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语文教案 17山谷中的谜底苏教版

发布 2020-08-12 13:40:28 阅读 6751

17、山谷中的谜底。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3.通过朗读训练,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合作、**法。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再有事生共同讨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

2.分角色感情朗读法。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指导朗读体会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把握。

3.激趣导入法和情景教学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这句话的含义。

2.培养学生理智地面对挫折与困难的能力。

教学重点:

凭借课文内容了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初步领会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

教学难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行字词句的训练。

2. 凭借课文内容了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初步领会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

1.高高个儿一身青,脸儿金黄喜盈盈,天天向着太阳笑,结的果实数不清。(向日葵)

2.皮肉粗糙手拿针,悬崖绝壁扎下根。一年四季永长青,昂首挺立伴风云。(青松)

使学生动情,带进课文美好的境界。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主动质疑、乐于**的能力。】

二、初读感知:

1.自学生字词,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大意。

2.检查自学效果。

ppt1:魁北克省女贞帐篷枝丫。

苍翠挺拔柘树谜底弹性。

漫天飞舞旅行摧毁屈服。

ppt2: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待压力减轻,刚弯下去的树枝又立即**回来,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

我得到了一个启示——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做出适当的让步,以求**的机会。

ppt3:加拿大魁北克省(知识普及)

柏柘女贞雪松(**解释)

3.默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条理,初知课文大意。

第一段(第。

一、二自然段),写加拿大魁北克省山谷中奇异的自然景观是个长期没有揭开的谜。

第二段(第三自然段),写两个旅行者在大雪纷飞中,通过仔细观察,揭开了这个谜底——东坡雪大,只有雪松枝丫富有弹性,没被积雪压断;西坡雪小,各类树种都能存活下来。

第三段(第四至六自然段),写发现这一谜底的两位旅行者的对话,指出了这一自然现象给人们的启示——“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做出适当的让步,以求**的机会”。

三、精读课文。

1.出示谜面:“山谷中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而东坡只有雪松。”

理解“始终”一词。(人们开始发现这儿的奇异景观,到两个旅行者揭开这个谜底,中间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2.讨论大舞台:这个谜后来怎么揭开的?谜底是什么?它给我们什么启示?(四人一小组选择一个题目进行研究)

3.示:“谜底终于被揭开了……也都存活了下来。”

指名读,相机问:“雪松的这个本领”是怎样的本领?

4.示“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始终完好无损。”

理解重点词语:“弹性”是机动灵活,能够应变的重要条件,而及时“**”才是“弹性”的重要性能。“弯曲”只是暂时退让,是应变的一种策略,最后能“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这才是“弯曲”策略的最终目的和必然结果。

“反复地积”要想象出暴雪之大,“反复地弯”体会雪松承受的压力之大,和在承受的同时适当退让的策略。“反复地落”体会退让策略的成功;“反复地弹”感受雪松不屈不挠的精神。“不论……始终”体会雪松是强者、胜利者。

“始终” 感受到每次下大雪如此,长期以来都是如此,强调一直这样,突出雪松顽强的生命力。

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积累去自主阅读,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让学习语文成为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

5.有人读了课文的第三段以后说,雪松面对风雪,一个劲地向下弯曲,他们是一群胆小的弱者。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

6.指名读第一位旅行者的话,思考:面对积雪,雪松、其它的杂树是否为自己的生存抗争了?他们分别又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你如何评价他们。

雪松不仅能顽强地与大风雪抗争,而且能够适时地弯曲和**,始终保持自己的苍翠与挺拔。我们所看到的不仅仅是一种生存的技巧,它还是一种智慧、一种胸怀。)

7.引导学生感悟,东坡曾长过的杂树,因为缺少应对逆境的办法,没有雪松这样的弹性,所以生存能力不强,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最后被摧毁消亡了。

通过朗读、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思考、感悟。教育不是告诉,也不是外塑,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是自我建构和生成的。】

8.出示第二位旅行者的话,指名读,引导学生理解:“弯曲”是为了赢得“**”的机会,从而使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弯曲”绝不是屈服和毁灭的表现。

启发人们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敢于退让,又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一样可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9.齐读最后一段话。

三、课堂巩固。

1.由雪松你想到了什么人?什么事?

阅读“卧薪尝胆”和“胯下之辱”

2.送词句给学生。

负荆请罪、忍辱负重、退避三舍、以逸待劳、大丈夫能屈能伸、小不忍则乱大谋、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

3.考考你。

1)麦苗面对严冬停止生长不是 ,而是。

2)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不是 ,而是。

3)体育课跳远,我们要先把腿弯曲一下不是 ,而是。

4)平日里同学们的谦让不是而是。

正面抗争”的重要,要学生懂得,面对困难,挫折甚至打击的时候,首先应该做的不是弯曲一下,而是“正面抗争”,要尽最大的可能去承受,去主动挑战,但当困难已经大到你无法承受的地步的时候,就要学会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以求**的机会。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表达及善于联系旧知的能力。培养学生乐于交往、合作的精神。】

4.齐读最后一段。

四、作业超市:

1.积累背诵。

1)、由雪松联想到的名言警句。(3句以上)

2)、赞美松树的诗句。

3)、由雪松联想到的成语。(5个以上)

2.以《雪松的启示》为题,写写学完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3.搜集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4.观察一奇特的自然,并找出原因,说说得到什么启示,并把它写下来。

板书:17山谷中的谜底。

西坡东坡。松、柏、柘、女贞雪松。

弹性 :弯曲完好。

**无损。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本课是一篇叙事简洁、说理深刻的文章,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朗读课文,进行词句的训练。

谜底给人的启示以及文章的最后一段的理解是教学的重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开始,我游戏开始,到猜谜的导入,都是为学生有兴趣地学习课文铺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激发了学生们主动去探求知识的欲望,提高了学生去读课文的兴趣。阅读教学中我抓住了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始终”、“弹性”、“弯曲”、“**”、“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完好无损”及“确实,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在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课文。

让学生与课文产生共鸣,更深刻地体悟课文所讲授的道理。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课文17《山谷中的谜底》苏教版

山谷中的谜底 第二课时导学案。一 教学目标。1.了解谜语的组成,理解 谜底 在文中的意思。2.品析推敲重点词句,了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初步领会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3.联系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理解 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 的深刻含义。二 教学重难点。1.联系课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课文17山谷中的谜底苏教版

山谷中的谜底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在充分预习和教师指导下,学生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通过辩论等形式理解雪松独特的本领,感悟雪松是真正的强者和智者形象。3 借助课文规范的语言进行说 写训练,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4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7山谷中的谜底 第2课时 苏教版

山谷中的谜底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雪松独特的本领,感悟雪松是真正的强者和智者形象。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 的深刻含义。学习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1.理解雪松独特的本领,感悟雪松是真正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