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用计算器计算

发布 2020-09-14 16:07:28 阅读 3085

6.1 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页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提示。教材呈现了两种常见的计算器,通过大头蛙“你会使用计算器吗?”,让学生在交流中认识计算器的常用键及使用方法;接着,教材通过计算“5040+1073=6113”,详细介绍了计算器运算的操作步骤。

教学时,教师要用计算器(实物)组织教学,千万不要让学生认读教材上的计算器**。另外,用计算器进行例1的计算时,还可以增加三位数乘两位数,四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式题,先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再尝试着笔算。一方面练习用计算器计算,体验用计算器计算的优越性,另一方面,给学生创造用已有计算技能进行知识迁移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计算器的常用键及使用方法;掌握用计算器计算的操作步骤,并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认识计算器并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用计算器计算充满兴趣,体验计算器计算方便、快捷、准确的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计算器的常用键及使用方法,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运算。

难点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运算。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计算器、多**课件。

学生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大家都去过超市吗?它每天都有很多顾客,特别是到了节假日,更是人山人海。

当顾客推着满满一车物品去付款时,营业员总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告诉他应该付多少钱?为什么呢?(**收银台画面)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常用的计算工具——计算器,通过今天的系统学习,老师相信你们一定都会使用计算器计算了。(板书:用计算器计算)

设计意图: 从生活情境入手,从实际问题分析,引出能快速计算的工具—计算器。

二)**新知。

1、认识计算器。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想了解计算器的哪些知识?

(预设) 计算器如何开、关。

使用计算器有哪些优点。

计算器各部分的名称。

计算器上的常用键有哪些,如何计算。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许多,虽然大家的计算器有些不一样,但是一些基本的功能和结构还是相同的。下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计算器上各部分的名称。

课件出示)1)开关键on按此键,显示屏显示“0”。

2)数字键:7894561230按数字键,屏幕显示相应数字。

3)符号键:+-按符号键,屏幕不改变原显示内容,计算器按此键功能输入计算要求。

4)关闭键:off 按此键,关闭计算机,ce是删除键。

说明:教师着重介绍on/off是开关机键;ce是删除键键是四则运算键。

教师介绍显示屏、键盘及基本键的名称和功能。并说明有些键由于我们学的知识有限现在还不能用,可以以后再学习,不同的计算器还有一些特殊的功能键,我们可以在需要时边用边学。

2、学习使用计算器。

师:对计算器常用键了解之后,老师来考考你们,先按几个数字试试,你的计算器开机了吗?按的什么键?

师随便报数,生按键,注意归位)

师:看来同学们都熟练掌握了各个键的用途了,下面我们来做一道题。

尝试计算:5040+1073=6113,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做这道题。

1)学生尝试独立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教师边演示边讲解计算过程。

按开关键on

按数字键5 0 4 0

按+按数字键1 0 7 3

按=记录结果。

按开关键on或者按关闭键off

师:同学们做得都很好。为了正确输入数据和运算指令,每输入一个数据后必须迅速校对。你用计算器计算后有什么感受?

方便、快捷、准确)

师:人们正在用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更高效。

3、用计算器计算。

师:下面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一会全班交流。(课件出示或板书)

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交流,问题个别辅导。

设计意图: 先认识计算器,再尝试使用计算器,最后用计算器计算,这样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三)巩固新知。

1、教材第61页“练一练”第题。

2、教材第61页“练一练”第3题。

设计意图: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练习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学会使用计算。

四)达标反馈。

1、填出计算器上各个部分的名称。

2、芳芳同学在用计算器计算385+298时,先按上385,在按298时,不小心按成了297,这时只需按( )键,然后再按上( )就可接着操作了,比较简便。

3、把**补充完整。

4、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5、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白白浪费18千克的水。

1)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多少千克的水?

2)把这些水分别装入饮水桶中(每桶装25千克),算算大约装多少桶?

3)如果一个家庭每天需要4桶水,这些水可够多少个家庭用一天?

答案:1、显示屏、数字键、运算符号键。

1)365×18=6570(千克)

2)6570÷25≈262(桶)

3)262÷4≈65(个)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畅想一下,未来的计算器会是什么样的?

