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发布 2020-07-30 16:26:28 阅读 6987

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导学案。

第二单元)6.商鞅南门立木(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义,并积累词语。

2. 读通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条理,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诚信是耀眼璀璨的阳光,它的光芒普照大地;诚信是广袤无垠的大地,它的胸怀承载山川;诚信是秀丽神奇的山川,它的壮丽净化心灵。曾子杀猪、孟信卖牛……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无不打动着我们的心,这节课就让我们学习一个有关“诚信”的故事。

二、预习与检测。

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读拼音,写词语。

hú lú jī chicháo tínɡ

xǐxiàoyánkāi

2.多音字组词。

biàn() jǐn() dǎo()

便尽倒。pián() jìn() dào()

3.根据意思写成语。

1)绞尽脑汁,深沉地思考。()

2)形容人多,议论纷纷。()

3)形容脚步迈得大,走得快。()

4)形容心情愉快,满脸笑容的样子。()

二)再读课文,想想:课题“商鞅南门立木”在文中的意思?

三、自主学习,合作**。

1.商鞅为什么要说服秦孝公变革旧的法规?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商鞅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了解。

2.商鞅南木立木的目的是什么?

3.南门立木最终产生了什么影响和作用?

商鞅一事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它不但为朝廷树立了一个、的形象,而且为新法的顺利实施。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用不同的形式朗读这段话后,尝试背诵。

3)从这段话中,你能读懂什么?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识字学词,读通了课文,并通过读文思考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了商鞅南门立木的起因、经过与结果。

学习资料】在我国历史上的战国七雄中,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原来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秦国的国君秦孝公下决心发奋图强,广泛搜罗人才。他下了一道命令:

无论是秦国人或是外来的客人,谁要是能想办法使秦国富强起来,就封他做官。有一个卫国的贵族叫公孙鞅(就是商鞅)跑到秦国,见了秦孝公说:“一个国家想要富强,必须重视农业,奖励将士;要打算把国家治好,必须有奖有罚;赏罚分明,朝廷有了威信,一切改革就容易进行了。

”秦孝公听后觉得有道理,于是任命商鞅为左庶长,专门主持变法。在商鞅的主持下,秦国日益富强。

6.商鞅南门立木(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品析文中关键语句,深入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用意。

2.交流对商鞅南门立木这一做法的看法,从中感受商鞅的胆识与魄力。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意思。

学习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简要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自主学习,合作**。

1.商鞅南门立木开始时,遇到了什么困难?大家的表现是怎样的?请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并在句子的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

2.根据提示,体会句子意思。

1)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怕是耍人玩儿的吧?(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因为当时社会上根本没有这种便宜的事,“怕是在耍弄人”也就是说人们对商鞅的做法表示。

2)从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个小伙子,只见他挽起衣袖,把大木柱扛起来就走,一边走,一边还嘟囔着:“我倒要看看,这位左庶长大人说话算不算数。”(小伙子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这句话说明了小伙子对商鞅下的命令持态度,只是抱着的心态去搬那根大木柱。

3)小伙子噌噌噌地登上了城楼,不一会儿,手捧五十两**,喜笑颜开地走了下来。(小伙子仅仅是因为得到了赏金而高兴吗?)

小伙子喜笑颜开不仅仅因为,更主要的是因为他亲眼看到了这位左庶长,。

三、迁移训练,拓展延伸。

1.学习到这里,你觉得商鞅是一个怎样的人?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言而有信、说到做到”。

3.小练笔。

生活中,你有没有过因为自己失信于人,让自己后悔的事。请用一段话把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下来。

四、总结全文。

课文讲述了我国战国时期的改革家为了在全国建立起一种的良好社会风尚,从根本上保证变法的成功,在都城的故事,显示了他变法的和。

五、作业布置。

1.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路遥知马力,海阔凭鱼跃,一朝权在手,此地不留人,已所不欲,不入虎穴,当局者迷,2.阅读《不肯拿立场做交易的人》《王安石惩罚皇亲(一)》和《王安石惩罚皇亲(二)》

7.狄仁杰公正**。

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义,积累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狄仁杰是怎样公正**的。感悟狄仁杰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精神。

学习目标】一、理解课题,认识人物。

狄仁杰:唐朝大臣。历任大理丞、待御史、州刺史等职。

武则天时多次任宰相。他为人耿直,敢于犯颜直谏,面折廷争。在规劝武则天恢复唐室、使国家免于内乱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他善于断案,执法公正宽平,使不少无辜百姓免于受刑戮。

二、预习与检测。

一)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根据意思写成语。

1)形容名声迅速提高。()

2)因生气而发怒。()

3)指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群人聚集在一起。()

4)到处都是呻吟呼号声。()

5)刚强正直,廉洁清明。()

6)十分推崇,声望极高。()

2.给加点字注音。

执法不阿()压根儿()包庇()任命()

二)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主学习,合作**。

1.狄仁杰身为大理寺的负责人,是怎样公正**的?请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语句,并在句子旁标上旁注。

2.狄仁杰为了维**律敢于犯颜直谏,文中列举了哪三个事例?

3.他不顾个人安危,犯颜直谏是为了什么?

四、迁移训练,情感升华。

面对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狄仁杰,你想对他说什么?

我想对他说:

五、课堂小结。

唐代名相狄仁杰身为一名**官,他明察善断、刚正廉明、执法不阿,在他公正**的行为背后,我们体会到了他对朝廷的忠诚,对人民的关爱,体会到了他那正直而伟大的心灵。

六、课堂训练。

1.照样子,写词语。

碧海蓝天(含有颜色)

勃然大怒(含有“然“字)

见义勇为(描写人物品质)

成千上万(含有数字)

2.按要求改写句子。

1)老班长为我们牺牲在草地上,我们怎能不伤心呢?(改为陈述句)

2)雪花在空中飞舞。(改为比喻句)

3)寒风吹在脸上很疼。(改为夸张句)

4)这一切是很美丽的,就像一幅图画。(改感叹句)

5)大卫向扫罗王请求出去和歌利亚交战。(缩句)

8.出色的老师(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并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加以理解。

2.整体把握文章的情节,叙述故事的梗概。

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入:说到做到遵循的是诚信的规则,公正**维护的是法律规则,因为这些规则的存在,才使得我们可以正常有序地生活,才使得社会可以安定、稳定地发展。

今天再来学习一个有关规则的故事。

2.出色的老师在你认为应该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3.文中“出色的老师”指的是谁?

二、预习与检测。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读拼音,写词语。

chuǎicèhéǎikěqīn

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

6 北京的春节。年级 六年级单元 第二单元导学课 2012 年 3 月 1日。主备课人 黄桂香学科组负责人 朱珍明学科主管 付敏辉 学习目标 1 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一 教材简析。本组教材围绕 中华民风民俗 这一专题,选编了4篇课文 北京的春节 藏戏 各具特色的民居 和田的维吾尔 它们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课文后面还安排的 口语交际 习作 回顾。拓展 二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2.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

六年级第二单元导学案

平舆县外国语学校语文自研导学案。六年级二班姓名 冯立荣日期 2015 8 16编号 自研课导学课题 5詹天佑课时 第一课时。主题导向自主 展示表现。激情晨读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学习主题 通过自读自悟,交流展示,我能做到 1 理解课文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