:布置看书第7页:

1:说出**告诉我们的信息:孔雀:

边读边思考,野大豆:并且把老师2:重点是**中的生物周围给出的问题的环境。

归纳出答案。3: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栖息地的概念,找出不同的栖息地类型,举出自己身边的不同栖息地,新知**联系学校的环境:操场南,促进每个学生。

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操场北,自学提纲加深理解栖息地的概念。

巡视了解观察第8页图:

几种生物的栖息地类型。

思考:1各有何特点?

2栖息地如果没有了,会对其中的生物有何影响?

联系实际,说出当今社会破坏各种生物栖息地的因素。

四种栖息地各有代表性:1海豚。

海洋(咸水)2骆驼荒漠3鹿草原4野鸭。

河塘(淡水)

小组讨论,小组交流。组长发言后,老师反馈,表扬和鼓励。

用学到的生物。

1海豚知识解决生活海洋(咸水)中的实际问2骆驼题,同时也对荒漠学生进**感3鹿教育:让学生草原初步形成生4野鸭物和自然和河塘(淡水)谐发展的观。

点,培养学生保护生物,保护生态平衡的社会责任感。

知组织交流点拨建构8分钟。

把今天学到的知识概括和归纳:

完成生物助学第5页:知识建构:见板书设计。

这一环节的设计促进了知识的整合。

学生自主回顾本节收获。

分层练习。当堂感知学生独立自。

主完成,课堂。

检测要及时。

体验成功互纠。

深化提高。课堂达标检测题:

a类:教材9页某1题、《新课程助学丛书·生物助学》3页。

课堂达标检。

自主学习题;b类:教材9页。

测题及课下。

某2题;作业。

c类:教材9页某3题、《新课。

7分钟。程助学丛书·生物助学》4页当堂达标题。课下作业:

课下调查我们枣庄本地有代表性的一种生物,就它的栖息地的情况,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形成一小调查报告。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学习延伸到课下。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明确的完成目标。

板书设计: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一生物圈:概念:

1大气圈2水圈3岩石圈。

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二栖息地1概念:2类型,3栖息地丧失的关键因素。教后记:

概念教学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应从各个方面去渗透。概念教学。

也是生物学教学的重点,本节概念教学应采取任务驱动模式,激。

活学生思维去主动分析、讨论教材中生物圈和栖息地的概念,进而掌握这两个概念,从深层上了解这两个概念。这既体现了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概念学习能力。

先让学生自己下定义,学生自己下的定义可能五花八门,但也是学生自己对生物圈相关知识积累的反应,是学生课前精心准备的结果,是学生劳动的果实,汗水的结晶。从学生的回答中,找到点滴信息,反馈表扬,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去表述,告诉学生,不要怕错误,从错误中改正,能更加清晰,细致的去认识所学习概念的内涵。

第一章第二节非洲02课时

第一章第二节非洲 气候 河流和资源 导学案。姓名班级。科目 七年级地理课型 新知探索课授课时间 第三周第2课时序号 05 学习目标及重难点。1 通过对气候资料 地图的分析,了解非洲以热带为主的气候以及气候类型对称分布的特点,学会看各种气侯图,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图,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重难点...

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第一课时

2.1人口的空间变化 第一课时 主备人 刘霞研备 高一备课组授课人时间 学习目标 1 识记人口迁移的概念 类型。学习重点 2 能够归纳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迁移的原因 特点及流向。学习重 难点 3 能够运用图表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不同阶段 人口迁移的原因 流向及特点。学习重 难点 ...

生物高中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第一课时 一 课标解读。本课内容的知识点有 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课标的要求是 描述孟德尔关于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实验程序,说出孟德尔收集 整理和解读数据的方法,简述孟德尔发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依据 假设及推测。本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