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发布 2020-07-30 08:29:28 阅读 9341

人文主题:触摸自然。

语文要素: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本单元教案提供者: 李春健王程程。

单位: 即墨区第一实验小学。

草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学会“毯”“腐”等8个生字,理解“翠色欲流、渲染”等词语。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想象草原的迷人景色,能读出自己的感受。

3.通过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激发学生热爱草原和民族大团结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跟随课文内容想开去,想象草原的美丽景色,认识草原的风光美和人情美。

教学难点】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想象自己与分别时的情景,感受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激发学生热爱草原和民族大团结的思想感情。

课前预习:一、 创设情境,歌曲导入。

出示草原风景**,**民族歌曲,顺势导入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就和老舍先生一起走进辽阔的大草原,感受美丽的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板书课题。你对草原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加歌曲的直观导入方式,激发了学生兴趣,使学生尽快的进入课堂的学氛围当中,为下面更好地从文中了解草原做铺垫,形成了积极的阅读期待。

二、检查预习,初读感知。

1.生词归类,学生挑战认读。

出示生词:马蹄襟飘带舞彩虹鞭子境界衣裳绿毯。

指名读,开小火车检查。指导读好“襟飘带舞”的发音。指导“涩”字,范字,学生练写,同桌进行三星评价。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使字词教学重点突出,扎实有效。

2.交流“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草原的?”

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讨论交流,归纳出是风光美和人情美两个方面,并板书。

设计意图】:这样一来,学生对课文就有了整体的把握,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做了铺垫。

三、品读感悟,激发想象。

一)走进“风光美”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的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草原景色的美丽呢?请从课文中找出能打动你的句子,圈点勾画,写写批注。

2.全班交流原因,教师适时点拨。

重点指导“一碧千里”、“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引导学生结合插图,想象这有如绿毯上绣着白花的美景。再从“空气清鲜”和“天空晴朗”去想象草原的高原辽阔。

师适**价:风光如此秀美的草原,怪不得连骏马和大牛都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呢!

3.抓关键词,想象画面。

抓住“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这个句子,理解“渲染”,想象“翠色欲流”的画面。

师范读,齐读。

4.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提出疑问:这段话中,哪句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哪句写了作者的感受?

通过小组交流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并交流。教师小结:我们透过作者的笔端欣赏了如此美景,结合作者的感受,通过想象又得到了新的体会。

大家看,写景离不开写情,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是本文的一大特点。(板书:情景交融)(落实课后题第。

一、二题)师引导:这么美的景,这么美的语句,值得我们积累。请大家试着背诵这一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通过抓关键词对文章内容进行想象,通过美读,提高理解、欣赏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2)走进“人情美”

过渡语:草原的天很可爱,景色也很迷人,草原的人民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鼓励学生默读2-5自然段,把体现草原人情的语句画出来,小组交流讨论并发言。

1.默读第4-7自然段,用横线划出体现“人情”的句子,“由初入草原到远远地望见河、牛羊、马群,听见鞭子响,到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引导学生发现进入草原过程中的由静转动,在读中展开想象:

如果你坐在这辆行车洒脱的车上,你看到的画面是怎样的?哪个词让你对草原人民有了深刻的印象?根据作者的描写,试着再用自己的话说说。

聚焦“飞”字,引导学生读出草原人民迎接远方的客人的急切心情。

2.理解“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画面,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的形式,抓住“热乎乎、握住不散、语言不同、心一样”等关键词感受蒙汉人民一家亲的热烈场面。

3.通过“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的句子,小组合作朗读,想象现场蒙汉人民的敬酒的动作,体会蒙古人民的热情真挚。

过渡: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引导学生在理解与想象中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出草原人民的热情。创设情境,出示《蒙古人》**。

进行想象:夕阳西下,宾主双方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原,就要分别了。耳边,悠扬的马头琴声、质朴高亢的蒙古民歌还在回响;嘴里,喷香的奶茶、鲜美的羊肉,回味无穷;脑海中,那雄健有力、明快强烈的蒙古舞蹈依然历历在目。

手握着手,那样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想想如果自己置身于这个场景中会怎么样?

师小结: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语言,但完全没有陌生感,他们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情,这正像文中提到的“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生活中,你也有与人惜别的经历吗?生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诵读感悟中,体会蒙汉两族人民的浓厚感情,对学生进行民族大团结的德育渗透,也使学生懂得珍惜感情。落实课后第三题。

同时,在语文要素方面,让学生在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落实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三)斟酌语言,学会表达。

1.回顾全文,作者是怎样把这篇访问稿些的如此富有感染力?