设计意图: 在反思中回顾总结本节课知识,同时畅销未来计算器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好奇心与**欲。

六)布置作业。

1、填空。

1)电子计算器简称( )

2)打开电子计算器应按( )键,关闭电子计算器应按()键。

3)在电子计算器上,是( )键。

2、选择。

1)用普通计算器计算800+23×45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800+23×45 b.800+45×23 c.23×45+800

2)在计算9-4时,把4按成了5,若想清除5,应按()键。

3)每按一个数字键,显示屏右端就显示这个键上的数字,同时前面输入的数字()。

a.向左移动一位b.向右移动一位c.不动。

3、我是小法官,对错我来判。(对的打“∨”错的打“×”

1)off是计算器的开机键。(

2)在运算过程中,发现已经输入的数据不正确,可以使用off键清除错误。(

4、用计算器计算。

5、南山小学排球队队员的身高情况如下。(单位:厘米)

男生:138 143 130 141 137 142 136 139 134 140

女生:150 142 143 145 130 128 141 139 137 135

分别求出学校排球队男、女生的平均身高。

答案:1、(1)计算器 (2)on/ce off (3)运算符号键。

2、(1)c(2)a(3)a

男生:(138+143+130+141+137+142+136+139+134+140)÷10=138(厘米)

女生:(150+142+143+145+130+128+141+139+137+135)÷10=139(厘米)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用计算器计算”这节课是一节非常适合学生动手操作的课例。教学时,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所蕴含的操作因素,让学生动手操作,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在学生了解了计算器的功能后,让学生用计算器进行相关的计算,这正是学生们所想要做的,因而他们愿意参与,乐此不疲。

在计活动中,真正感受到了计算器计算的优势,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资料包。

教学资源。常见的四类计算器。

1、算术型计算器——可进行加、减、乘、除等简单的四则运算,又称简单计算器。一般都是实物计算器。

2、科学型计算器——可进行乘方、开方、指数、对数、三角函数、统计等方面的运算,又称函数计算器。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实物。

3、程序员计算器——专门为程序员设计的计算器, 主要特点是支持and, or, not, xor。

4统计计算器--为有统计要求的人员设计的计算器, 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实物。

计算器组成结构。

计算器一般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键盘、显示器、电源和一些可选外围设备及电子配件,通过人工或机器设备组成。低档计算器的运算器、控制器由数字逻辑电路实现简单的串行运算,其随机存储器只有一两个单元,供累加存储用。高档计算器由微处理器和只读存储器实现各种复杂的运算程序,有较多的随机存储单元以存放输入程序和数据。

键盘是计算器的输入部件,一般采用接触式或传感式。为减小计算器的尺寸,一键常常有多种功能。

显示器是计算器的输出部件,有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或液晶显示器等。除显示计算结果外,还常有溢出指示、错误指示等。

计算器电源采用交流转换器或电池,电池可用交流转换器或太阳能转换器再充电。为节省电能,计算器都采用cmos工艺制作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并在内部装有定时不操作自动断电电路。计算器可选用的外围设备有微型打印机、盒式磁带机和磁卡机等。

资料链接。计算器近代发展。

早期的计算器为纯手动式,如算盘、算筹等。算盘通常是以滑动的珠子制成。在西方,算盘在印度阿拉伯数字流行前使用了数个世纪,且在近代中国的记账与商务上仍广泛使用。

后来出现机械计算器。17世纪初,西方国家的计算工具有了较大的发展,英国数学家纳皮尔发明的"纳皮尔算筹",英国牧师奥却德发明了计圆柱型对数算尺,这种计算尺不仅能做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甚至可以计算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这些计算工具不仅带动了计算器的发展,也为现代计算器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为现代社会应用广泛的计算工具。

《用计算器计算》第一课时学案

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用计算器计算 第一课时学案。学习内容 p40 41例1 例2,p41练一练,p43练习七1 4题。学习目标 1 初步了解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名称和功能。2 学会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学习重点 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预学活动 1 从3道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导学案 第7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学习目标 1 能用计算器探索规律。2 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学习重点 运用规律进行计算。学习难点 发现规律。课前游戏体验。阅读课本38页的 什么是数字黑洞 并亲自体验数字黑洞。一 自主学习 合作 1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1 11 2 11 3 11 4 11...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导学案 第7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学习目标 1 能用计算器探索规律。2 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学习重点 运用规律进行计算。学习难点 发现规律。课前游戏体验。阅读课本38页的 什么是数字黑洞 并亲自体验数字黑洞。一 自主学习 合作 1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1 11 2 11 3 11 4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