2.生交流讨论,师小结:写景时融入感受,将真情实感细腻表达。情景交融的写法不仅会让文章更鲜活,也能让读者跟着作者想象画面,得到更深的体会在今后的习作中也可以学以致用。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重视了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实现了由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拓展《敕勒歌》,美读。

2.引导学生继续想象草原的美丽景色,小组交流讨论,试着说说诗歌展现的画面。

3.作业:展开想象,介绍游览过的美景或者自己的家乡,把美景、美食、好玩的地方都写成一篇小练笔。

师结束语:孩子们,这节课我们跟随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游览了内蒙古草原,感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草原风光美,人情更美。

祖国真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有机会的话,咱们也去内蒙古大草原感受一下,好吗?

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课文内容,检查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交流写作片段。

三、选取优秀片段进行全班展示。自评互评师评。

丁香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缀、幽”等8个生字,理解“参差、迷蒙”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朗读中展开想象,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这是教学重点)

3.比较古人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

教学重点】跟随课文内容想开去,想象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培养自己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的能力。

课前预习:二、 创设情境,**导入。

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牡丹代表富贵,松柏喻指傲岸长青等。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文——《丁香结》,作者又赋予丁香结什么样的情感呢?

设计意图】:**的直观导入方式,激发了学生兴趣,这样和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做好衔接,既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又让学生根据课题设下疑问,为接下来的理解重难点做好铺垫,形成了积极的阅读期待。

二、检查预习,初读感知。

1.生词归类,学生挑战认读。

出示生词:缀满幽雅参差笨拙模糊薄片恍然。

指名读,开小火车检查。指导读好“薄片”的发音。指导“幽”字,范字,学生练写,同桌进行三星评价。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使字词教学重点突出,扎实有效。

2.简介作者宗璞。

3.交流“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丁香的?”

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讨论交流,归纳出是赏丁香和悟丁香两个方面,并板书。

设计意图】:这样一来,学生对课文就有了整体的把握,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做了铺垫。

三、品读感悟,激发想象。

一)“赏丁香”

1.默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的丁香花,各是怎样的?找出你喜欢的描写丁香花的句子。圈点勾画,写写批注。

2.学生交流、汇报。

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城里街旁、宅院里的丁香花;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是校园里的丁香花;第三自然段描写的是我家屋外的三棵白丁香。

在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抓住这几句话适时点拨: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枝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在**?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丁香花呈现的样貌,“探”“窥”两个动词形象地突出了丁香花的体态娇小,姿态动人。)

2)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的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

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

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檐前积雪”指的是什么?(丁香花。)“香气直透毫端”说明了什么?

(说明香气非常浓郁。)为什么说“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丁香花虽然微小却繁多,单个的固然单薄,可是众多的花聚到一起就形成许多簇,使整棵树耀眼夺目。

)3.思考:想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花的?学生回答,共同梳理:

1)形状: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

2)颜色:紫色、白色;

3)气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板书:形状颜色气味)

4.再读读喜欢的句子,边读边想象丁香花的样子。

5.讨论交流,本部分从生长环境、开放态势、花的气味、花的形状、花的颜色描写了丁香花。

设计意图】:以问题作为牵引,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自主**,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其中,本环节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想象,使学生对文本的内容有更加清晰的认识,然后再着重引导学生抓关键的句段揣摩体会句子的含义,以期达到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

3)“悟丁香”

1.默读第4-6自然段,思考:什么是丁香结?圈点勾画。

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六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unit 1 how do you go there?第三课时。一 教学目标 1 能充分理解并正确朗读对话并完成课后练习。2 能初步运用连接词first next then 正确描述出行路线及方式。3 能够认读音标 i p b t d 并能拼读由以上音素组成的音节。4 在阅读中培养积极的合作意识及合...

六年级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六年级第一单元的第四课时,要求学生能用形容词的比较级来谈论自己 朋友及其他事物,能在活动中准确表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物,培养学生分析观察的能力,并为以后学习形容词最高级打下基础,在教材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学情分析尽管本节涉及的内容前三节课的学习已有基...

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1.山中访友 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 通过课前预习课堂点拨,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 清爽 吟诵 唱和 瀑布 陡峭 挺拔 身躯 精致 蕴含 奥秘 侠客 德高望重 津津乐道 别有深意 等词语。2 朗读课文,读出对山中景物的喜爱之情。3 通过读重点句子,动手画出作者访问了哪些朋友,对句子进行分析 判断,能...